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1-23 12:07 编辑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云南石屏:做好“小豆腐”的“大文章”
1月13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一家豆腐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制作豆腐。近年来,石屏县通过加快豆腐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豆制品产业集群等,进一步擦亮“石屏豆腐”名片。目前全县豆腐产业可年产豆腐及系列产品32万吨,实现产值40.5亿元,实现经济收益的同时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中老铁路上的“红桥诊疗师”
1月18日,施鹏彬在检查桥墩上防护栏的稳固情况。今年28岁的施鹏彬是昆明铁路局普洱基础设施段工务维修技术中心的一名桥隧工,日常工作是对中老铁路控制性工程元江双线特大桥进行检修。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2022年春运启动
1月17日清晨,一列动车组列车驶过北京永定门城楼。当日,2022年春运启动。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0年3月16日,王收秋准备出发送邮件;右图为2022年1月7日,王沄天在整理报刊。1985年,王收秋成为太原市邮政局南寒邮政分局大虎沟投递组的乡邮员。2020年,因为身体原因,王收秋告别乡邮路转岗内勤,儿子王沄天成为大虎沟邮政收投点的一名投递员。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西安:封控区的休闲时光
1月14日,西安市一小区居民在楼顶上跳绳锻炼(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深夜“探伤”备战春运
柳州工务段的一名女子探伤班组员用检查锤敲打钢轨借助声音判断铁轨有无伤损(1月14日摄)。春运在即,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工务段的探伤女工们,利用每天晚上的“天窗”时机,连续作战,“听、看、量、断”探伤铁轨。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跨海大桥的“守桥人”
1月20日,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供电段平潭供电工区工长胡朋(上)在检查铁路接触网供电设备。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西安首批低风险区域高校学生离校返乡
1月16日,在西安北客站,进站口的栏杆上留下了离校返乡西安高校学生的暖心留言。近日,西安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好转,多个区县降为低风险等级,按照陕西省、西安市相关政策,低风险区县的学校可安排放寒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昆明:新生虎仔迎新春
1月20日,两只小老虎在晒太阳。虎年春节临近,云南野生动物园去年出生的7只小老虎将陆续与游客见面。
新华社发(梁志强 摄)
北京降雪 1月20日拍摄的雪中的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民间文艺表演迎新春
1月14日,江西省新余市观巢镇舞龙队进行演出排练(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赵春亮摄)
温暖的诞生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荣恒煤矿,工人们将煤块加工成煤粉(2021年12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武夷山国家公园里的“巡山人”
1月19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护林员在巡山途中饮用溪水。
新华社发(周义 摄)
天津启动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1月20日,在天津市河东区冠云小学核酸检测点,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医务人员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当日是大寒节气,天津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摄氏度。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2022年春运启动
1月17日,旅客在西宁站候车。当日,2022年春运启动。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