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75岁国宝守护者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3-5-29 18: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29 18:13 编辑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75岁国宝守护者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75岁国宝守护者

国道之行

5月26日,仁增旺扎老人拄着拐棍在石窟间行走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75岁国宝守护者

国道之行
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局部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75岁国宝守护者

国道之行
5月26日,仁增旺扎老人(中)在为游客介绍壁画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75岁国宝守护者

国道之行
 5月26日,仁增旺扎老人在皮央石窟的壁画前留影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75岁国宝守护者

国道之行
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局部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75岁国宝守护者

国道之行
5月26日,日晕出现在皮央石窟群所在的小山上空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75岁国宝守护者

国道之行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5月26日,仁增旺扎老人走进绘满壁画的石窟。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5-29 18: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29 18:12 编辑

国道之行
5月26日,仁增旺扎老人准备打扫石窟
国道之行
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局部
国道之行
空中俯瞰皮央石窟全景(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国道之行
仁增旺扎老人打开其中一间还留存有壁画的石窟大门(5月26日摄)
国道之行
仁增旺扎老人查看壁画(5月26日摄)
国道之行
仁增旺扎老人巡查各个石窟,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5月26日摄)
国道之行
仁增旺扎老人在石窟旁吃午饭(5月26日摄)。

   皮央石窟群所在的小山,就在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嘎村仁增旺扎老人的家旁边。老人拄着拐棍,沿着陡峭的台阶,颤颤巍巍、一步一步,400多级台阶,用时近30分钟。

  皮央石窟群与两公里外的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一起组成了西藏最大的佛教石窟遗址——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在千年的岁月里,它们经历过古格王朝的盛衰,渐渐与身后土黄色的山丘浑然一体,消隐于世外,静静地藏于札达地质公园层层叠叠的土林之中。与同时期而且相距只有几十公里的古格王朝遗址相比,它们少为人知。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讲山上这些洞窟是历史文物,十分宝贵,所以一直想为它们做点什么。”75岁的仁增旺扎老人说。2002年,为了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札达县文保部门开始在当地群众中聘用文保员,仁增旺扎成为村里的首批成员之一,并坚持至今,已有20多年。

  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的发现,颇具传奇色彩:1992年5月,西藏文物考察队来到札达,在一位牧羊女的带领下,几位考古学者爬上布满蜂巢般洞穴的土林山顶,映入他们眼帘的是尘封的佛教艺术世界。

  皮央的石窟分布在山体的前山和后山,实际调查统计的数字接近1000座。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许多洞窟早已塌毁,没有统计在内。

  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被发现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与考古专业人员先后多次对遗址进行维修保护和调查发掘。2013年经国务院核定,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举世瞩目的国之瑰宝。

  “走,我带你们去看看这里的宝贝!”仁增旺扎老人带着记者来到了一处洞窟。洞窟不大,墙壁上全是壁画:有异域人物、图案和造型,还有狮子、孔雀、大象等动物画像,壁画构图严谨、造型独特、形象逼真。

  “这些壁画是1300年前的,还有一个洞窟里的壁画大概是1000年前的。”仁增旺扎向记者介绍说,“你们看这些壁画的颜色多么鲜艳,一千多年都不会掉,因为它的颜料都来自矿石。”老人说,游客们看到这些精美的壁画都非常高兴,有的还会激动得哭起来,都是因为有我们的守护,才能让人们看到如此美丽的艺术品。

  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现有3名文保员专门负责日常维护。游客参观时,老人在打开洞窟为游客讲解的同时,会提醒游客不要触碰壁画和文物。参观完一个洞窟,老人小心地把门锁上,再带游客走向下一个洞窟。除了免费讲解,老人每天都要上山好几趟,负责打扫卫生,检查古建筑及洞窟是否有渗水、坍塌等险情。这么多年下来,仁增旺扎老人走完了遍布山体四周的近千个洞窟,还自学了普通话和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但是仁增旺扎慢慢老了,腿脚越来越不灵便了,以前上山只需15分钟,现在则要半个小时。特别是去年一场大病让他得了中风,到现在说话都有些含糊。

