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3212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7-21 15:56: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23 08:34 编辑

图片: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来源:新华社编辑:华夏

   在这张航拍照片中,2020 年 6 月 11 日,在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乡,村民们身着传统服饰开始耕作并在稻田里放鱼苗。


   青田稻鱼共养系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列为世界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GIAHS) 2005 年。


   青田位于浙江西南部,水资源充足,梯田景观。稻鱼共养可以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2021年,青田稻鱼共养体系覆盖稻田约3700公顷,平均水稻产量为每公顷7.2吨。稻米和鱼的总产值达到2.65亿元人民币(约合3930万美元)。(新华社/徐宇)

   在这张航拍照片中,2020 年 6 月 11 日,在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乡,村民们身着传统服饰开始耕作并在稻田里放鱼苗(新华社/徐宇)

   在这张航拍照片中,2020 年 6 月 11 日,在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乡,农民们在将鱼苗放生到稻田之前提着一桶桶鱼苗。(新华社/徐宇)

2022年7月18日航拍的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养系统保护区(新华社/黄宗志)

2022年7月19日,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养系统保护区内,养殖户抓到​​的鱼(新华社/黄宗志)

   2022年7月18日,人们在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参观以青田稻鱼共养系统为主题的博物馆(新华社/黄宗志)

   2022年7月18日拍摄的照片显示,鱼在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养系统保护区内游泳(新华社/黄宗志)

   2022年7月19日,在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养系统保护区,一名农民将鱼放归稻田。(新华社/黄宗志)

2019年7月25日,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镇,农民在喂鱼。


   青田稻鱼共养系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列为世界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GIAHS) 2005 年。


   青田位于浙江西南部,水资源充足,梯田景观。稻鱼共养可以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2021年,青田稻鱼共养体系覆盖稻田约3700公顷,平均水稻产量为每公顷7.2吨。稻米和鱼的总产值达到2.65亿元人民币(约合3930万美元)。(新华社/徐宇)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6:0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21 16:07 编辑

2022年7月18日,人们参观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养系统保护区


   青田稻鱼共养系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列为世界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GIAHS) 2005 年。


   青田位于浙江西南部,水资源充足,梯田景观。稻鱼共养可以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2021年,青田稻鱼共养体系覆盖稻田约3700公顷,平均水稻产量为每公顷7.2吨。稻米和鱼的总产值达到2.65亿元人民币(约合3930万美元)。(新华社/黄宗志)

2022年7月18日拍摄的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养系统保护区的照片(新华社/黄宗志)

2022年7月19日,一名农民在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养系统保护区捕鱼(新华社/黄宗志)

2020年6月11日拍摄的照片显示,鱼在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镇的稻田中游泳(新华社/徐宇)

2019年7月25日航拍的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乡梯田(新华社/徐宇)

2019年7月25日航拍的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乡梯田。


   青田稻鱼共养系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列为世界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GIAHS) 2005 年。


   青田位于浙江西南部,水资源充足,梯田景观。稻鱼共养可以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2021年,青田稻鱼共养体系覆盖稻田约3700公顷,平均水稻产量为每公顷7.2吨。稻米和鱼的总产值达到2.65亿元人民币(约合3930万美元)。(新华社/徐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6:09: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21 16:12 编辑


2022年7月18日拍摄的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养系统保护区的照片


   青田稻鱼共养系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列为世界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GIAHS) 2005 年。


   青田位于浙江西南部,水资源充足,梯田景观。稻鱼共养可以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2021年,青田稻鱼共养体系覆盖稻田约3700公顷,平均水稻产量为每公顷7.2吨。稻米和鱼的总产值达到2.65亿元人民币(约合3930万美元)。(新华社/黄宗志)

2020年6月11日,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乡,一名农民在稻田里放鱼苗(新华社/徐宇)

2022年7月18日航拍的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养系统保护区(新华社/黄宗志)

2020年6月11日,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乡,农民将鱼苗投放到稻田中(新华社/徐宇)

