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1058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2-10 13:04: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2-19 17:14 编辑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由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制作的纪录片《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卓乃湖》中,一只警觉的狼和一只藏羚羊出现在镜头中。[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每年夏天,数千只怀孕的羚羊从它们分散的栖息地返回数百公里的中国西北部青海省的卓乃湖分娩。该湖位于偏远的可可西里地区,被称为一度濒临灭绝的物种的“产房”,动物行为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将其作为大规模动物迁徙的一个例子,以与非洲的塞伦盖蒂相媲美。

   来自云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附属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一组科学家从2020年初开始,共花了18个月的时间拍摄了这场奇观和其他动物活动的1000小时的镜头。

   经过六个月的后期制作,这些材料被剪辑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卓奈湖》,这部57分钟的纪录片在该国最受欢迎的视频分享平台之一哔哩哔哩上获得了10分中9.7的评分。

   这部纪录片由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制作,还捕捉到了各种其他野生动物,从流浪牦牛到毛茸茸的高原鼠兔和飞驰的西藏野驴。

   这是36岁的昆明动物研究所科学家罗杰的导演处女作。作为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省会昆明人,罗在童年时期就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讲述了自己对《动物世界》等节目的痴迷,该节目自1981年以来一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

   大约六年前,罗开始将自己对研究和电影的热情结合起来,在印度尼西亚研究珊瑚礁和小丑鱼的同时,在海底拍摄。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由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制作的纪录片《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卓乃湖》中,一只警觉的狼和一只藏羚羊出现在镜头中。[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罗回忆起用防水相机潜入40米深处的经历,这是一次梦幻般的心灵疗愈。

   “当你潜得更深时,水会变得更黑。因为大多数水下生物都不怕人类,所以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鱼在你周围游动,”罗说。

   这段业余经历为罗赢得了拍摄长篇纪录片的机会,该纪录片旨在展示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主义者的工作。他与同行科学家张志刚、野外工作专家吴军和野生动物摄影师张成豪合作完成了该项目。

   云南大学微生物学家张志刚解释道:“我们把卓乃湖作为我们的‘主角’,因为它吸引了几代藏羚羊,它们在古老的迁徙路线上栖息在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多个地区。它们为什么要冒这么高的风险,长途跋涉才能产下幼崽,仍然是一个谜。”。

   他说,由于进入卓奈湖无人区的路线很危险,很少有人去那里旅游,因此该地区是野生动物的避难所,因此对科学研究很有价值。

   该团队的工作已经完成,拍摄纪录片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例如收集藏羚羊的粪便,以更清晰地了解当地的生态系统-所有这些都是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完成的。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藏羚羊寻找新的牧场。[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专门研究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罗,也许可以被描述为羚羊山区栖息地里的一条离水的鱼。

   卓奈湖海拔接近5000米,面临着诸多挑战。探险队成员不得不使用高压锅做饭,忍受零下30摄氏度及以下的冰冻温度。

   罗说:“我们还不得不提着一桶桶的淡水,因为车站储存的水是留给当地工作人员的。”。

   尽管遇到野生动物可能会令人兴奋,但罗表示,船员们谨慎行事,避免干扰该地区的生活节奏,避免冒犯其凶猛的居民。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狼很危险,但实际上他们害怕人类。一小群狼通常会在看到人类和它们的车辆接近时逃跑。野生熊,尤其是在繁殖季节带着幼崽的雌性熊,更危险。如果它们感到威胁,它们可能会攻击,”罗解释道。

   在拍摄、研究和探索高原上错综复杂的生活过程中,罗成功地保持了每天给昆明研究所同事打电话的习惯,询问实验室里的情况。实验室里饲养了所有9种小丑鱼和170多种珊瑚。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棒头雁在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卓奈湖附近的湿地里放松。[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随着《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卓奈湖》在哔哩哔哩上获得了超过13.2万次的浏览量,张志刚表示,他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他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吸引年轻观众对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产生兴趣。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的数据,由于偷猎活动频繁,藏羚羊的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初下降至约7万只。此后,中国政府采取了重大保护措施,目前人口已增至30万。2021,它被从国家濒危物种名单中删除。

   张说,成群的羚羊流回到卓奈湖生产的画面将永远铭刻在他的脑海中。

   罗说:“在过去,我在电视上看到非洲的大迁徙感到惊讶。但当你亲眼看到这场羚羊迁徙时,你会为中国也是这样的自然现象的发源地而感到自豪,你也会对生命的威严感到敬畏。”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鸟瞰湖。[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高原鼠兔。[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纪录片的海报。[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2-13 10:36: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2-19 17:06 编辑

春雪伴麋鹿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2023年2月9日,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立春后首场降雪,放归在这里的36只麋鹿在雪地里奔跑、嬉戏,构成一幅幅别致的生态画卷。

   据介绍,2021年9月29日,27只麋鹿被放归到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去年4月3日开始,这群麋鹿陆续产下9只小麋鹿,目前生存状况良好。麋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王正摄(人民图片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2-13 22:2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2-19 17:19 编辑

