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农忙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154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9-2 12:39: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 12:41 编辑

初秋农忙

来源:新华网
初秋农忙
9月1日,贵州省黔西市中建乡中广村村民在晾晒粮食(无人机照片)
初秋农忙
9月1日,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新店村,村民在收获水稻。新华社发(胡攀学 摄)
初秋农忙
      9月1日,村民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兴仁镇烧茶村稻田里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黄晓海 摄)
初秋农忙
9月1日,村民在贵州省黔西市定新乡青杠村采收猕猴桃  新华社发(范晖 摄)
初秋农忙
9月1日,在贵州省榕江县平阳乡硐里村,村民在晾晒朝天椒  新华社发(李长华 摄)
初秋农忙
9月1日,村民在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鹏程街道大水社区田间劳作 新华社发(李长华 摄
初秋农忙
9月1日,河南省宝丰县石桥镇竹园村农民在田间收获草莓椒(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何五昌摄)
初秋农忙
9月1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陶岭镇牛塘村村民在采收冬瓜 新华社发(刘贵雄 摄)
初秋农忙
 9月1日,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黄庄镇米庄村村民在铁棍山药种植基地管理铁棍山药  新华社发(徐宏星 摄)

   初秋时节,农民们抢抓农时开展秋收秋种,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1:48:26 | 只看该作者
初秋好“丰”景

初秋农忙
新华社发 胥晓璇 王克贤 编制
初秋农忙
新华社发 胥晓璇 蒋克青 编制
初秋农忙
新华社发 胥晓璇 赵东山 编制
初秋农忙
新华社发 胥晓璇 胡攀学 编制
初秋农忙
新华社发 胥晓璇 何五昌 编制
初秋农忙
新华社发 胥晓璇 曹正平 编制
初秋农忙
新华社发 胥晓璇 俞方平 编制
初秋农忙
新华社发 胥晓璇 方喆 编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22:1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3 22:12 编辑

新华全媒+丨稻田画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初秋农忙
这是9月1日在“稻梦空间”景区拍摄的稻田画(无人机照片)

  初秋时节,沈阳沈北新区“稻梦空间”景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览。人们游走在稻田画间,欣赏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初秋农忙
9月1日,游客在“稻梦空间”景区乘坐”小火车“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初秋农忙
这是9月1日在“稻梦空间”景区拍摄的稻田画 新华社记者 王乙杰 摄
初秋农忙
这是9月1日在“稻梦空间”景区拍摄的稻田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初秋农忙
9月1日,游客在“稻梦空间”景区乘坐“小火车”游玩  新华社记者 王乙杰 摄
初秋农忙
9月1日,游客在“稻梦空间”景区游玩(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初秋农忙
9月1日,游客在“稻梦空间”景区游玩 新华社记者 杨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15:3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4 15:32 编辑

金色稻田 丰收在望
初秋农忙
2022年9月3日,空中俯瞰大地一片金黄色,丰收在望
初秋农忙
2022年9月3日,空中俯瞰大地一片金黄色,丰收在望
初秋农忙
2022年9月3日,空中俯瞰大地一片金黄色,丰收在望

   进入九月,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镇种植的有机水稻开始灌浆变黄,空中俯瞰大地一片金黄色,丰收在望。陶华摄(人民图片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18:57: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4 18:58 编辑

我市坚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产增收

初秋农忙
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林翔 摄)

   丰产增收

   ●本报记者 李艳良

   “水稻种植面积从115亩扩大至2000多亩,育秧、插秧、田间管理、碾米、包装等粮食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2020年11月,我们的试验田里还种出了超级稻,年亩产达到了1300.12公斤,创下双季稻香米年平均亩产量的世界纪录。”在兴宁市新陂镇新金村,兴宁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种粮大户之一李志新向记者细数十多年来的喜人变化。

   李志新的亲身经历,折射出我市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成效。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紧压实粮食生产任务,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兴粮,采取强有力措施,想方设法扩大播种面积,千方百计提升粮食产能,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连年保持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75万亩、总产量112.11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加1.74万亩、1.72万吨;全市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3.0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6%,分别比2015年提高6.14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75.14万亩、总产量113.69万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4.58%,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65%,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实现稳中有升。