2022年7月18日航拍的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养系统保护区(新华社/黄宗志)

   2019年7月25日拍摄的照片显示,在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乡的梯田里,鱼儿在梯田里游泳(新华社/徐宇)

2020年6月11日,中国东部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乡,一名农民在耕种稻田。


   青田稻鱼共养系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列为世界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GIAHS) 2005 年。


   青田位于浙江西南部,水资源充足,梯田景观。稻鱼共养可以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2021年,青田稻鱼共养体系覆盖稻田约3700公顷,平均水稻产量为每公顷7.2吨。稻米和鱼的总产值达到2.65亿元人民币(约合3930万美元)。(新华社/徐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6:1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21 16:42 编辑

链接阅读:
鱼跃稻香,藏粮于水!南沙“东涌渔稻模式”引起广泛关注

来源:南方农村报

      鱼跃稻花香,满眼丰收景。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的鱼塘种稻试验示范基地里重现这诗歌般的画像。


  这里是“东涌渔稻模式”的试验基地,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打造,占地面积14亩左右,试验区共4口塘,试验种植水稻品种10种,水产养殖品种4种,通过水下养殖、水上种稻,实现一水两用,一塘两收,在维持鱼塘养殖规模前提下,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是促进粮食增产、提高粮食自给率、保障粮食安全新途径,极大地化解了政府保粮与农民增收矛盾,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一经报道即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创新的养种模式。”广东省委、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相继莅临基地指导并给出充分肯定,同时提出要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支撑,以产业为基础、以品类为基本面,通过塘头示范展示的推广模式,切实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真正给行业筛选出优质的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也要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配套,形成独具广东特色的鱼塘种稻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建立标准,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保障广东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东涌渔稻模式”得到多方关注 

  01


  鱼跃稻花香


  “东涌渔稻模式”初显成效


  “大口黑鲈、澳洲淡水龙虾的表现尤为突出。”鱼塘种稻项目技术负责人之一、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技术推广部产业发展科科长吴郁丽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截至目前,“东涌渔稻模式”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有苗企负责人甚至坦言:“东涌渔稻模式”下养的鱼虾比自己苗场实验基地养的还要好。


  根据实验数据,水稻自插秧以来生长情况良好,6月底已开始抽穗扬花。粤香430、粤农丝苗、黄广油占、粤泰油占、五山丝苗等5个水稻品种表现较好,预计亩产达到350公斤左右,更适于这种鱼塘种稻模式。养殖品种方面,经过2个半月的养殖,4个品种的生长速度都明显比普通养殖模式下同一品种的生产速度快,其中大口黑鲈、澳洲淡水龙虾表现最优,澳洲淡水龙虾更是增长了300%。


  特别地,“东涌渔稻模式”效益显著。据了解,广东有465万亩淡水养殖面积,假如有200万亩适合开展鱼塘种稻综合种养,按照双季稻种植,则年平均产量700公斤/亩,每年可增加70万吨稻谷,相当于目前广东省稻谷年产量的6%。


  此外,项目负责人、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技术推广部副部长姜志勇介绍,“东涌渔稻模式”通过水面种稻吸收利用鱼塘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实现养分循环与废弃物利用,净化水质,减轻环境污染,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在尾水治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可为珠三角百万亩鱼塘升级改造提出新方案。


  

  工人在起澳龙

  02


  农技到塘头


  勇于探索试错建标准


  “我们要建立技术标准,打响品牌,为广东农产品赋能。”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庆营表示,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勇于试错,从理论出发,做塘头实践,根据实验收集、整理数据,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标准,复制推广,再将地标升级为行标,打响粤字号品牌。


  不过,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职副书记刘胜敏提出,就目前试验数据分析,该模式在成本控制、品种调控、机械化升级及日常管理等几个方面仍有优化空间。


