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复制链接] 0
收藏
12
回复
5494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3-25 10:37: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4-19 13:14 编辑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图为与会者观看北京中轴线主题展板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图为现场展示的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模型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图为与会者观看现场展示的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模型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图为与会者观看现场展示的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模型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图为与会者观看北京中轴线主题展板。

   4月1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共同举办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本次活动围绕2023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变革中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通过专家演讲、展览展示、公众交流等环节,让专家与公众交流分享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思考。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3-25 16:56: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4-19 21:15 编辑

国际古迹遗址日:探访泰国古城素可泰

   素可泰是13世纪和14世纪暹罗第一王国的首府,反映了泰国早期建筑的艺术风格。素可泰古城遗迹于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每年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6日,游客在泰国素可泰古城遗址游览。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7日,游客在泰国素可泰古城遗址拍照。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6日,游客在泰国素可泰古城遗址拍照。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6日,游客在泰国素可泰古城遗址游览。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7日,游客在泰国素可泰古城遗址拍照。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6日,游客在泰国素可泰古城遗址游览。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4月16日拍摄的泰国素可泰古城遗址。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4月16日拍摄的泰国素可泰古城遗址。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来源:新华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3-27 19:5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3-27 19:53 编辑

探访锁阳城遗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锁阳城遗址内的塔尔寺遗址(3月16日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3月16日,游客在锁阳城遗址内参观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锁阳城遗址一角(3月16日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锁阳城内城西南角瓮城遗址(3月16日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锁阳城遗址内的塔尔寺遗址(3月16日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锁阳城遗址一角(3月16日摄)。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南的戈壁荒漠中,是集古遗址、古河道、古寺院、古墓葬和古垦区等为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历史上是扼守丝路交通咽喉的要塞,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汉、唐、西夏古城之一。2014年,锁阳城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3-27 19:59: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3-27 20:08 编辑

“寻巴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糸列展■贰”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3月14日,参观者在战国鸟形尊展柜前驻足观看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3月14日,参观者在观看一组青铜甬钟展品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3月14日,参观者在战国青铜虎钮錞于展柜前听讲解员介绍展品细节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3月14日拍摄的在展览中展出的战国鸟形尊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3月14日,参观者在一组青铜兵器展品前驻足观看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3月14日,参观者在战国铜俎豆夹组合展柜前驻足观看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3月14日拍摄的在展览中展出的战国青铜虎钮錞于。

       当日,“寻巴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列展·贰”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正式开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青铜虎钮錞于和鸟形尊等130余件展品在展览中亮相。展览分为“峡江探源”“沙场遗兵”“南土礼乐”“事利四民”“归宗华夏”五个部分。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来源:新华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3-3-28 16:28: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3-28 16:39 编辑

河南啇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实证“城摞城”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宋国故城遗址内的唐代墓葬出土的墓志砖(3月25日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宋国故城遗址内的唐代墓葬出土的墓志砖(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宋国故城遗址内出土墓志砖的唐代墓葬(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工作人员在宋国故城遗址内的唐代墓葬进行清理作业(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工作人员在宋国故城遗址内的唐代墓葬进行清理作业(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宋国故城遗址内的唐代墓葬出土的铜钱、铜镜等(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宋国故城遗址内的唐代墓葬出土的铜钱、铜镜等(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宋国故城遗址内的唐代墓葬出土的铜钱(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这是宋国故城遗址内的唐代墓葬出土的陶罐(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近日,位于河南商丘的宋国故城遗址考古取得重要进展,新发现6座唐代墓葬,其中一座墓葬出土的墓志砖完整记录墓主人的身份、出生地、去世年代等,为明确宋国故城“城摞城”的确切年代提供了重要佐证。

  宋国故城遗址是春秋时期宋国都城遗址,遗址上层层叠压着宋国故城、汉代梁园城、隋唐睢阳城、隋唐宋州城、宋代应天府城、明代归德城等古城,呈现出“新城叠旧城”的地下奇观。2021年5月20日,宋国故城考古发掘项目再次启动,目前已发现两周时期、汉唐时期、两宋时期的古城痕迹。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3-4-7 17:3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4-19 22:09 编辑

河北行唐故郡遗址考古工作稳步推进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3月16日,在河北行唐故郡遗址考古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对二号车马坑的3号车进行清理

        河北行唐故郡遗址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故郡村。从2015年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家庄及行唐县文物部门持续对遗址进行考古工作,目前累计发掘14000多平方米。


         故郡遗址是鲜虞—中山国早期文化的代表性遗存之一,是东周时期北方戎狄等族群华夏化进程的重要历史见证。


        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3月16日,在河北行唐故郡遗址考古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对二号车马坑的3号车进行清理。


