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11-25 17: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11-25 17:48 编辑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起源#3。[照片/由艺术家和Long Museum提供]

   李宏伟获得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和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纽约州立陶瓷学院的艺术家学位。接触各种形式的艺术和文化使他的作品具有多样性和实验性。

   2月19日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外滩举办的个人展览《变得和谐》(Becoming Harmony)展示了20多件雕塑和装置,以反映他对不同材料的不断探索。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重力上升#81。[照片/由艺术家和Long Museum提供]

   在他的作品中,李将陶瓷与代表工业发展的材料(如不锈钢)结合在一起,陶瓷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仍然闪烁着现代的光芒。瓷器生动的色彩和温暖半透明的质地与简单切割的形状和不锈钢的冷光形成了对比,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质量和深度。

   李以哲学的眼光邀请观众讨论冲突、转型和共存。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碎片系列-宣#5。[照片/由艺术家和龙博物馆提供]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李宏伟和他的作品《超越高度》#1。[照片/由艺术家和龙博物馆提供]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破碎重生。[照片/由艺术家和Long Museum提供]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未来主义。[照片/由艺术家和Long Museum提供]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5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11-25 19:27 编辑

画展用色彩呈现冒险探索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让-玛丽亚·扎奇的《怀旧》。[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法国艺术家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以大胆运用色彩而闻名,他曾说过:“色彩不是为了让我们模仿自然而赋予我们的,而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情感。”

   创造性的、大胆的色彩实验对艺术家的作品至关重要。

   1月2日在江苏省苏州博物馆西馆举办的“色彩历险”展览,由10位法国画家组成,他们一直在探索色彩的能量和影响。

   雷米·阿隆(Remy Aron)是此次展览的主要艺术家之一,也是展览的策展人。他表示,这些作品充满了色彩的诗意,并寻求色彩与形态之间的深度关系。他说,在世界充满恐惧和怀疑的时候,这些生动的绘画所带来的欢乐和力量将给人们勇气。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Marc Tanguy的《Serene》。[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娜塔莉·米尔(Natalie Miel)的《牡丹花》(The Bouquet of Peonies)。[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巴斯克景观#2》,作者:Olivier Masmonteil。[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No.2/2021,作者:Tselin Ma。[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让-弗朗索瓦·拉里厄的《联合》。[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帕特里斯·乔尔达(Patrice Giorda)的《丁香》。[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米歇尔·吉米尼亚尼的《生日》。[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无题第一》,作者克里斯蒂安·阿斯特。[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平静呼吸》,雷米·阿伦著。[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6 15: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11-26 15:50 编辑

描绘无形的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蝴蝶鳞片和这些昆虫的生命周期已经被张通过显微摄影技术揭示出来。[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杨飞跃报道,这位获奖摄影师掌握了显微镜的艺术,捕捉到了无穷小世界的惊人图像。

   有无数肉眼可能看不到的微观奇迹,但它们与我们对世界的视觉感知一样真实,甚至更真实。

   由于摄影师掌握了放大和捕捉微小物体的艺术,令人惊叹的无形世界已经呈现在公众面前。它们的范围从组织细胞和血管的荧光描绘到昆虫和微生物的放大照片。

   张业飞就是这些摄影师之一。他对昆虫生命周期微观世界的特殊兴趣,包括它们的卵和孵化,使他获得了非科学家罕见的国际摄影奖。

   这位来自江苏江阴的41岁软件工程师成功地用相机描绘了蛾卵的生动细节,并在10月的2022年尼康小型世界大赛上获得了20强奖。

   他的作品展示了一座小小的异国塔,实际上,它是一堆放大了10倍的蛾卵。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蝴蝶鳞片和这些昆虫的生命周期已经被张通过显微摄影技术揭示出来。[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我在一片很小的叶子上发现了这三个蛾卵,它们奇怪地重叠在一起,”张说。

   他说:“第一次发现蛾卵时,蛾卵表面没有红色斑纹。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蛾卵内部继续发育,出现了漂亮的红色斑纹。”。