  以优化成本为例,“东涌渔稻模式”目前较大的成本主要在于浮板和人工(仅浮板成本达到2万元/亩,占据总成本65%左右),如果需要大范围推广,必须进行有效精简。据了解,目前项目组已筹备开展晚季稻开展降低成本的试验研究种植工作,增加一口6亩试验塘拟采用泡沫浮板材料取代塑料浮板,同时计划采取机械化直播取代人工育秧移栽方式,预计种稻成本降低50%。


  此外,在养殖品种及投苗密度上,要继续扩大筛选范围,摸索总结出更佳的品种和密度;同时加强相关病虫害监控,完善管理方法。


  

  鱼塘种稻,一水两用,一塘双收

  03


  藏粮于水上


  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


  广东是水产大省,水稻又是广东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分别达到420万吨(淡水养殖产量)、1280万吨。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近年来,粤北韶关、清远等地在稻田种植水稻基础上,开展禾稻花鱼养殖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既改善了稻米的品质,增加了渔业的收益,更塑造了乡村振兴的品牌。


  如清远连南县每年举办稻渔节,通过稻渔综合种养的培塑,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渔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受此启发,合理开发利用鱼塘水面种植水稻,形成立体生态种养系统,水下养殖,水上种稻,一水两用,一塘两收的“东涌渔稻模式”应运而生。事实证明,“东涌渔稻模式”将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结合,藏粮于水,可解决当前省情下的粮食生产及水产养殖的问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鱼跃稻花香,藏粮于水上 

  【来源】南方农村报

  【统筹】庹朝均

  【记者】杨玲

  【摄影摄像】谭家富 柯学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6:46:24 | 只看该作者
链接阅读:
稻鱼共生!惠州拟建立3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鱼儿在稻田中轻灵游动的美好景象,背后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保驾护航”。8月17日,一场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现场会在惠城区汝湖镇举行,计划建立3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稻渔综合种养不仅能促进生态环境优化,还能有效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利用稻田浅水环境为水产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形成稻渔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种养系统。这是我国在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稻田养殖技术模式,是一种“新型复合立体农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化生产体系”。


   本次现场会由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惠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惠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多个农业科研、推广单位联合组织。试验示范现场,一块水田里,几台机械化插秧机在忙碌着,几个来回,田里就插满了秧苗。另一个田块中间挖空成一个方塘,四周开了深约60厘米左右的水沟,这就是稻渔综合种养的试验田块。


   技术人员介绍,此次计划在汝湖镇建立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0亩。示范种植水稻品种:中广香1号、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三个品种,示范养殖鱼类品种:荷花鲤、鲫鱼、草鱼、罗氏沼虾等四个种类。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实施优点很多!”技术人员介绍,这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优化,水稻的病虫害明显下降,农药使用量大大减少,使稻田环境和稻谷中的农药残毒有所减少。同时,还可以帮助种养户增产增收:在稻田内养鱼,土壤肥力提高,杂草减少,旁边水沟使水稻产生边行优势,透光性增强,稻田水温升高,有利于水稻的分蘖,能使水稻产量增加5%至10%;池塘养鱼的高产技术和稻田的生态优势充分结合,鱼塘平均每亩可增收500元以上。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6:50:15 | 只看该作者
链接阅读:
稻鱼共养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凤凰县人民政府网_时政要闻】


   2022年6月12日凌晨6点,凤凰县腊尔山镇所德村公路旁出现一幅热闹、忙碌的场景。村民们正在有序的称鱼、装桶,然后提着装满鱼种的桶兴奋地朝各自秧田放鱼去啦。这是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在稻田养鱼示范点所德村进行鱼种发放的情景,腊尔山镇所德村稻田养鱼面积共200亩,惠及全村101户504人,发放鱼种共4000斤。


   稻田养鱼是稻鱼共生的一个好项目,不仅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为鱼提供饵料,鱼的排泄物还反哺为稻禾当作肥料;不但净化了稻田的生物环境,同时增加了鱼的产量。稻田养鱼新的种养模式,实现了稻鱼共生、稻增产鱼增量和农民经济收入增加的目标,为乡村振兴再添一把力。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鱼种发放现场图片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鱼种发放现场图片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鱼种发放现场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6:5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21 16:58 编辑

