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5 08:30 编辑
阡陌纵横有“井”字形路网和灌溉系统
是良渚王国的“国营农场”?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块古稻田的更多细节被发现,面貌更加清晰。
史前一批又一批先民们在这片古稻田上努力耕作,不断提高着经验和技术。
在浙江余姚施岙这块古稻田上,史前3个时期还出现不同程度的田埂:第1期(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发现了1条田埂,第2期(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发现了12条田埂,第3期(良渚文化)稻田则明确发现了22条田埂。纵横交错的凸起田埂组成了宽大的路网,田埂不能相连的部分区域组成了灌溉系统。
2020年12月12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在余姚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证会。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林留根所长表示,看到了施岙遗址古稻田发掘现场非常震撼,刷新了大家对史前稻作农业的认知,这是浙江考古所在长期积累过程中取得的巨大学术成果。“没有想到崧泽时期乃至河姆渡时期就有大面积的古稻田。稻田系统由“井”字形路网和灌溉系统组成,一方面体现的是技术管理,另一方面体现的是行政管理。”
良渚文化稻田边缘与古河道堆积中出土的石斧、石刀
出土较多陶片、石器
还有一条残长5.6米的独木舟
要耕作这块史前稻田,使用了怎样的生产工具?可以想象到的是石器。据王永磊介绍,在施岙古稻田考古发掘现场,在河姆渡文化早期的稻田边缘发现少量夹炭黑陶片,可辨有陶釜的口沿。在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边缘和古河道堆积中出土了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鼎、豆、澄滤器、罐等。在良渚文化时期,则在稻田边缘和古河道堆积中发现较多陶片、石器等,陶器有鼎、罐、盆等,鱼鳍形鼎足、红陶罐数量较多;石器有石刀、斧、锛、砺石等。12号路东端出土一条用作田埂中垫木的残独木舟,船头、船尾均残缺,残长5.6米、最宽0.8米,厚3厘米左右。
谈起这块起始年代可追溯到距今6700年以前的古稻田发现的重大意义,王永磊说,“首先它表明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时期到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是养活众多人口的主要食物增长点,这为全面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高度发达的湿地稻作农业经济和生产技术,催生和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并对这一地区独特的观念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良渚文化田埂下的废弃独木舟
古稻田所在地将建遗址公园
目前正在规划中
一个谜底的揭开,总是连着另外一个谜题的展开。施岙遗址古稻田的范围如此大,种水稻的人什么样?又住在哪里?这里是不是“国营农场”?
“我们在稻田周围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现了5处史前人类村落遗址。当然可能还有别的村落遗址,我们还没发现。”王永磊猜测,6000多年前,极有可能是这些人在这片土地上勤劳耕作。“在河姆渡文化早期的施岙稻田,有可能就是田螺山遗址先民种植过的。不过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还有诸多未解之谜。”
目前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已经结束。王永磊和同事们将要集中对搜集到的这批考古资料进行整理。然后通过多学科合作,进一步深入研究。王永磊透露,目前施岙古稻田遗址计划建遗址公园正在规划中。
2021年施岙考古队员合影(合影前排右3为王永磊)
良渚能率先在中国大地上迈入国家文明的水平
跟支持它的农业发达分不开
3月28日,浙江余姚施岙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磊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的专访。
封面新闻:在施岙遗址的发掘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王文磊:首先就是,一开始发掘的时候,人手很紧张。其实整个考古界,普遍缺人手。一开始施岙考古发掘,只有我和一位同事两个人。后来我们找来一些大学实习生,还有地方文博机构,比如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几位一起,再加上我们单位的三个同事,组成了一个20多人的队伍,一起挖掘了一年半时间。第二个棘手的问题是,那个地方比较低洼,下雨很容易积水。在浙江这种平原地方做考古,经常会遇到的就是被水淹掉。被水淹掉,就会影响时间。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小的影响。因为一个考古项目,往往还是有个期限,不会无限期。去年余姚刮台风,我们考古工地上的整个水泵、电线都淹掉了,施岙村里到省道的乡村公路都淹掉了,我们当时停工了半个月。还有像夏天高温,在田野里,我们就只能搭遮阳网,或者是适当缩短工作时间。
封面新闻:从2020年9月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施岙遗址考古挖掘和研究有哪些进展和新发现?