   张艺谋是第三位在1975年举办的摄影比赛中获奖的中国摄影师。这被视为表彰和赞扬使用光学显微镜摄影的人的一种手段。这场比赛已经成为来自各个科学领域的显微摄影爱好者的主要展示。参与者包括大学教授、实习科学家、自然爱好者、摄影师和博士生。

   张的作品在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300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蝴蝶是张艺谋通过显微摄影技术发现的。[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在过去的两年里,张专注于拍摄数百种蝴蝶和飞蛾的卵,获奖的照片是他在当地被称为“黄心”树的Machilus bombycina上发现的飞蛾卵。

   他说:“飞蛾卵的一个特点是,它们通常以堆叠的方式叠放在一起。”。

   与蝴蝶卵的形状和大小大多不同,蛾卵看起来很相似,因此不可能追溯到它们的物种,除非通过DNA鉴定,张说。

   他认为,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罕见,因为很少有人会将镜头对准蝴蝶或蛾卵。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蝴蝶是张艺谋通过显微摄影技术发现的。[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寻找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试图在这些植物的叶子上找到卵之前,你必须熟悉它们幼虫喜欢吃的植物,”张说。“这需要大量的经验和知识积累。”

   他在野外旅行时通常会拿着放大镜,在树叶上寻找宽度通常不到一毫米的鸡蛋,就像福尔摩斯寻找线索一样。

   “它像针尖一样小,用肉眼几乎看不出它有什么颜色或特征,”张说。

   然而,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显微镜下展现。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蛾卵和这些昆虫的生命周期已经被张通过显微摄影技术揭示出来。[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找到鸡蛋后,张将把鸡蛋和树叶一起带回家,并在家里临时搭建的摄影棚里开始拍摄。

   与传统摄影截然不同,像张这样的爱好者用显微镜作为镜头来捕捉每一个1毫米的鸡蛋。

   此外,张还必须定制某些设备,例如在零售市场上不易买到的管透镜和漫射器盖。

   “技术参数可以在网上找到,但你必须购买零件并自己组装,”张说。

   即使一切都准备好了,他也只能用他拥有的设备捕捉到鸡蛋的一小部分。

   张解释说:“如果你单独看一张照片,你会发现只有一小部分(鸡蛋)处于清晰的焦点,其余部分都模糊了,所以显微摄影需要大量照片叠加在一起,才能拍摄出物体的全貌。”。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蛾卵和这些昆虫的生命周期已经被张通过显微摄影技术揭示出来。[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由于景深位置的不断变化,张艺谋通常需要500到1000张照片才能完整呈现一个鸡蛋。

   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照片以一种方式组合在一起,所有清晰的部分都放在正确的位置。

   他回忆道:“我曾经用1700多张图片合成一张照片,每张图片大约有100兆字节。电脑在处理这些图片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后来,他开始使用特殊的堆叠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

   摄影过程也带来了其他挑战。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蛾卵和这些昆虫的生命周期已经被张通过显微摄影技术揭示出来。[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如果一张照片需要4秒拍摄,1000张照片需要4000秒。这还不包括所有的准备时间间隔。

   这是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叶片会因蒸发等各种因素而变形。

   “肉眼看不到,但会在显微镜下放大,使照片同步变得困难,”张说。

   他巧妙地找到了一种方法,用一根针固定叶片,以尽量减少变形量。

   同样,一次真实的心跳也会引起轻微的震动,足以破坏画面。

   “我们可能会觉得像桌子这样的物体非常光滑和坚固,但事实上,它们很容易随着房间内的任何运动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张说。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张业飞的三枚叠蛾卵获奖照片在2022年尼康小型世界大赛上获得了前20名。[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他会把桌子推到墙上以使其稳定,拍摄期间必须关闭空调。

   “我还要求我女儿暂时不要在房间里走动,”他说。

   平均而言,他完成一件作品大约需要六个小时,最长的一件作品需要21个小时。

   当他拍摄鸡蛋的照片时,他也会在研究书籍中查找它们,甚至将学术描述与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以确保它们一致。

   “毕竟,由于技术限制,过去的研究人员可能会错过微观层面的一些细节,”张解释道。

   伴随着挑战而来的是惊喜。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张业飞。[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当张用LED灯照亮照片时,温度可以加速卵的孵化,这使他能够观察到从幼虫蜕皮到化蛹,最后变成蝴蝶的整个过程。

