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终将退散,信心未曾远离——外商对华投资观察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88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5-8 11:33: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5-9 08:02 编辑

疫情终将退散,信心未曾远离——外商对华投资观察

疫情终将退散,信心未曾远离——外商对华投资观察

海报设计:姜子涵

  新华社杭州5月7日电 题:疫情终将退散,信心未曾远离——外商对华投资观察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顾小立、殷晓圣、周蕊

   外资,是观察一国经济发展活力的窗口。今年一季度,中国吸收外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也给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造成困扰和冲击。

  疫情下,外商对华投资意向如何?信心是否受到影响?投资背后的考量有哪些?记者进行了调研。




  疫情困扰,压力不改投资信心
  工作人员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内作业(2020年1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机器手焊接,火光四射;零部件组装,高效有序……春末的上海临港,被按下“暂停键”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逐步恢复生产活力。
  看着一台台整车重新下线,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如释重负——在多个政府部门帮助下,3月底开始停产的特斯拉,如今已“重启”10多天,100多家零部件生产商正协同复产。
  这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制造内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采访对象供图)
  眼下,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不断有各类企业加入复工复产“大军”。但3月以来,疫情多点频发,一度让部分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
  停工停产,原材料供应不畅,订单和产能减少,投资扩产按下“暂停键”……疫情对每个企业而言都是一场严峻考验。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优曲克科技(宁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音视频连接器。公司总经理董澜巨告诉记者,3月以来,在疫情、国际形势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国内外供应商原材料无法如期到货,生产受到影响,给公司带来客户满意度下降、客户流失等潜在风险。
  “疫情冲击下,我们的物流运输一度出现严重梗阻,尽管没有全部停工停产,部分流水线还是被迫停线。”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封静说。
  然而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摆脱疫情影响,加入复工复产“白名单”。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规上企业复工复产数量占比已过半。
  采访中,不少外资企业反映,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不仅紧急批复送货车辆通行,还给供应链所在市政府发送保供函,努力畅通运输、保障供应,并且协调医院上门为员工做核酸检测,确保生产安全、员工安心。
  对专注汽配行业的德国斯泰必鲁斯(浙江)有限公司工厂长马云杰而言,越来越多下游客户复工复产,让他看到希望。“虽然疫情让公司短期内损失了一些产值,但我们相信疫情影响是暂时的。”马云杰说,目前工厂整体产能利用率在85%左右,预计再过3周左右,企业订单会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状况。
  选择深耕,坚守背后多重考量
  这是位于浙江平湖的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外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供图)
  疫情对部分在华外资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冲击,但多数企业仍坚持选择深耕。引力从何而来?
  “供应链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替代的。中国市场具有全球最完备的供应链,也有全球最顶尖的专业服务和高素质人才,为我们进一步服务好客户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吕茨施勒纺织机械(嘉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平说。
  这家来自德国的百年家族企业,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关注的市场之一。在中国已投资数亿元、拥有两个工厂的特吕茨施勒,正计划投资嘉兴工厂的二期工程。
  近年来,受疫情冲击、地缘政治等影响,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多元化布局,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
  “中国经济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外资企业在华供应链调整在所难免,但这并不会改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疫情冲击下,这一地位重要性更加凸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说。
  疫情反复和国际局势的变数,让市场的稀缺资源属性更加凸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我们公司在全球最大的单体市场。”斯泰必鲁斯中国区CEO田学峰说,公司总部制定了“亚洲重心”的2030年战略,目标是未来亚洲市场业务占到全球业务的30%。“当然,中国市场是‘大头’,未来七八年里,中国区业务还要再翻一番。”
  参会者在第四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大华银行展台交流(2021年1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亮 摄
  市场引力不仅来自规模,更有需求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疫情短期内会影响消费,却不会改变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花王集团亚洲区总裁西口徹说,瞄准中国消费者需求,花王将不断研发推出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对美国公司霍尼韦尔来说,这个机遇则来自低碳和数字经济。今年2月底,霍尼韦尔与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将在广东茂名建设年产量达100万吨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以技术创新推动航空业碳减排。“低碳和数字经济给我们带来广阔发展前景,公司在华发展步伐也在加快。”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余锋说。
  加码布局,长期看好中国经济
  在位于浙江平湖的德资企业斯泰必鲁斯(浙江)有限公司工厂内,工人在生产汽车配件(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殷晓圣 摄
  疫情下,尽管有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却也不乏一批外资企业“逆流而上”、加码投资的消息——
  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成为在此落地的首家外资银行;
  4月28日,德国企业默克宣布将投资约1亿欧元,加速在无锡进行生物制药一次性技术产品制造;
  宝马位于沈阳大东区的工厂正在全面扩建,一座位于铁西区的全新工厂也在建设之中,计划今年开业……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全球投行正在上海推进雄心勃勃的业务扩张计划,其策略不会因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而改变。
  投资讲究的是长期回报。投资者用脚和货币投票的行为,最能反映出其对一国经济的信心。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尽管受到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这一增速仍好于市场普遍预期。
  “短期内,疫情影响和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仍将延续,但我们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渣打银行(中国)总裁、行长兼副董事长张晓蕾说。
  这样的信心,不仅来自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好,还来自更好的服务保障、更大的开放力度、更优的营商环境。
  在帮助外资企业做好纾困解难的基础上,商务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发挥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积极协调解决外资企业遇到的具体困难问题,特别是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人员入境等问题。
  疫情下,为确保招商引资“不断链”,各地纷纷出招:在江苏,昆山3月初的一场“云签约”活动,让总投资超20亿美元的10个新经济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在广东,近日举办的“跨国企业看横琴”线上招商会活动吸引逾30家跨国公司参与;在浙江,已落地温州的美国强生“眼视科创新链”项目正吸引相关眼科产业加快落户……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持续向好,综合引资优势仍然突出,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将为各国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疫情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初衷和方向。虽然当前我们的新增和扩建计划略有延迟,但疫情一旦过去,我们就会加快推进。”默克中国总裁兼电子科技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安高博说。
  华晨宝马沈阳铁西新工厂项目在加紧建设(2021年12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