   我市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不仅注重抓好生产提升粮食产能,更注重抓好质量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资产品监管,守牢安全底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09:1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5 09:15 编辑

唤醒沉睡地·激活振兴春水|平远泗水梅畲村:撂荒地上结出丰收“果”

       处暑过后,平远天气依然酷暑难耐。走进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与天气一样的火热是村民忙着采莲蓬、剥莲子的丰收景象。

“这样的丰收场面有很多年没见到了。”站在连片的荷花田里,村党支部书记刘洪感慨地说。而在几年前,这片沟壑中的田块因为是湖洋田,随着越来越多村民外出,田里杂草丛生,变成成片的“撂荒地”,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初秋农忙

        “从撂荒地无人种到机耕地无闲田,这一切的变化还要从2018年说起。”刘洪说,“这种改变源于村里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引进梅州房地产龙头企业鸿艺集团后,探索以公司成立耕作队代耕代管办法,对撂荒地机械化连片开垦,发展以禾米、玉米、莲子种植为主的高质量农业产业,不仅化解了土地撂荒,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初秋农忙

        在刘洪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梅畲村的莲子种植基地,只见采莲工人涉水穿行在荷塘,拨开层层叠叠的荷叶,采摘下一个个成熟的莲蓬,再娴熟地将莲蓬装进袋子里。采下的莲蓬被村民搬运到空地上,大家围坐在一起给莲蓬脱粒,取出一颗颗可爱无比的莲子果实,清香袭人。

         “莲子从7月下旬开始采摘上市就供不应求,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不仅销售到平远本地和梅城,还销往珠三角地区和省外其他地区。”农旅公司总经理、村民理事长刘育杰告诉记者,这片莲子种植基地约70亩,莲果销售价是10元一斤,今年产量约4万斤,收入约40万,至目前已基本采摘完结。

初秋农忙

        “农旅公司请我回来耕作,现在我干回了务农老本行,既是员工,又是股东,最近在在家门口摘莲子,一天能挣到100元左右。”村民刘润鸿笑着说。

初秋农忙

       “通过盘活撂荒地,我们不断扩大高禾米种植面积,以订单农业模式销售到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市场,每年至少为村集体经济增加20多万元的收益。”刘育杰介绍,除了莲子基地,农旅公司这几年已逐步盘活全村400多户村民的2300多亩撂荒地,其中今年完成复垦复种700多亩。目前,村里已有40多名村民加入农耕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他们在复垦的撂荒地里种上高禾米、凉粉等,不仅自个鼓了钱袋子,而且帮助村集体创造了不菲效益。

       【全媒体记者】梁时禹
       【通讯员】朱双玲 刘佳钰
       【作者】 梁时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19:35:32 | 只看该作者
【“飞阅”中国】又到一年芡实丰收季

   又到一年芡实丰收季。近日,安徽省怀远县万福镇两千多亩芡实喜获丰收。从空中俯瞰,村民们在水塘中辛勤采摘果实,田野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近年来,当地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芡实种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无人机航拍芡实种植基地。
农民在采收芡实。
秋日芡实采收忙。
水塘里随处可见丰收的繁忙景象。
芡实迎来采收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19:5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5 19:56 编辑

中国秋季农业

   2022年9月3日,在中国中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平潭村,村民们在运送收获的稻谷。(新华社/苏永珠摄)

   2022年9月4日航拍的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清塘镇中坪村村民晒稻。(蒋克清/新华社摄)

2022年9月4日航拍的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清塘镇中坪村村民晒稻。(蒋克清/新华社摄)

   2022年9月3日,在中国中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平潭乡平潭村,村民们正在收割水稻。(吴三东/新华社摄)

   2022年9月2日拍摄的航拍照片显示,中国东部江西省吉安市太和县唐洲镇东湖村,一名村民在田间收获芝麻。(邓和平/新华社摄)

   2022年9月4日,中国西南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杨家村的村民在晒稻。(新华社/黄晓海摄)