链接阅读:
光明日报刊发:享稻香鱼肥 见农耕之美

   流水潺潺,绿意盎然,水稻摇曳着稻秆,水田间不时传出啪嗒啪嗒的响声,那是鱼儿正在吞咽掉落在水面上的稻花。早在1300年前,稻花香里田鱼肥的美景,就已在浙江青田县出现。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祖辈相传的“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农耕智慧走向了国际舞台。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05年6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7月17日至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举行,主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这是20年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国组织召开的规模最大、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会议。

   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17年来,青田县在探索“保护、传承、转化”中走出了新路径,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树立了标杆。

   集生态、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农业生产体系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既是有形的物质载体,也蕴含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独特魅力。

   在水田里种稻,在稻谷下养鱼,稻田养鱼实践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分布区域广泛。为何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会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遗产地保护区和博物馆里,记者找到了答案。

   盛夏时节,行走于青田乡村,处处可见田鱼戏水、白鹭低飞。在青田县方山乡石前村,梯田青葱、层层叠叠。当季水稻已进入拔节孕穗期,当地农民戴着遮阳的斗笠,在稻丛里弯腰忙碌。

   “青田瘠壤,民风近古,而岁入鲜少。”据考究,青田县的稻田养鱼最早可追溯到唐朝。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困难,当地农民希望田间能有更多产出,故利用山间水源充足的有利条件修渠、引水、种稻、养鱼,在稻作生产过程中总结出稻田养鱼的生产方式。

   在这里,鱼和田默契地形成“生物链”:水稻为鱼类遮阴,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鱼类为稻田除草增肥、吞食害虫,维持系统自身循环,保持生态平衡,增加系统生物多样性,称之“稻鱼共生系统”。这种生态循环系统大大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实现了稻鱼双丰收。

   悠久的田鱼养殖史还孕育了灿烂的田鱼文化,青田田鱼与青田民间艺术结合,派生出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青田鱼灯舞。每逢喜庆节令,青田的村民们都要进行鱼灯舞表演。

   这种集生态、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农业生产体系,彰显了农耕文化的价值和魅力。2016年6月,时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格拉齐亚诺先生到青田考察时评价:“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合理整合利用资源,协同增效,树立了全球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这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还成功申报了1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一方水土孕养一方智慧,这些农耕模式自古而来,时光见证了它们卓越的生命力。”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说,农业文化遗产结构精细,是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在长期协同进化后,达到的和谐与平衡,它们虽源自过去,但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却直通未来。

    形成保护利用与乡村产业共同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保护并不等于圈养,如何擦亮农业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生态优势,深化产业链转型升级,用技术带动百姓产业增收,形成保护利用与乡村产业共同发展,与区域发展点面共融才是可持续之道。”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宗明说。

   5年前,青田县成立稻鱼产业农合联,县政府出资2000万元组建一家农业发展公司负责运营,建立稻鱼共生示范基地,为农民所种的稻鱼米提供“统一规划基地、统一种养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品牌营销”的“五统一”产销支撑。

   的确,只有真正在保护和传承中受益,才能激发遗产地农民的文化自信,自觉自发地参与实践。其中,离不开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形成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也需要当地政府推动,将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富民增收。

   在大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民伍丽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在2005年实现大转变。那年,她代表方山乡种田大户,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研讨会上发言,讲述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稻鱼共生”养殖模式。回村以后,经过培训扶持,她种水稻、养田鱼、做鱼干,还办起农家乐。几年后,她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青田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一直沿用的古法稻田养鱼,这可是千年宝贝!”在法国打拼多年的华侨金岳品回到家乡,一头钻进稻田。2011年,金岳品与几位农户合伙成立一家生态农业公司,建立田鱼育苗基地和稻田养鱼基地,办起了稻米育种烘干和田鱼加工点,推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80余户农民增收。2014年,他作为中国农民的唯一获奖代表,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模范农民奖。