        河北行唐故郡遗址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故郡村。从2015年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家庄及行唐县文物部门持续对遗址进行考古工作,目前累计发掘14000多平方米。


       故郡遗址是鲜虞—中山国早期文化的代表性遗存之一,是东周时期北方戎狄等族群华夏化进程的重要历史见证。


      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3-4-10 12:3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4-19 20:53 编辑

董家营西汉墓出土墨书题铭陶罐    管窥汉代河东饮食生活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图为肩部大多有墨书文字,标明了容器内盛装的食品种类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图为董家营西汉墓出土墨书题铭陶罐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图为墨书摹本。

  3月2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考古专家证实山西运城董家营西汉墓出土墨书题铭陶罐,从中可以窥见汉代河东地区丰富多样的饮食生活。图为肩部大多有墨书文字,标明了容器内盛装的食品种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3-4-11 19:09: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4-19 21:42 编辑

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亮相武汉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8日,观众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厅参观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8日,观众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厅参观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8日,观众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厅参观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8日,观众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厅参观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8日,观众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厅参观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4月18日,观众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厅参观。

   当日,“惟见长江天际流——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在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对观众开放。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组)。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3-4-11 19:1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4-19 22:03 编辑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陶塑上发现约4000年前人类指纹

   一件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像,在修复过程中,意外发现疑似指纹痕迹。近日,经指纹鉴定专家现场确认,在陶塑人像左耳下、右耳下两个地方发现的疑似痕迹,确为人类指纹。据介绍,这些是长江流域目前所见最早的人类指纹遗迹。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记者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看到,这件陶塑人像非常小,宽约2.8厘米,高约3.7厘米。经专业人士指点,在其上肉眼隐约可见一些纹路。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该陶塑人像出土于石家河三房湾遗址地层,距今约4000年。出土时有残缺,表面有附着物。文物修复专家在观察陶塑上是否有一些遗留痕迹时,发现了疑似指纹痕迹。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经微痕分析测量,疑似指纹的纹线间距大约0.31至0.37毫米,与现代人接近。经指纹鉴定专家鉴定,确认这两处痕迹为人类指纹,且是在制作陶塑过程中留下的立体指纹。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专家还推测,左耳下的指纹为右手食指或左手拇指指纹,系多次叠加形成。右耳下的指纹,是一次形成,可能是左手拇指指纹,且为拇指外侧纹线。

   据悉,史前指纹的发现并非孤证。此前,在河南三门峡渑池县发现了两枚仰韶先民指纹。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称,石家河遗址出土近万件陶塑,除了人像陶塑,还有羊、鸡、猴、鸭、大象等大量丰富多彩、惟妙惟肖的造型。这些陶塑上是否还留有指纹,有待下一步深入研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4-11 19:3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4-19 22:32 编辑

“唤醒”鱼龙 国家海洋博物馆首次公开修复化石全过程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鱼龙化石修复前(上图)包裹在灰色的围岩中,修复后(下图)骨骼细微的部分清晰地呈现。贾磊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鱼龙化石的骨骼变得清晰可见。贾磊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修复师在精细雕琢。贾磊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由于化石体型巨大,修复师需要站在高处工作。贾磊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由于化石体型巨大,修复师需要站在高处工作。贾磊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由于化石体型巨大,修复师需要站在高处工作。贾磊摄
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修复师在精细雕琢。贾磊摄

   人民网天津4月19日电 近日,在国家海洋博物馆“龙的时代”展厅,挂在墙上长达11米的关岭鱼龙化石,经过3个多月的修复终于与游客见面了。


   此次化石的修复,观众不用隔着玻璃,也不用隔着屋子,可以与修复师面对面、清晰直观地看到全程。据悉,这是目前国内已展示的最大、完整度最高的古鱼龙化石之一。博物馆现场对游客公开修复过程在天津是首次,在国内也属少见。


   据了解,此次修复的这具鱼龙化石是2019年国家海洋博物馆征集收藏的一个重要标本。该化石发现于贵州关岭地区,标本体型巨大,长度达11米左右。化石在修复前,大部分骨骼都被围岩覆盖。在石灰岩中修复脊椎动物化石是世界古生物学界公认的技术性难题。修复现场,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四位修复师打开头灯、戴上耳罩、拿起气动雕刻笔,笔尖飞速转动,发出“滋滋”声……一块灰色的石灰岩里,鱼龙化石的骨骼逐渐显露出来。


    "化石的修复保护是博物馆的职责之一,只有修复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包括古环境的反推演等;只有修复之后,观众才能看得更清楚、更立体,才能感受到这个动物原本是什么样子;只有修复以后,才能加强对它的保护,这是一个并行的过程。”国家海洋博物馆自然生态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张程瑜表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