   2022年9月4日航拍的重庆黔江区小南海镇桥梁村村民正在晒农作物。(杨敏/新华社摄)

   2022年9月2日拍摄的航拍照片显示,中国东部江西省吉安市太和县唐洲镇东湖村,一名村民在田间收获芝麻。(邓和平/新华社摄)

   2022年9月4日拍摄的航拍照片显示,中国中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湾溪镇石柱土家村村民正在收割水稻。(王会福/新华社摄)

   2022年9月3日拍摄的航拍照片显示,中国中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平潭乡平潭村村民正在收割水稻。(苏永珠/新华社摄)

   2022年9月4日,在中国北方河北省遵化市兴旺寨镇毛家场村,村民们在收获栗子。(刘满仓/新华社摄)

   2022年9月4日拍摄的航拍照片显示,中国中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湾溪镇石柱土家村村民正在收割水稻。(王刚/新华社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19:5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5 20:14 编辑

宁夏为企业成功举杯
初秋农忙
   2019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的一个葡萄园里,工人搬运收获的葡萄。[图片/中国日报]

   该地区的葡萄酒行业将不利条件转化为优势


   2017年,尽管法国顶级葡萄酒专家对其刚开始酿造的新单一品种评价不佳,但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家新成立的酿酒厂决定将产品放入桶中陈酿。


   酒是由在中国常见的一种葡萄品种蛇龙珠酿制而成,但当时人们认为这种葡萄不足以酿造优质葡萄酒。


   然而,经过一年的陈酿,单一品种展现出惊人的花香复杂性和独特的草药香气,令这位法国专家惊叹不已。


   酒庄老板张彦之说:“我们在老葡萄园里发现了这个葡萄品种,它非常适应贺兰山区的风土条件。


   他说:“这一发现就像清洁一颗布满灰尘的珍珠,让它闪闪发光。”他补充说,这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葡萄酒自此在中国和海外赢得了无数赞誉。


   艰苦创业、不断创新,使宁夏从贺兰山东麓的贫瘠干旱地区,变成了葡萄酒新区的后起之秀。


   从北京乘飞机大约两个小时,宁夏以荒凉的沙漠和古老的墓地而闻名,但也有丰富的绿色和美丽的风景。


   近年来,该地区重点发展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等,以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初秋农忙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葡萄种植面积超过3.5万公顷,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图片/新华社]


   其他利用“不利”干燥气候的行业包括枸杞贸易、奶牛和肉牛以及滩羊。谭羊是一种独特的品种,以其肉质细嫩而闻名。这些植物和牛在干旱地区不易生病。


   宁夏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戈壁滩为太阳能发电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占用耕地。


   这些企业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最好例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更多地方特色产业,通过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他在2020年宁夏考察中也强调,要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宁夏市委书记梁彦顺今年早些时候在省会银川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宁夏一直在遵循习近平的指示——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优先事项。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夏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位居省区首位。


   过去十年,内陆民族自治区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人均GDP增长近一倍。



   梁说,枸杞贸易、葡萄酒、乳制品和旅游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占据突出地位。


初秋农忙

种植枸杞是宁夏的另一个重点产业。【图/中新社】

   政府的努力


   自1980年代贺兰山东麓开始生产葡萄酒以来,宁夏已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主要的酿酒地区,占中国该行业约37%的产能。


   全区葡萄酒葡萄种植面积超过3.5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


   此外,宁夏的葡萄酒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了1000多个奖项,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葡萄酒大赛Decanter World Wine Awards的金奖。


   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密说:“宁夏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既能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又能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由于多年来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该地区的特色产业与相关领域的国内和国际价值链一起扩展,增加了人们的收入。”


   宁夏酒庄老板张说,宁夏的政策重点是为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该地区成立了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区管委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管理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局级政府机构。



   该委员会制定政策和技术标准,以规范苗木进口、葡萄园管理、酿酒厂、酿酒和营销等。


初秋农忙

宁夏省会银川一家酒厂的工人在分拣葡萄。[图片/新华社]