王永磊:2021年,主要在古稻田西区进行了较大面积发掘,揭露出一片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与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确认1条良渚文化时期河道,清理一批河姆渡文化到明清时期灰坑。最重要的发现是,确定了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这个时期稻田已经有人工铺设的田埂;揭露的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结构已比较清晰,由河道、灌排水口、田埂、田块组成稻田系统;另外,良渚文化时期稻田,西侧靠山区域,确认1条南北向古河道,河道边缘发现1处木构排水设施。
封面新闻:大众关于农田考古这方面,了解相对较少。请您帮我们介绍一下呢?
王永磊:在我们国内,目前考古发掘最多的是聚落遗址,比如以前的村子,还有就是古墓,对于古稻田的考古比较少。中国农田考古的发端是1992年-1995年,日本考古学者和江苏的考古学者发现的苏州草鞋山遗址,首次发掘出了马家浜文化晚期,距今6000年前的稻田,后来零零星星也有一些稻田考古,还有比较重要的是大约2009年-2011年,我们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丁品老师在浙江余杭茅山遗址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稻田,这个稻田就是跟现在的施岙的稻田差不多,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施岙这次实际上发现了三个文化时期:河姆渡文化早期,河姆渡文化晚期一直到良渚文化时期。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的发现,这三个时期,这个系列是非常完整的,也是我们的一个突破,然后保存得十分完好,跨度时间很长,尤其是良渚时期跟我们现在的稻田已经比较像了。
封面新闻:古稻田跟墓葬群或者祭祀坑等遗址的发现不同在于,古稻田不是跟死亡或者祭祀打交道,而是跟日常生活相联系,跟人的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而且,考虑到稻、大米是中国长江流域居民的基本的、核心的食物。浙江余姚施岙古稻田遗址或许为我们了解长江流域先民的日常生活,更有帮助。
王永磊:的确如此。稻田考古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在于,以往我们研究农业发展水平,都是通过研究农业生产工具,或者研究村落里出的农作物,那样的材料非常地散,而稻田是研究农业发展非常直观、直接的材料。虽然稻田里几乎没有稻米的发掘,因为大部分保存下来的是水稻壳,还有水稻的稻粒跟下面连接的地方小穗轴,还有一些稻叶。这些东西在稻田里还是很多的,都是很好的研究材料。
封面新闻:你也参加过良渚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在你看来,施岙古稻田与良渚古城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王永磊:余姚施岙这个地方,虽然在良渚时期有发达的稻田,但它不是良渚文明的核心区。良渚古城在杭州,是当时良渚古国的首都,施岙在偏远的农村。当时良渚能发展成国家的文明水平,我想也是跟良渚古国内有很多类似施岙的稻田已经可以提供大量的剩余粮食来供给良渚古城的人有关。也就是说,当时的经济基础已经可以支撑较大一部分人不从事农业生产。
我之前也在良渚古城参加过考古发掘。我们在良渚宫殿区附近发现了大量的碳化稻谷,推测它是良渚的一个粮仓,可能藏有20万公斤的稻谷。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失了火,都烧掉了。当时良渚,粮仓储存的这么多粮食从何而来呢?良渚古城里面是没有稻田的,而且附近基本上稻田也不太多。当然再远一点会有稻田,像茅山到良渚古城大概直线距离十几公里。关于茅山遗址的稻田,原先我们一个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就说茅山稻田是良渚的“国营农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施岙在一个离良渚非常远的农村,而这个地方竟然已经发展出很高水平的稻田,也说明良渚时期这一地区的高度发达。也就是说,之所以良渚能够率先在中国大地上迈入国家文明的水平,跟支持它的农业发达分不开。
(本文图片均由施岙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王永磊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