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广东篇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3791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7-4 07:4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4 07:51 编辑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潮起大湾区 奋进新征程

来源:南方网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关注、关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几个月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2018年10月,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印发。

  2019年8月,《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出台。

  2020年10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印发。

  2020年10月,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

  去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两个方案落地。

  今年6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出台。

  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发布一系列利好政策,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大湾区建设寄望之重,期许之深。

  殷殷嘱托,南粤回响。广东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统领全省工作的“纲”,举全省之力推进建设。广东成立由省委书记李希担任组长的省推进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要点及系列专项配套政策文件,构建起推进大湾区建设的任务书、路线图,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有力有序推进大湾区各项目标任务顺利落实和开展。

  云山珠水,气象万千。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深化,人员往来愈加频繁,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化为现实,书写“一国两制”实践的崭新篇章。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20年,总书记又一次到广东视察,释放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强音——“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这是总书记的重托,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期盼。两年多来,广东省、深圳市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意见中提出的56项重点任务中,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11项已经完成,筹建海洋大学等45项取得重大进展,共有五方面47条经验在全国推广,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彰显。同时,广东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正转化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约12.6万亿元。

  “1小时生活圈”渐成现实

图为港珠澳大桥(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2018年10月,总书记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强调,对于港珠澳大桥这样的重大工程,既要高质量建设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又要用好管好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广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地往来更加快捷,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深港高铁、南沙大桥正式开通,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两大世界级跨海工程又在加速推进,大湾区时速最高的广州地铁18号线全线长轨贯通,穗莞深城际、珠机城际一期开通。截至2021年,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建设。

  在口岸建设方面,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创新实施“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大部分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基本实现排队不超过30分钟,通关效率全面提升。

  在机场和港口建设方面,加快建设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香港机场扩建等。大湾区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0万标箱,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加速形成。

  规则衔接有序推进

图为佛山市民自助办理湾区通办业务。(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2020年10月,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推动三地经济相联、市场相通、民心相向,既要夯实基础设施“硬联通”,也要畅通体制机制“软对接”。广东持续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着力推进三地“湾区通”工程。截至2021年末,港澳居民通过代理见证开立内地银行个人账户超18万户;制定23个领域共70项首批“湾区标准”;“跨境理财通”共发生业务5855笔,总金额4.86亿元。

  重大平台引领示范

图为横琴全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供图)

  短短十来年间,总书记先后4次来到横琴,对横琴的发展倾注了深情关怀和殷切期望。他强调,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横琴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加快推动粤澳合作向纵深迈进。创新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新体制,管委会、执委会和省派出机构揭牌运作,稳步构建“1+1+1+N”政策框架体系,累计注册澳资企业4800多家、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20家;“澳门新街坊”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将为澳门居民提供约4000套住房。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2018年10月,总书记在前海视察时指出,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前海合作区聚焦与香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统筹推进“物理扩区”和“政策扩区”,坚持1/3以上土地面向港企出让,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2021年前海合作区(扩区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5.7亿元、同比增长10.5%。

  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南沙方案》,为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勾勒新蓝图、赋予新使命、创造新机遇。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等地,一大批特色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如同一台台引擎,驱动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急速向前。

  创新协同优势凸显

图为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供图)

  2018年10月,总书记在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视察时指出,要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视察时指出,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嘱托在心,扬鞭奋蹄。格力电器一直坚持做“全球首创”的技术研发,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行业前列,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878.69亿元、同比增长11.69%。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增加自主创新产品,4年前打入国际市场的业务如今已占企业营收七成以上。

  格力电器、明珞装备自主创新的背后,是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

  做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逐渐形成……2021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占GDP3.14%,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万家;布局建设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拥有10家广东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深圳—香港—广州科学技术集群创新指数连续两年全球第二。

  港澳青年湾区逐梦

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供图)

  2020年10月,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大湾区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更是港澳青年追逐梦想的好地方。广东多措并举吸引港澳青年来粤创业就业工作,已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已累计孵化港澳创业团队2300多个;持续拓展职业资格认可、标准衔接范围,在医师、教师、导游等8个领域,以单边认可带动双向互认,3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

  携手共建人文湾区

  2018年10月,总书记在视察永庆坊时指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以“绣花”功夫推动老旧小区的微改造,让老城焕发新活力。截至2021年底,广州已完成787个小区微改造项目,“十四五”期间将改造295个小区。

  广东积极探索拓展对外交流新平台、新渠道,提升大湾区文化软实力。全省各艺术门类创作活跃、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国家级和国际性奖项近420项次。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央枢纽鸟瞰图。(图片来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官网)

  2018年10月,总书记勉励暨南大学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暨南大学以侨为特色,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目前在全球有138个校友组织、40多万名校友,遍布世界五大洲,他们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高水平使者。

  如今,广东已有43所高校具备招收港澳本科生资格,16所高校具备招收港澳研究生资格,就读的港澳学生超过1万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批建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正式成立,临床医学首届本科新生入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成为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澳门大学在横琴合作区构建微电子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大湾区内地9市有20所新高校筹建或开始动工,其中有8所是与港澳高校合作办学,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正提速。

  站上新起点,携手开新局。广东必将以更澎湃的激情、更务实的作风、更雄劲的步伐,在大湾区书写大未来。

  总策划 侯小军

  总监制 张纯青

  统 筹 李琳 何静文

  策 划 朱景 李美仪

  采 写 覃玲

  脚 本 苏若倩

  剪 辑 李江锐 张琦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7-4 10:44: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4 10:47 编辑

粤港澳大湾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渐形成
世界级创新平台加快打造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 彭琳 许宁宁 姚翀 郜小平

   2021年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穗开幕。图为会场展示的国产5G+超高清大型转播车。资料图片