   截至目前,青田稻田养鱼产业面积已达8万亩,标准化稻田养鱼基地3.5万亩,年综合产值超5亿元,成为青田东部地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因为有政府出面打品牌、搞营销,这两年,稻鱼米身价陡增,从原来的每斤两三元钱,一路抬升至每斤十多元,仅此一项就可为农民亩均增产2000元。青田作为华侨之乡,稻鱼米、田鱼干更被视作乡愁味,无须跑大市场,已是海外餐桌的宠爱。

   保护规划一以贯之,资金扶持一贯到底。青田积极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与文化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了亩产“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目标。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内在生命力也就足了。

   农业文化遗产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诞生于前人智慧,也必将在后人智慧中持续发展。浙江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团队通过深入研究“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动植物互作机理,改进了“种稻为主、养鱼为辅”的传统模式,创新打造“种养并重”的数字标准化“稻鱼共生2.0”,将稻田养鱼的亩均效益提高了数倍。如今,全新的“稻鱼共生2.0”已从浙江青田“飞”入云贵大山,带动遵义市湄潭县两路口村的农民人均年收入提高了近千元。

   发掘乡土乡情中的文化记忆

   “活态的、综合性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两大显著特征。”闵庆文认为,“一方面,农业文化遗产是活着的历史,承载着先人智慧沿用千年,至今仍福泽一方,是当地居民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它融合了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方面特征,兼具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和传承文化等多重功能。”

   青田县通过深度挖掘青田鱼灯舞的文化艺术价值,筹建青田鱼灯主题展示馆,在保留传统鱼灯精华的基础上,对鱼灯道具造型、服饰搭配等改良创新。2008年,青田鱼灯舞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从青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先后参加了国庆50周年天安门广场演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等开场演出。

   此外,青田县通过打造青田稻鱼区域公用品牌,先后注册“青田田鱼”“青田稻鱼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统一设计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标识,提升市场辨识度。持续开展承载稻鱼文化的标志性活动,常态举办开镰节、丰收节、尝新饭等节庆活动,青田“稻鱼之恋”文化节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

   在挖掘农遗记忆的同时,青田县也不忘讲好农耕故事。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以最新科技、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全面展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和文化精髓。同时,博物馆联合中科院编纂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读本和《小田鱼的好朋友》儿童绘本,把稻鱼共生知识纳入青田县志,打造稻鱼共生文化传承的各个层级阵地,让农耕文明代代相传。

   “在青田,稻鱼共生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农业种植养殖技术,而且是深深融入青田地方文化和百姓的乡土情怀。”县委书记林霞说,“我们在稻鱼共生系统的精彩实践中争当农耕文明传承的引领者,践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青田模式。”

   一片稻田,一条田鱼,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青田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有33万华侨遍布全球128个国家和地区。田鱼干,漂洋过海,承载着海外游子的念想,唤起弥久醇香的乡情。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通讯员 叶凯昱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施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7:0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21 17:20 编辑

链接阅读:
兴宁市径南镇双梧村:“稻鱼共生”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径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根本。今年1月以来,兴宁市径南镇双梧村在省驻径南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引进农业公司流转撂荒土地,打造“金盾田园综合体示范基地”,以“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为目标,开展“稻+鱼”模式的“稻鱼共生”项目。这是双梧村探索绿色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一条新路径。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时间进入7月份,随着龙舟水和台风雨的过去,年初用于开展“稻鱼共生”项目的农田,已是“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