  “村里的老人都笑我,说你跟我们聊聊天,晒晒太阳不好吗,每天爬上爬下干什么!”仁增旺扎老人对记者说,“这些壁画、洞窟,代表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只要我身体允许,能干几年就干几年,继续把文物保护的工作做下去,一代代的人都会受益。”说到这里,老人笑了起来。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20: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30 20:26 编辑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这么可爱的国宝,你见过吗?
国道之行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中的大象像
国道之行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中的狮子像
国道之行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中的长翅膀的人物造型
国道之行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中的孔雀像
国道之行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中的人物造型
国道之行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中的长胡子的人物造型
国道之行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中的狮子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20: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道之行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中的狮子像
国道之行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中的人物造型
国道之行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中的骷髅造型
国道之行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皮央石窟壁画中的吉祥八宝
国道之行
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文保员仁增旺扎老人给游客讲解壁画(5月26日摄)
国道之行
空中俯瞰皮央石窟全景(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是西藏古格王朝时期的历史遗存,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土林环抱之中,由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和皮央石窟群组成。

  皮央石窟群的壁画采用特殊的矿物颜料绘制,构图严谨、造型独特、形象逼真,包括很多萌态可掬的动物和人物造型、图案等,让人感受到千年前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率真、有趣的灵魂。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20: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30 20:50 编辑

西藏传统制盐工艺保护
国道之行
西藏自治区马卡姆县察哈尔霍乡澜沧江盐场景观。[图片来源:Palden Nyima/中国日报网]

   据中国西藏在线报道,西藏自治区马卡姆县察哈尔霍乡的传统制盐工艺已受到地方立法保护。

   一项保护该县古老盐场的规定将于6月1日生效。通过地方立法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新的一步。

   察哈尔河地处四川、云南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盐井丰富。它的盐生产方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并且保存完好。

   察哈尔霍人鲁生(Lu Sheng)说,崎岖的地形和陡峭的山脉限制了农业,她家乡的人们会用盐来换取生活必需品。

   “如今,情况大不相同,但村民们仍然使用古老的方法生产盐,因为这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许多人仍然想购买手工制作的盐,”陆说。

   很久以前,盐是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天它仍然带来现金,因为许多当地村民经营旅游业。居民和官员达成共识,认为盐传统的延续性需要得到保护。

   早在2003年,盐场工程就作为县级文物研究所成立。对固定木柱和盐烘干锅进行了翻新。

   传统制盐工艺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盐场于2013年被列为重点文物。

   目前,马卡姆县正在努力将这片古老的盐场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区。
国道之行
西藏自治区马卡姆县察哈尔霍乡澜沧江沿岸的盐场和景观。[图片来源:Palden Nyima/中国日报网]
国道之行
   在西藏自治区马卡姆县察哈尔霍乡,一袋袋的盐堆放在一个盐田附近。[图片来源:Palden Nyima/中国日报网]
国道之行
   在西藏自治区马卡姆县察哈尔霍乡,澜沧江沿岸可以看到盐场。[图片来源:Palden Nyima/中国日报网]
国道之行
   木柱支撑着西藏自治区马卡姆县察哈尔霍乡的晒盐锅。[图片来源:Palden Nyima/中国日报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21: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30 21:46 编辑

年轻的他们,让敦煌不再遥远
国道之行
游客在莫高窟游览(5月2日摄)。新华社发   张晓亮 摄
国道之行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采集人员熊业腾在洞窟内调试设备,准备进行壁画图像采集(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国道之行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的韩雪在查阅“数字敦煌”资源库(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国道之行
4月25日拍摄的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国道之行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的韩雪在查阅“数字敦煌”资源库(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国道之行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的韩雪在查阅“数字敦煌”资源库(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国道之行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创意营销人员廖雪婷在整理文创产品(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国道之行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采集人员熊业腾(中)和同事在洞窟内查看刚刚采集到的图片(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国道之行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处理人员年海丽从莫高窟照片墙前走过(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国道之行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采集人员熊业腾在洞窟内调试设备,准备进行壁画图像采集(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国道之行
4月25日拍摄的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在莫高窟,一群年轻人用数字化方式“复活”千年艺术,以青春芳华守护石窟瑰宝