   “每一点都值得拍照,这证明了无穷小是多么伟大,”张说。

   2020年,微观世界引起了张的兴趣,当时他被一位专注于拍摄蝴蝶及其卵照片20多年的朋友所震惊。

   他说:“我被它们惊呆了。它们是如此的多彩和美丽。”。

   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如何识别和发现它们。

   到目前为止,张已经将数百种蝴蝶的卵图像装裱起来。

   他说:“有些像玉米,有些像黄瓜或蓝莲花,而另一些则有‘刺’。”他补充道,人们欣赏他的作品是罕见的,也很有启发性,他对此感到自豪。

   他承认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的家人一直支持他。

   袁骥也是一名显微摄影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与张的贸易。

   袁说:“显微摄影比一般人对摄影的理解更具技术性。”。

   “除了可见光,红外和紫外光将用于成像,这通常需要使用科学设备。”

   目前,显微摄影主要局限于科学研究,据袁说,中国只有大约100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对张来说,获得国际大奖只会激发他继续探索无形世界的热情。

   “我会努力发现微观世界中更有趣的方面,并将它们公之于众,”张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09: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11-28 09:24 编辑

4个可在沙发上欣赏的在线画展

来源:newsgd。com编辑:Holly

   最近,广东的许多文化场馆都开放了虚拟博物馆,并为公众提供了众多在线展览。在这里,我们为您整理了四个精彩的展览,让您仔细阅读并沉浸其中,它们现在都在网上。。。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捕捉季节:季节主题的中国古典绘画(广东博物馆)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照片提供给Newsgd.com)

   季节性绘画是在特定时间,如季节、传统节日和纪念日等中国传统习俗的影响下创作的,具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和固定的图像模式。根据季节和传统习俗,展览分为四个章节:春季萌芽、夏季舞蹈、秋季繁荣和冬季储藏。

   通过200多件展品,它引导游客从另一个角度欣赏画作,并了解这些画作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

   精神的脚步:强光浩油画艺术展(广东美术馆)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照片:广东美术馆)

   20世纪80年代,西方抽象画逐渐出现在中国,影响了包括强光浩在内的许多中国画家。最初,他用刷子和刀子画线,后来他直接挤压颜料管作画。他绘画中的颜料糊和色块形成的空间和粗线条既具有西方抽象绘画的特点,又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表现。

   蓝绿山水中的自然作品:山水画色彩研究展(广州美术馆)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照片提供给Newsgd.com)

   蓝绿色绘画是唐代中国山水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使用蓝色和绿色矿物或植物染料作为原色。此次展览展出了40多幅明清山水画,展示了中国传统美术的历史,描绘了中国山水之美。

第八届广东漆画展(莞城美术馆)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照片:莞城美术馆)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留下了无数的珍宝和遗产,其中漆艺是一项辉煌的艺术。本次展览展示了200幅广东艺术家的漆画,展现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同时,这些漆器作品在其上留下了各种抛光痕迹,在不同的光泽和纹理下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

   作者:Holly,Crystal(实习生)

   海报:露露

   编辑:Wing、Steven、Monica、Jer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14: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12-1 14:47 编辑

展览将领带放在框架中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2019年亦舒8奖得主纳沙内尔·赫贝林(Nathanelle Herbelin)在北京的Kisses展览上展示了她的画作。[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张磊报道,艺术家从中法关系中获得灵感。

   10月18日,在巴黎的吉梅特博物馆(也称为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前,参观者排起了长队,这已经成为法国首都艺术界的热门话题。

   这些台词是为了庆祝北京亦舒艺术馆10周年的艺术展览《北京之吻》的开幕,该展览汇集了20位中法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庆祝中法文化交流。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发表视频致辞,庆祝展览开幕。

   大多数艺术家此前曾获得过亦舒8奖,并曾前往北京或巴黎创作作品。此次展览由圭梅特博物馆馆长索菲·马卡里奥乌(Sophie Makariou)、义书8协会主席亨利·克劳德·库索(Henry Claude Cousseau)和义书8创始人克里斯蒂娜·卡约(Christine Cayol)共同策划,展示了25件艺术品和39张明信片,这些都是艺术家为此次活动特别创作的。