   据了解,双梧村位于径南高速路出口,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但却是径南镇各村居中仅有的几个没有发展茶产业的村之一,产业基础较为薄弱。驻镇工作队通过走访调研了解情况之后,选中山区地形好、水资源丰富的双梧双口自然村,支持村委引进梅州市宸辰农业有限公司将其撂荒地流转过来进行复耕复种,开展“稻鱼共养”项目,该项目通过种稻、养鱼有机结合,以“稻+鱼”的高效综合种养管理和绿色生产技术,生产绿色有机丝苗米和稻花鱼。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梅州市宸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幸浩表示,“我们流转了160亩的土地种植丝苗米,改造了其中一处稻田共700米长的水渠来投放稻花鱼。马上7月中旬就可以开始收割第一批稻谷,稻花鱼也已经有4000条左右,到年底就可以全部收成了,预计仅稻花鱼就能有5万的收入。”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小小的稻花鱼,使得产业发展的思路开阔了起来。驻镇工作队多次联系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请教“稻鱼共生”项目及其衍生项目等问题,并与幸浩仔细探讨。工作队还积极向派出单位汇报,支持双梧村打造田园综合体,引进“稻+虾”“稻+鸭”等更多“稻+”种养技术。7月13日,省戒毒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陈伟文等调研组在径南镇调研期间,专程到该项目基地进行指导,与村“两委”、项目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鼓励双梧村积极探索撂荒土地流转方法,引进在外乡贤回报家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求驻镇帮扶工作队要加强产业帮扶,依据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以农旅结合的方式促进产业发展。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稻鱼共生’只是一个开端,目前起了一个好头,后续还会引进更多现代农业技术,把我们这个田园综合体搞得更好,真正能吸引游客来参观游玩,带双梧村民一起致富!”幸浩说,试验田的效果良好,下一步准备加大投入力度,建造粮食加工厂,增加“稻鱼共生”项目规模,争取带动当地农户共同开展该项目,助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陈泽铭


   【通讯员】王智键


   【作者】 陈泽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7:0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21 17:42 编辑

链接阅读:
瓦马:“稻花鱼”下田“游”出致富路

保山新闻网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本网讯 “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时下,水稻生长进入分蘖期,正是稻田养鱼投放鱼苗的好时机。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鱼跃人欢的繁忙景象正在瓦马乡安邦村的稻田里上演。稻田里,夏日的阳光下青青稻苗迎风摆动,在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农户将一尾尾“主角”送进稻田。随着水桶的慢慢倾斜,“禾中精灵”纷纷蹦进绿油油的稻田里,欢脱着四散开,“咻”地一下便消失于水中,穿梭在错落有致的秧苗中,寻找着稻田里的美味。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据了解,安邦村今年共种植153亩水稻,隆阳区农业农村局为当地农户免费发放价值4万元的鱼苗,主要品种为鲤鱼和鲫鱼。现在田里的水稻苗长势良好,投放鱼苗的成活率也较高。通过“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的生态互利模式,稻田能够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天然饵料,而鱼类以稻田里的虫子和杂草为食,既能减轻虫害和草害,产出的鱼粪又可作为田间肥料。此外,鱼类游动会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增加水中的氧气,更于水稻生长。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每亩稻田下40斤鱼苗,到10月时可以收获70斤稻花鱼,每斤鱼可卖30元左右,能为农户增收2100元,加上每亩田能产300斤米,按4元/斤的话就有1200元收入,一亩田加起来就有3400元的收入。”隆阳区昌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晓垒介绍道。

   等到金秋时节,稻谷丰收,鱼儿也可捕捞上市。到时候游客不仅可以在农家乐品尝新鲜美味的稻花鱼,还可以进入稻田体验摸鱼的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7:2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21 17:24 编辑

链接阅读:
珍珠串起“美丽经济”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珍珠串起“美丽经济”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珍珠串起“美丽经济”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珍珠串起“美丽经济”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珍珠串起“美丽经济”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珍珠串起“美丽经济”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珍珠串起“美丽经济”
中国东部浙江的稻鱼共养系统
珍珠串起“美丽经济”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积极推进淡水珍珠养殖转型升级,通过珠蚌繁育、人工植珠、鱼蚌混养等养殖技术,完善现代化特色良种繁育体系,逐渐发展为集珍珠养殖、加工、销售、科研、文旅为一体的珍珠产业链。谢尚国摄(人民图片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