重庆武隆800米深竖井内发现中国特有濒危物种红点齿蟾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8名洞穴探险专家和遗产保护专家,对重庆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范围内的天星竖井群开展科学考察。专家在800米深竖井中,发现了中国特有濒危物种红点齿蟾。图为专家在800米深竖井中发现的中国特有濒危物种红点齿蟾。赵峰莹 摄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红点齿蟾又名棒头鱼或透明鱼,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生活在海拔900至2000米之间的石灰岩溶洞里。图为专家在800米深竖井中发现的中国特有濒危物种红点齿蟾。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红点齿蟾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开始着手对此次发现的红点齿蟾进行专门保护。图为洞穴探险专家和遗产保护专家深入重庆武隆天星竖井群开展科学考察。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图为洞穴探险专家和遗产保护专家深入重庆武隆天星竖井群开展科学考察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图为洞穴探险专家和遗产保护专家深入重庆武隆天星竖井群开展科学考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13:3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2-19 17:25 编辑

3.19亿年前化石保存脊椎动物大脑结构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2023年2月8日报道(具体拍摄时间不详),美国密歇根大学古生物学家扫描了3.19亿年前的鱼脑化石,这块化石是一个多世纪前从英国的一个煤矿中开采出来的,这是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大脑CT扫描图像。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CT扫描图为研究现存的主要鱼类——条鳍鱼类的神经解剖学和早期进化打开了一扇窗口。它可能以小型甲壳类动物、水生昆虫和头足类动物为食,这一群体包括现在的鱿鱼、章鱼和墨鱼。当鱼死后,它的大脑和脑神经的软组织在石化过程中被一种致密的矿物质所取代,这种矿物质以精致的细节保存了它们的三维结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3-2-15 21:0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2-20 08:32 编辑

数百万年前马的祖先都吃草?最新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图为临夏盆地早更新世真马动物群生态复原图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图为临夏盆地早更新世真马动物群生态复原图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图为2月16日下午,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马姣在北京介绍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图为2月16日下午,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马姣在北京展示介绍用于本次研究的部分马牙化石样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邓涛研究员团队通过对甘肃临夏盆地约530万年前、距今250万-220万年两个地质历史时期动物群中共5种马科动物食性及生态位的最新研究,取得了突破传统认知的新发现:第一,约530万年前,两种吃叶较多的三趾马在气候逐渐干冷化的趋势下很快灭绝,而另一种只吃草的三趾马适应下来并存活至距今100万年左右才灭绝;第二,530万年前这种只吃草的三趾马,其后代在距今约250万-220万年期间还是继续只吃草,且栖息环境比和它共生的真马埃氏马更加开阔,而真马则既吃树叶也吃草,然后持续演化成为现生唯一的、只吃草的马。中国科学家完成的这项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6:07: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2-17 12:42 编辑

秘鲁展出史前抹香鲸化石 完好保存700万年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当地时间2月15日,秘鲁利马,一块距今约700万年的史前抹香鲸化石在博物馆内展出。该化石在利马以南350公里的Ocucaje沙漠中被发现,整体保存十分完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6:0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2-20 08:38 编辑

又到迁徙季 天鹅成群结队练飞待北迁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2月19日,大天鹅在山东荣成天鹅湖披着朝阳翩翩起舞,展翅盘旋。又到天鹅迁徙季,成群结队的大天鹅迎着朝阳在山东荣成天鹅湖练习飞翔,为迁徙练好体能。图/CNSphoto 杨志礼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16:5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2-20 08:41 编辑

天津:成群海鸥在东疆亲海公园水面嬉戏翱翔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大自然惊人的迁徙
2023年2月8日,天津,东疆亲海公园的海鸥在水面翱翔嬉戏。视觉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16:5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2-20 08:33 编辑

哈尔滨:企鹅“巡游”引客来










  
2月12日,哈尔滨极地公园的企鹅外出“巡游”

   时下,“冰城”哈尔滨市正值冰雪旅游季。哈尔滨极地公园的企鹅每天都会外出“巡游”,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16:59:50 | 只看该作者
壮观!滇池湖畔红嘴鸥漫天飞舞 氛围感拉满

昆明滇池海埂大坝,红嘴鸥漫天飞舞,蔚为壮观(2月11日摄)

昆明滇池海埂大坝,红嘴鸥漫天飞舞,蔚为壮观(2月11日摄)


昆明滇池海埂大坝,红嘴鸥漫天飞舞,蔚为壮观(2月11日摄)

昆明滇池海埂大坝,红嘴鸥漫天飞舞,蔚为壮观(2月11日摄)


昆明滇池海埂大坝,红嘴鸥漫天飞舞,蔚为壮观(2月11日摄)

昆明滇池海埂大坝,红嘴鸥漫天飞舞,蔚为壮观(2月11日摄)


昆明滇池海埂大坝,红嘴鸥漫天飞舞,蔚为壮观(2月11日摄)

昆明滇池海埂大坝,红嘴鸥漫天飞舞,蔚为壮观(2月11日摄)


   在昆明滇池海埂大坝,红嘴鸥漫天飞舞,蔚为壮观。自1985年以来,每到10月下旬至次年3月,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红嘴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临昆明滇池湖畔越冬,每年如约而至、从未间断,成为昆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