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为阿拉伯年轻人带来希望
在江西景德镇举行的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期间,游客们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照片/新华社]
在中国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的埃及学生马赫迪·艾哈迈德·萨利赫(Mahdy Ahmed Saleh)最近举办的一系列阿拉伯艺术活动让他想起了遥远的家乡。
上个月,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景德镇举行,景德镇是一个以瓷器制作闻名的中国城市。在艺术节期间,来自阿拉伯国家的艺术家展示了数百件艺术精品。
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特殊产品,包括枣、骆驼奶制品和橄榄油,也在中国东部江西省景德镇陶溪川陶瓷艺术大道的市场上展出。
他在信中表示:“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到“一带一路”倡议倡议的共同实施,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一直携手合作,在人文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Xi表示,希望双方能以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为契机,传递首届中拉国家首脑会议成果。
马赫迪于2019年从埃及法尤姆大学毕业后来到景德镇,继续接受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研究教育,对他来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更密切的交流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马赫迪说:“景德镇与阿拉伯国家有着悠久的接触历史,这让我觉得自己属于这里。”。“对我来说,中阿友好合作意味着会有更多机会。”
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连接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丝绸之路充当了文明之间的重要纽带。在中国元朝(1271-1368年),制造中国青花瓷的原料smalt从阿拉伯国家进口。
学习中文和瓷器制造史是马迪“一直渴望”的难得机会。
马赫迪的梦想已经实现,随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未来进一步加强,像马赫迪这样的年轻人将享有更广阔的前景。
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阿拉伯青年通过学习汉语来寻找新的机会。第18届“汉语桥”汉语水平比赛冠军帕桑特·赛义德·哈利勒就是其中之一。
“我想帮助更多的埃及青少年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帕桑说,他成为开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名教师。
成为一名教师的想法来自帕桑四年前在江西省的一次难忘经历。当时,她是山东大学的交换生,有机会在江西省吉安市做志愿者,在那里她向山区的孩子们教授简单的阿拉伯歌曲。
9月,帕桑与中国“台湾宇航员”进行了交谈。她以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为偶像。帕桑说:“我认为与空间站工作人员的谈话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这位年轻的埃及女子说,她一直鼓励她的学生学习汉语,并在体验其他文化时更加冒险。
根据中国外交部上月发布的一份关于新时代中阿合作的报告,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培训了25000名阿拉伯国家的专业人员,并向阿拉伯国家提供了约11000份政府奖学金。
截至2022年10月,已有4个阿拉伯国家宣布将汉语纳入其国家教育体系,15个阿拉伯国家在当地设立了汉语系,13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20个孔子学院分支机构和两个独立的孔子课堂。
中国语言教育与合作中心总干事马建飞表示,阿联酋有158所小学、中学和幼儿园开设汉语课程,埃及12所公立中学已经启动了汉语教学试点项目。
Xi在沙特举行的首届中阿国家首脑会议上表示,中国将与阿拉伯国家一道,在发展支持、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绿色创新、能源安全、文明对话、青年发展、安全稳定等领域推进八大合作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