  深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的机器人“机械臂”正在作业。6月10日,比亚迪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首个市值破万亿元的中国汽车公司。今年前5月,广东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以汽车产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成为稳经济的坚实力量。

  香港,“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日前正式启动,汇集28所研发实验室、7家本地院校以及30多家来自全球11个经济体的机构。香港科创生态发展持续向好,截至2021年,香港初创公司增至4000家,风险投资基金投资超400亿港元。

  ……

  在世界夜景卫星图上,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把港澳现代金融、专业服务等优势与广东制造业、庞大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湾区产业竞争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世界级创新平台加快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正逐渐形成。

  ●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许宁宁 姚翀 郜小平

  “六大工程”夯实基础▶▶

  战略性产业集群稳步建设

  广州黄埔永和翟洞开发区,TCL华星G8.6代氧化物半导体显示面板生产线正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2022年四季度实现投产,有望成为全球首条面向MicroLED的氧化物面板生产线。

  “在未来超高清显示技术上实现领先地位,中国要有自己的创新技术路线。”TCL创始人李东生说。

  发展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是广东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高起点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

  2019年11月22日,全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部署制造业“六大工程”。次年,广东印发有关文件,提出高起点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截至2021年,20个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全省GDP近四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7个产业集群产值超万亿元。

  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立足于“稳”,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2021年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3262.03亿元,占GDP比重34.8%。其中,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5个产业集群占比44%。

  借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政策优势,澳邦等老牌的澳门药厂走出澳门,一面开拓海外市场,一面抢抓内地机遇。今年5月,澳门澳邦药厂有限公司研制的纳米制剂产品正式投产。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1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5807.94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高于全省GDP增速8.6个百分点。

  其中,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前沿新材料2个产业集群增长势头迅猛,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2.7%、35.7%。

  得益于战略性产业集群的稳步发展,广东加快培育形成“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铸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截至2021年,广东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达1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万家,省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9家、单项冠军企业85家。

  “接下来,我们要培育更多具有硬核实力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说。

  “强芯”“稳链”增强韧性▶▶

  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着力构建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以“链长+链主制”深入推进稳链补链强链控链——这是省党代会对广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最新要求。

  近年来,广东大力实施“强芯”工程,从根本上提升广东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2021年,广东推动成立投资规模均超百亿元的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三大产业集团,设立总规模超千亿元的6只投资基金,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聚区,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今年6月30日,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粤芯半导体”)完成45亿元最新一轮融资。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进入全面量产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粤芯半导体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陈卫说:“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新一期项目建设,未来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冲击。广东大力推进“强链”工程,工业体现出强劲韧性。

  2021年,广东出台“链长制”,省长任“总链长”,省领导定向联系负责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立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机制,省市集群专班工作机制常态化有效运转。

  一批“链主”企业带动发展:粤芯半导体二期、华星光电T9等“链主”企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等编制石化下游产业链延伸规划。

  一批创新力量逐渐壮大:广东“智”造科技抗疫,金域医学“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火速建成,完成全球最大通量的核酸检测;广州万孚、深圳华大因源等5家企业获得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注册证。

  一批重点产业起势成群:宁德时代选址肇庆建设华南地区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基地,以比亚迪、小鹏汽车、广汽为代表的广东车企加快抢占造车“新版图”。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强芯”工程夯实集成电路产业的“四梁八柱”,“稳链”扎实推进突破工业软件瓶颈,广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冲击能力进一步增强。

  数字化转型抢占机遇▶▶

  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之际,广东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在重构产业链价值链上发力突围,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智造蝶变,广东深挖产业质量变革的动力源。

  今年4月,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宣布第8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其中,广东企业美的集团新增2家工厂入选。“灯塔工厂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产品品质和工厂效率的双提升。”美的集团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付旭说。

  数字变革正在全省各地上演,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截至2021年,广东建设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累计带动6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成为拥有2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唯一省份。

  算力为先,广东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制高点。

  今年5月,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韶关举行。会上,华为、中能建、腾讯等3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额约1200亿元。未来,广东将全力打造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预计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服务器规模将达500万台。

  谋未来,抢先机。2021年,广东“十四五”规划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相继发布。政策提出,加快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4K/8K、5G/6G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谋划培育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等若干未来产业。

  创新驱动,广东加快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日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取得新进展:由该部研制的中子费米斩波器样机在东莞散裂中子源成功完成束流斩波测试,标志着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的中子费米斩波器样机取得成功。

  近年来,广东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挂牌运作,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累计申请量、商标有效注册量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当前,全省正瞄准战略需求强力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掌握更多“杀手锏”技术,储备若干前沿技术。

  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大湾区加快打造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加速迈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

  数读

  工业“压舱石”作用明显

  ●2017年至2021年,广东规上工业总产值从超13.5万亿元提升至近17万亿元。

  ●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015年以来首次高于GDP增速(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5%,2016年以来首次实现2位数增长。

  企业培育梯度不断壮大

  ●2017年至2021年,广东市场主体数量从超1000万户提升至超1500万户,稳居全国第一。

  ●2017年至2021年,广东世界500强企业从11家提升至17家。

  ●2017年至2021年,广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3万家提升至6万家。

  战略性产业集群表现亮眼

  ●2021年,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3262.03亿元,占GDP比重34.8%。

  ●2021年,广东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5807.94亿元,同比增长16.6%,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7年至2021年,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由3.13万亿元提升至4.56万亿元,规模连续31年居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七个支柱产业集群产值迈过万亿元大关。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2017年至2021年,广东带动“上云用云”的企业数量从6万家提升至60万家,累计推动超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截至2021年,广东累计建成5G基站17万座,5G基站数和用户数均居全国第一。

  (数据来源: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