这些数字化保护技术工作者通过高精度还原石窟和壁画艺术原貌,将莫高窟“画”进数字世界。为了不对文物造成破坏,科研人员要提前制定周密的采集方案;在洞窟内,图像采集人员要反复调试相机,选择最佳角度和技术参数,定格壁画原貌;图像处理人员在电脑上“拼图”,凭着经年累月练就的“火眼金睛”,用“绣花”功夫耐心矫正图像,一幅完整的壁画由数千张图片拼接而成,通常需要数月时间;数字化采集制作完成后,创意营销人员还努力设计实用与美学兼具的文创产品……


文化千年,征程漫漫。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扎根大漠,传承“莫高精神”,通过数字化保护,让敦煌不再遥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21: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30 21:56 编辑

四川发现的唯一明代重层壁画重见天日
国道之行
图为修复师正在对明代重层壁画开展修复工作
国道之行
图为修复师正在对明代重层壁画开展修复工作

   2021年明教寺觉皇殿就曾发现清代墨线壁画,在揭取清代壁画时,其下的明代壁画逐渐显露。目前,该壁画处于清理阶段,计划先揭取,然后在整体建筑修缮完成后回贴。
国道之行
明代重层壁画重见天日
国道之行
覆盖在明代壁画上的清代墨线壁画已被成功揭取,等待接受修复
国道之行
修复师正在对明代重层壁画开展修复工作
国道之行
图为负责壁画修缮的壁画修复师李晓洋
国道之行
修复师正在对明代重层壁画开展修复工作
国道之行
张浪 摄
修复师正在对明代重层壁画开展修复工作。

   5月3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古城明教寺觉皇殿壁画修复现场,明代重层壁画修复工作有序开展。这是四川省目前发现的唯一明代重层壁画,其全貌于近日重见天日。2021年明教寺觉皇殿就曾发现清代墨线壁画,在揭取清代壁画时,其下的明代壁画逐渐显露。目前,该壁画处于清理阶段,计划先揭取,然后在整体建筑修缮完成后回贴。张浪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13: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发现晋陕高原迄今规模最大商代遗址
国道之行 寨沟遗址出土的玉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国道之行
寨沟遗址出土的金耳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国道之行
寨沟遗址出土的玉兽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国道之行
寨沟遗址出土的骨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国道之行
寨沟遗址出土的骨柶(局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国道之行
寨沟遗址出土文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国道之行
寨沟遗址出土的铜八角形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国道之行
寨沟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铜鸟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人民网西安5月30日电(记者李志强)5月30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

   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寨沟村,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心地区,考古发现大面积夯土建筑、大型墓葬、小型墓地、灰坑、陶范等不同功能遗存,散布在相邻的11座山峁上,是一处规模巨大、遗存丰富、要素齐全的商代聚落遗址,凸显出北方黄土梁峁地带中心聚落典型的“多峁一体”特征,同时也是晋陕高原迄今发现规模最大、遗存最为丰富的商代遗址。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寨沟遗址在与中原商文明同时并存的区域政体中十分罕见,在我国北方地区为目前仅见。考古发现了9处高等级贵族墓地,包括3处共7座“甲”字形大墓,是晋陕高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的晚商墓地,是商代考古的重大突破。

   同时,寨沟中心聚落和大型墓葬的发现为几十年来黄土丘陵地区不断出土的铜器群找到了明确的考古背景——以往偶然发现的数十个比较丰富的铜器群,就应该出土自这类高等级墓葬。另外,考古人员还首次在晋陕高原发现了商代晚期的车马遗存,为探索我国马车的出现与车马埋葬制度形成,提供了关键的证据。出土的大量青铜车马器、玉器、骨器、漆器、龟甲与殷墟上层物质文化相同,也反映了黄土丘陵地区与商王朝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强烈影响。

   据考古专家介绍,现有考古工作已经初步揭示出商代晚期陕北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且与中原殷墟文化联系紧密,远超以往认知。陕北商代考古对探讨陕北地区商代方国政治地理结构、理解殷墟时期中原与边疆文化交流与互动均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13: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湖遗址博物馆“亮相” 骨笛等逾400件文物集中展出
国道之行
图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龟壳
国道之行
图为贾湖遗址博物馆馆藏的骨笛
国道之行
图为贾湖遗址博物馆馆藏的叉形骨器
国道之行
图为贾湖遗址博物馆标牌。中新社发 王宇 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位于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遗址博物馆试开馆,贾湖骨笛等逾400件出土文物集中展出,“还原”9000年前先民的日常生活。中新社发 王宇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13: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