   当游客进入大厅时,一根由青铜、石蜡和丝绸制成的柱子映入眼帘。2011年3月21日,法国艺术家莱昂内尔·萨贝特(Lionel Sabatte)创作的雕塑作品《Colonne du 21.03.2011》证明了亦舒8号作为法国-中国创作和影响力的独特平台的使命。

   2011年,萨贝特获得了第一个亦舒8奖。

   该协会创始人卡约尔表示:“艺树8不仅像一个10岁的男孩,充满活力和活力,而且是一把钥匙,帮助中法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打开大门,了解千里之外的神秘文化。”。

   在博物馆大厅的楼梯上,一个动态的蓝色“风球”出现在白墙上。受天窗的启发,2015年亦舒8奖得主、中国艺术家王恩来希望通过这一装置将蓝天、流动的空气和自然的声音引入博物馆。

   尽管这两件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但它们不仅仅是开胃酒,而是《亦舒8》故事在二楼展厅的序曲。

   作为《北京之吻》展览的序幕,《逸书8》通过文本、图片、视频和书籍展示了过去10年的艺术历程。展览墙上的每一张笑脸,视频中捕捉到的艺术家在北京或巴黎生活的每一个一瞥,以及以相同风格呈现的所有折页和年度专辑,都体现了中法艺术关系的强大。

   卡约尔说:“这次展览与公众分享了一种深刻的感受:中法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启发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推动艺术交流10年了,现在仍在从事这项任务。我们相信艺术是了解外国文明的关键。”。

   2009年,卡约尔和北京设计学会秘书长薛云达共同创立了非营利协会。2019年,亦舒8号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金凤凰艺术与科学基金会共同创办了“智慧之手——金凤凰亦舒8中国青少年手工艺计划”。

   多年来,他们一直以北京中法大学旧址为基地,通过艺术驻留项目帮助和支持中国和法国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定期举办艺术展览、文化讲座、音乐会和论坛,传递前中法大学平等友爱的精神和信念,努力为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搭建桥梁。这所大学成立于1920年。

   在过去的十年中,共有39位中国和法国艺术家入选了亦舒8奖,这帮助他们在两国找到了不同的艺术灵感。展览开幕前,2014年艺书8号奖得主王和彭勇居住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并在巴黎艺书8馆和里昂新中法大学创作和展出作品。

   卡约尔说:“在此次展览中,我们展示了13位法国艺术家和7位中国艺术家,他们都获得了艺术8号奖。这些法国艺术家有机会来到北京艺术8,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驻留项目,而中国艺术家也有机会来到法国,探索巴黎和我们的文化。”。

   “我们总共挑选了20位使用不同语言的艺术家:照片、视频、绘画、概念艺术、装置和雕塑……法国人受到了中国以及他们与中国人相处的经验的启发。中国人发现了法国文化。这一行动培养了创造力和开放的态度。我们需要这种开放性,尤其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环境中。”今天的内容。”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2014年亦舒8奖得主彭勇在圭美博物馆的展览上展示了他的瓷器艺术品。[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通过时间对话

   吉梅特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亚洲艺术藏品之一,其中国部分包含约20000件艺术品,涵盖了从其文明起源到18世纪左右的艺术。这一次,博物馆打开了柜子,邀请艺术家们与这些珍贵的藏品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20位参展艺术家运用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语言,在西方当代艺术和中国传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艺术作品《3000场魁地奇》(3000 Quiddies Inherent Ented in Every Moment of Experience NO 70-3)是彭丽媛第一次在圆形陶盘上试玩。

   彭说:“创作风格与同一系列中的其他作品相同,笔触不断重复,直到光盘填满。”。

   “我特别注意绘画过程,让自己处于放松和专注的状态,并努力让自己清晰地感受到每一刻,就像一个僧人的自我修养一样。当我第一次构思圆盘时,我想展示出它的形态特征。过去,我使用四边形框架来创作作品,所有的笔画都是朝上的。”e方向,而在圆形形状中,它从中心向周围辐射。蓝色的最终效果就像一只眼睛或一个黑洞,增加了更多的神秘感。它的颜色和形状超出了我的预期,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

