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添
中秋节,在梅州地区俗称“八月半”。在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中,中秋和春节、端午是最大的三个节日(另说再加上正月十五元宵节,称为“四大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与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一样,均源于远古的“十五跳月”活动。中秋节在其深层结构及性质上,又与“七夕”颇为接近,两个节日都带有女性节或女儿节的色彩。
笔者对梅州地区旧时在中秋节这一天的主要活动内容作了一番研究和整理。
团聚送礼
在中秋这一天,一般家中都会买鱼肉、杀鸡鸭,或炒粉面,全家欢聚。全家团聚是基于“团圆”这一传统心理和民俗功能的习俗。其实,从月圆引申出家人团圆,企望家族平安、亲人团圆的心理,或明或暗地存在于每一个传统节日中。
在这一天旧时还有用月饼、瓜果相送亲友之俗,又称“走月”。所谓“走月”,就是趁着中秋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如据崇祯《兴宁县志》载:“中秋……亲戚以粉果相馈。”
接月华吃月饼
到了中秋节晚上,旧时梅州地区的人们就在庭院、楼台、门坪摆上案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月饼、猪肠糕、月光糕、柚子、芋头、花生等食品供月,迎接月亮出来。当月亮出来时,烧香点烛拜月,称之为“接月华”或“接月光”。中秋之时,旧时梅州人还会制作月饼赠送给亲友。如据咸丰《兴宁县志》记载:“中秋制月饼以相馈,是夜赏月。”在梅城,当地人往往还会制作“月光糕”,如据清末诗人张芝田在《梅州竹枝词》中写道:“儿童杂坐笑言哗,节值中秋赏月华。分得月光糕一块,琅琅作响吃雏牙。(原注)中秋月饼,州人呼为月光糕。”
在接完月光后便置茶酒,与亲朋品尝供月食品,夜饮赏月,古代称之为“玩月会”。如据崇祯《兴宁县志》载:
中秋,士民皆置酒酣燕,为“玩月会”。
拜月占卜
除了赏月外,旧时梅州地区在中秋节还有个重要的活动,即拜月占卜。“八月半”又被称作“妇人节”,是因与妇女祈月的活动有关。民间认为月有月神,故有“拜月”之举,旧时有“男不拜月”的说法,因此该活动多由妇女主持。拜月,又往往伴随占卜活动,以卜灾祥。如据康熙《长乐县志》载:
中秋……妇女则拜月祥兆,谓之“椓月姑”。
剥鬼皮剖柚子
翻看梅州地区古代方志,基本都有中秋“剥鬼皮”的活动,现在有些地方依然有这种习俗。如据嘉靖《兴宁县志》载:“中秋,煮芋剥食之,谓之剥鬼皮;食螺肉,谓之挑鬼眼。”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剥鬼皮”就是在拜月之后,将熟芋头剥皮吃。中秋期间为芋头成熟之时,因为熟芋头外皮难看且易剥,故称“剥鬼皮”。中秋前后也是田螺肥美之时,至于为何称之为挑鬼眼,或因田螺挑出来之后类似“鬼眼睛”,故名。另外,此时吃花生也有“剥鬼皮”的含义,如同治《大埔县志》载:“吃花生亦称‘剥鬼皮’。”这与熟芋头外皮难看一样,花生壳纹路复杂如鬼皮,这其中都有被赋予去除不好的事物,一切顺利之意,隐层心理是驱病免灾。
除了芋头、田螺、花生外,柚子也是必不可缺的食物。中秋节是梅州土产柚子初出之时,旧时传说若妇女对月剖柚,食之可明目。另外还会用柚子做成灯,如据乾隆《兴宁县志》载:“中秋夜……儿童烧瓦塔,点柚子灯。”柚子灯,就是在柚皮之中固定蜡烛,然后将柚皮用线绑在木棍之下的玩具,与西方万圣节制作的南瓜灯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之所以在中秋食用这些食物,其实与“尝新祈丰年”的习俗有关。仲秋八月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远古或上古谷熟之时,整个方国、部落或氏族的男女皆要集中于广场举行年终歌舞大庆,同时进行酬神、拜祖、驱疫等活动。旧时梅州各地亦有中秋演百戏等活动,此时尝新鲜的农作物,也隐含着祈丰年的含义。
对山歌
从总体上看,在汉族现在传承的民俗节日中,明显具有集体性联欢(不是狂欢)色彩的只有两个节日的主题活动,一是元宵的观灯、舞龙,一是端午划船竞渡。其他的节日(包括过年)均带有个体性、分散性、封闭性和家庭(或家族)性的特点,即过节以一家一户团聚庆祝为主,甚少或基本没有全民性的狂欢气氛。
旧时的梅州地区仍然保留了中秋跳月、对歌与男女青年社交联欢、缔缘结情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进行的古老习俗,使今人仍能看到中秋节的祈婚媒神、结月下缘的“恋爱节”的性质,其主要表现为“对山歌”。在中秋之夜,月白风清,各地群众自发地在月下对唱山歌之习,久传不衰。特别是青年男女们,多在此时跑进山上竹林,敲起竹板唱情歌,遇合意者便偷偷幽会,结月下情缘。如蕉岭长潭一带的群众,尤喜在长潭赏月对歌,欣赏“长潭夜月”的优美自然风光。
赛灯火
关于赛灯火,民间传说火神祝融每年都要到凡间巡查布火情况,只要在中秋之夜点起火光,让祝融巡视一番,便可在全年避免火灾。因此,年年中秋,群众都在城乡点灯赛火,祈求消灾纳福。兴宁地区旧时中秋还有“烧瓦塔”的习俗。如据乾隆《兴宁县志》载:
中秋……儿童烧瓦塔。
“烧瓦塔”即孩子们到野地里,收集瓦片、石头等,并将其砌成圆塔形,塔中间用粗木条作塔芯,并用柴草填充塔内。黄昏时,将其点燃,当看到火烟冲天,瓦片烧红时,大家便拍掌欢呼。
祭祖扫墓
祭祖也是中秋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国的任何传统节日中均可找到两个构成因子: 祭祖、聚餐。祭祖、聚餐之所以成为我国节日习俗的两个基本构成因子,与我国传统的重孝道人伦、重血缘纽带和宗姓家族的文化精神和民俗心理有关。
梅州旧俗春秋两祀,春祀称为小清明,一般只“挂纸”,不祭;秋祀则称为大清明,时间在八月初一,一般如果清明不祭就在大清明祭。
梅州地区有“新坟不过社,老坟挂到年关下”的说法。即是说,新筑的坟墓,墓祭上半年不超过春社社日;满一年以上的“老地”,可以到清明或一直祭到农历十二月晦日之前。但是因清明时节正是客家春耕春种大忙季节,故旧时春祭之俗不太盛行,多在八月秋祭。清代以来,众多梅州人远涉重洋,除了春节外,多在中秋之时回乡,为了方便回乡华侨祭祖,因此秋祭之期便逐渐改为中秋前后,在阖家团圆之时,也顺便祭拜先祖。这或许是极具侨乡特色的一大地方节俗。
结 语
随着时代变迁,中秋节的习俗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缔缘结情,祓除不祥之意仍然在以不同的形式在流传着,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来源: 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