   宁夏另一位酒厂老板左新辉表示,酿酒师抓住环境优势和政府支持带来的机遇,在该地区发展葡萄种植和酿酒。


   “好酒只来自优质葡萄。”她说,宁夏日照充足,雨量少,半沙质土壤,种植优质稳定的葡萄作物。


   “为了保证质量,我们将新鲜采摘的葡萄平均在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内运送到发酵设施。我们非常有信心,宁夏的优质葡萄酒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成为全球葡萄酒领域的旗舰产品。”


   紫色名片


   目标是让贺兰山东麓成为优质葡萄酒的生产基地,并希望将更多的葡萄酒出口到海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和地区。


   据管委会主任黄思明介绍,到2035年,该地区预计将拥有10万公顷葡萄园,年产葡萄酒6亿多瓶,规模与法国波尔多相当。


   委员会数据显示,去年宁夏生产葡萄酒约1.3亿瓶,总产值约300亿元。


   这些葡萄酒也正在走向国际舞台。尽管受到 COVID-19 大流行的影响,去年的出口额仍同比增长 170% 以上,达到创纪录的 580 万元人民币(84 万美元)。



   黄说:“出口潜力巨大,因为我们的葡萄酒很好,我们在该地区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销往国内市场。


初秋农忙

葡萄酒容器在葡萄园清洗。[图片/新华社]

   黄补充说,葡萄酒行业被誉为宁夏的“紫色名片”。


   该地区的葡萄酒产区也是中国第一个产业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的所在地。该开发区于去年5月正式成立。


   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周表示,宁夏发展特色产业、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为该地区的开放和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进而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该地区已举办了五届中阿博览会和第一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和旅游博览会,国际经贸联系现已扩展到169个国家和地区。


   枸杞种植加工龙头品牌宁夏绿莓董事长郝祥峰表示,公司在新产品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着眼于巨大的市场前景。


   “政府有坚定的决心和具体的计划,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宁夏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我们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宁夏枸杞协会。


   宁夏当局制定了包括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主要目标在内的蓝图。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保障市场主体的成长。

组队



   宁夏还成立了由省级领导牵头、相关政府部门参与的长期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部署和资源配置。


初秋农忙

游客在贺兰山东麓参观葡萄园。[图片/新华社]

   郝说,宁夏的枸杞占全国总产量的55%,预计到2025年,该地区的枸杞种植面积将翻一番,达到约4.66万公顷。


   到那年,水果的产量将达到70万吨。约40%的鲜果产量将进行增值加工,使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


   除了枸杞和葡萄酒,宁夏的乳制品和文化旅游产业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宁夏拥有奶牛70万头、肉牛204万头、滩羊1300万头。


   官方数据显示,全区新能源产能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去年底达到2839万千瓦,规模居全国第八位。


   酒厂老板张先生说:“在宁夏,我们有独特的地理条件、有利的政策措施和不断扩大的市场来发展我们的特色产业。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成功。”


   银川的胡冬梅促成了这个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9-6 07:55: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6 07:57 编辑

研究人员为中国东部安徽的蚕农提供指导

   2022年9月4日,安徽省岳西县连云乡连塘村,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黄德辉(右二)在合作社为蚕农提供建议。(新华社/杜宇) )

   新华社岳西9月5日电 桑树养殖和蚕业是中国东部安徽省岳西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桑树面积8万亩(约5333公顷),全县1.67万户养蚕。2021年,蚕农通过卖蚕赚取2.62亿元人民币(约合3779万美元)。

   2022年起,安徽省农科院成立科研团队,为当地农民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该团队已服务10个示范村,覆盖2000余名农户,助力当地蚕桑产业发展。
   2022年9月4日,安徽省岳西县连云乡连塘村,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博士李瑞雪(右)在桑园为蚕农提供建议。(新华社/杜)于)
   2022年9月4日,在中国东部安徽省岳西县连云乡连塘村的一个合作社,农民用桑叶喂蚕。(新华社/杜宇)
   2022年9月4日,工人们在中国东部安徽省岳西县一家丝绸公司的车间里制作丝绸被子。(新华社/杜宇)
   2022年9月4日,安徽省岳西县连云乡连塘村,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张艳(右)指导蚕农选茧。(新华社/杜)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