   在中国陶瓷收藏馆的房间里,亦舒8号奖得主被邀请选择一件与他们的方法“共鸣”的物品,然后给其他艺术家写明信片,通过几句话或一个图形手势,揭示出这个物品“今天”对艺术家的说话方式。

   在这39张明信片上,一些艺术家专注于绘画,一些艺术家在明信片上进行“实验”,有些则干脆放弃原有的纸张,开始新的创作。吉梅特博物馆并排展示了这些明信片及其相应的文物。

   彭以其标志性的荧光色和线条,呈现了明代弘治年间(1368-1644)黄釉瓷器的优雅色泽。

   “我选择了黄色和蓝色的瓷器,使用了相同的放射线。我只使用了非常浅的颜色来勾勒中心物体,但线条被物体的颜色所取代,这也是文物脆弱的隐喻。它的光芒最终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散,颜色也会消退,”他说。

   “我们经常说,《亦舒8》就像一个大家庭,在相互的爱中共同成长。获奖就像是我艺术的起点。它给了我很多机会,让我的艺术道路更加顺畅。获奖后,我于2014年在北京举办了个展;2015年,我在巴黎交换了居留权。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让更多中法青年艺术家受益,促进文化交流。”

   2012年亦舒8奖得主克莱尔·塔博雷特(Claire Tabouret)凭借细腻的笔触和色彩,将辽朝(916-1125)的银器栩栩如生地印在纸上。

   2015年获奖者王用肥皂和树脂向南宋龙泉窑(1127-1279)的青瓷致敬。

   在大厅里,除了萨巴特特的纪念雕塑和王的装置外,视频艺术作品《海工子》还花了2016年获奖者耿雪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雕像和道具如何用陶瓷制作的拍摄。

   在展厅中的古代陶瓷的背景下,视频作品为文物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海德巴赫酒店(Heidelbach Hotel)是吉梅特博物馆(Guimet Museum)的附属建筑,是伊舒8号(Yishu 8)艺术家的主要展厅。2013年获奖者詹妮弗·杜泽内尔(Jennifer Douzel)也是展览的设计师,她用丝绒柱区分隔了空间,并添加了神秘的灯光,营造出一个探索的领域,类似于中国园林的布局理念,在移动的台阶上捕捉无限的美。

   她为每一位艺术家和每一件艺术品创造了一个独特而不受干扰的展览和观赏空间。

   参观者可以从远处看到作品的一角,当他们走近时,它变得更加神秘,直到他们完全沉浸在艺术家的世界中。

   2018年获奖者Flavie L.T.的雕塑《范思哲》被放置在庭院中,带观众参观中国的天体景观哲学。

   2017年获奖者纪尧姆·塔尔比(Guillaume Talbi)的雕塑作品就像中国园林中的假山,具有不同的视角,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观赏。

   一楼展厅展示了19幅绘画、雕塑、装置和视频作品,其中包括艺术家李欣的油画《20210919H》。

   2018年获奖者欧阳苏龙的3D打印画作《残影系列》是关注的焦点;2019年获奖者蔡亚玲在1987年拍摄的《我的照片》中的刺绣作品带来了难得的亲密感;莱斯·哈马杜什(Lyes Hammadouche)展示了他异想天开的装置《法则》(Law),展示了光线和时间的流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14: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展览亮点包括欧阳苏龙的3D打印绘画《残影系列》。[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创意影响力

   2019年获奖者Nathanelle Herbelin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工作。住在胡同里的她将北京的日常生活变成了自己的创作灵感。

   她说:“在我逗留期间,我有幸和机会在刘晓东的工作室里见到了他。我仍然对他的能力和才能感到惊讶,因为他能够仅凭观察就如此大规模地绘制主题。这次相遇将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灵感来源。”。

   “自从新冠肺炎爆发以来,许多人都渴望与人交往,这种渴望还没有完全得到补偿……我很高兴看到艺术世界再次繁荣……我甚至担心国际间的身体交流会更加罕见。

   “我很高兴能够再次在我的工作室中接待人们,因为他们是我肖像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的演播室中接待他人的能量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创作。”

