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上海环境与能源交易所周六的统计数据,自一年前推出以来,中国全国碳市场的总交易量达到了 1.94 亿吨。
* 专家指出,该市场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预计将包括更多来自排放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并且随着企业提高绿色意识,交易将越来越活跃。
* 第一年市场包括2,162家发电企业,涵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市场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结束了第一个合规期,合规率达到 99.5%。
上海,7月16日(新华社)——根据上海环境与能源交易所(SEEE)周六的统计数据,自一年前推出以来,中国全国碳市场的总交易量达到1.94亿吨。
专家指出,该市场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预计将包括更多来自排放密集型行业的企业,随着企业绿色意识的提高,交易将日益活跃。
2021年7月16日,与会人员在华东上海出席中国全国碳市场网上交易启动仪式暨中国碳市场论坛。
全国碳市场于 2021 年 7 月 16 日启动,作为中国减少碳足迹和实现排放目标的一项重要计划——其目标是在 2030 年之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在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碳交易是买卖排放二氧化碳或其他温室气体许可证的过程,仅限于拥有此类权利的指定排放者。
上周六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过去一年,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交易价格小幅上涨。碳价首个交易日开盘报每吨48元(7.1美元),近期在每吨60元左右。
第一年市场包括2,162家发电企业,涵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市场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结束了第一个合规期,合规率达到 99.5%。
2021 年 7 月 16 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位于中国东部上海的上海环境与能源交易所的景象。
根据生态环境部总体规划,2021年至2025年,全国碳市场将覆盖发电、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化工、造纸、航空等行业,共有大型排放密集型企业约8500家。
SEEE会长赖晓明表示,市场也有望多层次化,市场体系完善,定价机制将更加科学合理。
提高绿色意识
“全国碳市场的最大影响在于提高高排放企业及其管理者的碳中和意识,”中碳创新投资副总经理孟炳展说。
全国碳市场推动了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交易的增加,企业通过植树造林或采用清洁能源技术等方式自愿减排。
2022年3月18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中国北方河北省雄安新区的碳排放监管平台。
(新华社/朱旭东)
SEEE数据显示,2021年CCER累计交易量约1.7亿吨,同比增长约1.7倍。
“碳市场设定的价格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排放成本,应该考虑在内,”孟说,并补充说,一些公司甚至将减少的排放视为利润。
钢铁行业在线商业信息平台 Steelhome 总经理吴文章表示,中国的碳目标意味着行业的重新洗牌。“未来,能够实现超低排放、环保生产的钢铁企业,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
2022年2月8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位于中国东部上海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宝山基地智能车间的视图。
(新华社/方哲)
全球最大的钢铁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正在其绿色低碳项目之一中探索使用氢气为其冶金过程提供动力。
该项目已完成前两个实验阶段。第三阶段实验将标志着开始实现计划的碳排放量减少 30% 以上的能力。
建筑行业碳相关服务商Xoeytech CEO沉义柱表示,虽然该行业尚未纳入全国碳市场,但房地产行业和行业供应链的龙头企业正在不断增加。过去一年对低碳解决方案的需求。
根据企业信息提供商天眼查的数据,中国有9800多家企业提供碳相关服务,其中1800多家是去年成立的。今年迄今已设立此类企业800多家,同比增长19.4%。
(视频记者:徐晓青、陈云夫、王茉玲、杨凯、王景远;视频编辑:王厚渊、穆旭尧、刘晓睿、刘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