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故事·初心】云岭“慢火车”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314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12-31 13:0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2-31 13:09 编辑

【云南故事·初心】云岭“慢火车”

航拍视角下的“慢火车”(资料图片)。新华网发(陈畅 摄)

  在高铁时代,我国偏远山区仍开行着一些公益性“慢火车”,昆明至元谋西的7466/5次列车,就是其中一对。


  半个世纪以来,这趟开行于成昆线上的“绿皮车”,穿山越岭,风雨兼程,往来穿梭于大山间一个又一个偏僻的村寨。它速度很慢,但逢站必停、票价低廉;它耗时很长,但却是沿线众多群众长期以来重要的出行方式;它从历史中走来,满载温情的故事,也在时代的发展中,迎接着新的变化。



昆明至元谋西的7466/5次列车(摄于12月16日)。(新华网 李浩 摄)


 “慢火车”很慢,但很实惠

  

      在12306网站中输入“昆明—元谋西”,一共有4趟火车可供选择,其中3趟“复兴号”的运行时间都在1小时30分左右,剩下的7466次列车,运行时间则长达5小时14分,比“复兴号”跑3趟的时间还要久,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慢火车”了!


  早上6点54分,7466次列车准点从昆明站发车。天色渐明,禄丰南、广通北两个现代化的车站一过,沿途停靠的,是一个个充满“年代感”的乡间小站,站多且密,列车一路走走停停,驶抵元谋西站的时候,已是中午12点08分。


  “很多人都说,我们这趟车之所以慢,主要是因为停靠的站太多。”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客运段列车长杨兆祥介绍,7466次列车单程运行245公里,沿途一共停靠13个站点,其中龙塘坝、甸心、黑井、龙骨甸、阿南庄、小村、羊臼河、小月旧、尹地等9个站,均是地处偏僻的小站,为了方便沿线群众,“慢火车”站站停靠。


  逢站必停之外,“慢火车”的另一大属性,就是实惠。杨兆祥介绍,7466次列车全程票价30.5元,相邻车站间最低票价仅需4元。


  经常乘坐7466次列车往返昆明和龙骨甸的普光贵算了一笔账,“慢火车”的票价是22块5,如果没有这趟车,他每次返乡只能先坐高铁到广通北站,再转农村客运班车,两项费用加起来,需要70多块钱。




列车长杨兆祥在帮乘客购买返程车票(摄于12月18日)。(新华网 李浩 摄)


  “慢火车”是“便民车”,更是“致富车”

  

       昆明至元谋西7466/5次列车的前身,是1970年开通运行的昆明至攀枝花6162/1次列车。2020年5月因乌东德水电站建设,铁路部门对列车运行区间进行了调整,但昆明至元谋西间运行路径、停靠站点保持不变。“前世今生”加起来,成昆线上的这趟“慢火车”,已经开行了51年。


  “慢火车”在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列车长杨兆祥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叫杨连珍的老人。“慢火车”途经的滇中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农产品丰富,20多年前,家住羊臼河的杨连珍,和很多村民一样,一根扁担、两个箩筐,挑上自家种植的番茄、蚕豆、辣椒等,赶“慢火车”到昆明去售卖。几年下来,生意越做越大,在昆明租了好些摊子,干起了蔬菜批发。“还是赚了不少钱的,前两年都在昆明买房了。”杨兆祥说。


  故事还没完,杨连珍的孙子杨涛,去年还考上了石家庄铁道大学,续写着一家人与“慢火车”的情缘。


杨连珍和孙子杨涛(资料图片)。新华网发(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供图)


  第二个故事,则是关于一场“小别离”的。2020年初,因为线路改造施工,“慢火车”暂时改道,不再停靠龙塘坝、甸心、黑井等几个小站,“沿线群众都很着急,担心以后就不往这边开了,我们铁路部门解释说明后,他们才放下心来。”杨兆祥回忆,当“慢火车”重新开回原有线路时,沿线群众十分开心,在黑井站,当地群众还写了封感谢信。


  信中这样写道:“这一停,停在了山区孩童漫漫求学路的第一站,我们梦想可期;这一停,停在了彝乡百姓出入往来的必经路上,我们联通世界;这一停,停在了脱贫致富攻坚克难的关口上,我们初心不忘,共筑未来。”




“慢火车”上的乘客(摄于12月16日)。(新华网 李浩 摄)


  坚守与破局,“慢火车”之变

  

      开行51年来,“慢火车”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12月底采访时,一进到车厢,出乎意料,竟然是空调车,和记忆中“冬冷夏热”的“绿皮车”不一样了。

  杨兆祥告诉我们,为了给沿线群众提供更好、更舒适的乘车环境,早在2019年,这趟“慢火车”就全面升级,换成空调列车了。


  车厢环境变化的同时,乘坐“慢火车”的人,也有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运蔬菜瓜果、农副产品的乘客少了,“2014年我刚值乘这趟车的时候,单羊臼河一个站,每趟就要上四五十筐番茄。”杨兆祥回忆,当时车厢内就像一个流动的菜市场,有时候车还没到站,生意就做成了。这样热闹的场景,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虽然列车上仍然设置有农产品摆放区,但极少有菜农光顾,偶尔有一两个,带出去卖的也都是自家种植的几小篓橄榄、冬枣等。


  面对这样的变化,杨兆祥一方面替村民们感到欣慰,“之前村里不通公路,他们只能通过这趟‘慢火车’把农产品运出去卖。现在公路通了,好多人家里也买了农用车,运送的量更大、时间更快,赚得自然也更多了。”但另一方面,杨兆祥也难免会怀念过去车厢内热热闹闹的场景,“现在甸心站、黑井站一过,车厢内基本就空了,特别是龙塘坝、小月旧、尹地这3个小站,一个月差不多就只有十几个人上下。”


杨兆祥在站台上对列车进行检查(摄于12月16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尽管热闹不再,但杨兆祥说,作为一名公益性“慢火车”上的工作人员,自己的职责就是服务好旅客、服务好沿线群众,“只要群众有需求,我们就会坚持开行,坚持停靠。”


  当然,新气象也在显现。杨兆祥留意到,近年来,时不时会有一些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搭乘“慢火车”,他们中有的是来沿线游玩的,有的是来拍铁路景观的,还有的是专门来体验这趟慢车的。


  甸心站所在的妥安乡,同样捕捉到了乡村旅游这一机遇。妥安乡党委宣传委员夏显登告诉我们,近年来妥安举全乡之力,打造了“龙川江第一湾”农旅融合项目,依托“慢火车”,未来有望与知名旅游景点黑井古镇联动发展,助推群众增收致富。“对我们妥安乡来说,7466次列车,过去是助力脱贫攻坚的公益慢车,现在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幸福列车。”(完)


出品人:王 江

监制:李 霞

统筹:罗春明

编导:念新洪

摄影:赵普凡、李浩

撰稿:念新洪

剪辑:李浩

外联:张晶晶

(部分视频素材由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鸣谢: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

中共禄丰市委宣传部

禄丰市妥安乡人民政府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华网云南频道

联合出品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