   她的画作《他的房间》正在吉梅特博物馆展出。

   卡约尔说:“在赫贝林的世界里,你所能看到的一切都可以被画出来。她的画邀请我们,但他们在入口处把我们挡住了,一片寂静。中国永远不会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到。她的画也是如此。

   “绘画是一种对抗内心恶魔的方式,它是一个你试图保留的天堂。也许你可以将自己的世界沉浸在画布中,它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世界,辐射磁场,虚幻而不真实,受制于光线和画笔的变化节奏。”

   对于Cayol来说,传统是能够创新的关键。

   “你需要知道你来自哪里,”她说。“亦舒8位艺术家有着共同的传统感和独特的美感。美和诗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于传统。他们尊重传统,因此,他们非常创新。这就像一个家庭,你需要尊重你的祖父和祖母,才能建立自己的原创生活。”

   展览将持续到2月27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展览亮点包括欧阳苏龙的3D打印绘画《残影系列》。[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展览亮点包括欧阳苏龙的3D打印绘画《残影系列》。[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克莱尔·尼科莱特的作品。[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莱昂内尔·萨贝特2011年3月21日的《科隆》。[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Nathanelle Herbelin的《他的房间》。[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15: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庆祝友谊的飞翔象征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一场以日本鸟为主题的油画展正在上海举行。[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一场以日本鸟为主题的艺术展览正在上海举行,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交流的努力的一部分。

   在东方文化中,日本鸟被称为吉祥鸟。1981年,陕西省汉中市仅发现了7只野生日本粉虱,揭示了日本粉虱的保护和繁殖。随后几年,中国向日本和韩国送去了一些鸟,这一举动使这只鸟获得了“友谊大使”的绰号。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一场以日本鸟为主题的油画展正在上海举行。[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三国人民对这只鸟有着深厚的感情,它已经成为友谊的象征,”活动组织者之一、上海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席陈静说。

   “自1985年以来,这些来自中国的鸟类一直在日本和韩国定居。这不仅为两国鸟类群落的保护和重建创造了条件,也为在三国合作的基础上建设一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桥梁创造了机会,”陈说。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一场以日本鸟为主题的油画展正在上海举行。[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周六举行了一次同名研讨会。活动期间,三国专家分享了他们在保护鸟类和双边合作方面的经验和看法。

   该展览由上海和陕西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将于11月27日在上海世博博物馆举行。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一场以日本鸟为主题的油画展正在上海举行。[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标志着水墨画家对艺术、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冯远的作品关注人与历史、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八世纪诗人杜甫最著名的诗句之一写道:“很少有人能活到70岁”。

   尽管如今人们的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但这句诗仍然经常被引用,尽管有不同的含义。

   对于水墨艺术家和学者冯远来说,年龄的增长,尤其是70岁的高龄,让他有了更强烈的创作欲望,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艺术领域已经取得了足够的成就。

   周日,他在清华大学美术馆结束了一场名为《不为人知的含义》(Untold Implications)的单人秀,汇集了跨越40年的180多件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冯详细阐述了人与历史、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洞察了人们心态的变化。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冯远的作品关注人与历史、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冯远的作品关注人与历史、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冯远的作品关注人与历史、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1: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12-1 21:03 编辑

人民的艺术家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叶浅予在中国国家画院正在进行的一次展览上展出的素描包括艺术家为茅盾的小说《紫叶》创作的作品,以及他开创性作品《北平解放》的草稿。[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叶浅予(1907-95)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之一。叶澍鹖的作品包括水墨画、素描和漫画,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对舞者——芭蕾舞演员、民间舞蹈演员和少数民族舞蹈演员——以及中国歌剧演员的描绘。他的素描笔画给人强烈的运动感和动感。

   叶澍鹖人物画的长期流行,不仅归功于他多年来磨练的技法,也归功于他对各行各业的人的敏锐观察。

   他对草根阶层——他认为自己是其中一员的社会群体——的真诚关注,也在他的漫画插图和绘画预备草图中生动地表现出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叶浅予在中国国家画院正在进行的一次展览上展出的素描包括艺术家为茅盾的小说《紫叶》创作的作品,以及他开创性作品《北平解放》的草稿。[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叶曾说:“我喜欢人。大多数时候,我研究他们的动作、情绪、周围的气氛以及他们的关系。我努力在运动中展示他们的身体素质。”

   叶浅予:《他的主题作品和插图艺术研究》(Research of His Themed Works and Illustration Art)是中国国家画院正在举办的一个展览,探讨了艺术家如何将对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理解转化为艺术表现。

   展出的是他为《北平解放》(The Liberation of Beiping)绘制的数十幅草稿,这是一幅水墨画,描绘了1949年北京人民欢迎解放军部队进入历史名城的欢乐场景,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中国艺术家叶浅予。[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这些图纸详细地展示了参加长征的不同人群,包括挥舞小红旗的市民、穿上节日服装、三五成群跳舞的农民、卡车上的士兵和向旁观者致意的人群。

   “这些作品能让观众以亲密的方式感受历史的脉搏,”艺术评论家于洋说。

   这些作品呼应了叶澍鹖“素描大师”的声誉,因为他能够在短时间内捕捉到人们的身体特征和心理。这不是他在职业学校,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掌握的技能。

   叶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从小就对绘画和民间艺术产生了兴趣。中学毕业后,他去上海谋生。他在商店工作,画广告和教科书插图,还设计服装和舞台布景。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叶浅予在中国国家画院正在进行的一次展览上展出的素描包括艺术家为茅盾的小说《紫叶》创作的作品,以及他开创性作品《北平解放》的草稿。[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他自学了中国古典绘画。他还专注于漫画,这是一种融合了水墨画技法的中国卡通风格。他联合创办了周刊《上海漫话》,并担任《时代画报》的主编。在抗日战争(1931-45)期间,他与其他艺术家一起创作漫画,激励人们抵抗侵略者。

   叶的不同职业经历使他的作品充满活力和社会深度。

   20世纪50年代初,叶升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直到1983年,他一直担任这一职务。随后,他担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叶浅予在中国国家画院正在进行的一次展览上展出的素描包括艺术家为茅盾的小说《紫叶》创作的作品,以及他开创性作品《北平解放》的草稿。[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叶澍鹖向中国国家画院捐赠了5000多件作品,此次展览上展出的绘画作品来自于这些藏品。

   此次展览是该学院第二次展出叶的捐赠作品。第一次展览是两年前举行的。

   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叶为《子夜》(Midnight)绘制的插图集,这是茅盾于1933年创作的一部小说,茅盾不仅是一位小说家,还是一位散文家和评论家,同样来自浙江省。小说描绘了大都市上海上流社会的现代性和生活,同时揭露了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社会危机。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叶浅予在中国国家画院正在进行的一次展览上展出的素描包括艺术家为茅盾的小说《紫叶》创作的作品,以及他开创性作品《北平解放》的草稿。[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叶的作品取材于他在上海生活和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的个人经历。据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玉顺介绍,这些画作自捐赠给中国国家画学院以来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谢志高是中国国家画院的常驻艺术家,也是叶的前学生。他说,展览中的画作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示了叶几十年的文化积累和对作品的认真态度。

   “他对每一幅素描都非常关注,不管它有多小。人们应该学习对艺术的耐心,以及他不屈的精神,才能传承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谢说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叶浅予在中国国家画院正在进行的一次展览上展出的素描包括艺术家为茅盾的小说《紫叶》创作的作品,以及他开创性作品《北平解放》的草稿。[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展览将持续到10月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 13: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展览点燃了浓重色彩传统的火焰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父亲和女儿》,作者:蒋彩萍。[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重彩(“中彩”)绘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精细、精确的划界和色彩的分层,以生动的呈现。

   然而,它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著名画家潘洁子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起了一场复兴重彩画的运动。

   12月4日在江苏省苏州美术馆举办的“为新时代上色”展览展示了这方面的最新进展。它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6件作品,还展示了永乐宫壁画的矿物颜料和图像。永乐宫是山西省的一座建筑,其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和14世纪,展示了浓彩技法的光辉。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后来的回归》,郭继英著。[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苗寨》,陈梦欣著。[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大气》,孙宽著。[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雕塑家的第一次展览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共存
《春天的味道》,陶柳霞著。[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