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网
延安,是国人心中的红色圣地,人们不远万里前去参观、追忆、缅怀。
被誉为“南方小延安”的广东梅州枫朗镇大埔角村,至今静处一隅,有待世人揭开神秘面纱。
大埔角村
这里,曾设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点燃革命火种,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大门
这里,红色记忆,峥嵘岁月,永不磨灭。
成立南委:特殊形势下的隐蔽行动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
1940年,国民党特务对南方局加紧监视、跟踪。为加强华南地区党组织建设及抗战统战工作,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提出,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作为南方局下属的两大派出机构之一。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于1940年10月成立,下辖“三省委(江西、粤北、粤南)、一工委(广西)、五特委(琼崖、潮梅、闽西、闽南、湘南)和“一边委”(闽粤赣)。
南委机关设在广东省大埔县境内,由方方任书记。
方方同志塑像
与闽西接壤的大埔县,山重水复、易守难攻,且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埔的党组织领导当地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南委机关的设立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出于安全的需要,南委在大埔境内多次迁移,最初是在西河,后经大麻、高陂等地,于1941年9月迁至大埔角新村仓下地下党员黄维礼的老屋。
南委建立了秘密电台,开设秘密交通线和设置“天成”商号交通站,参与享誉中外的“香港秘密大营救”,成功营救800多名在港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并且领导东江、琼崖等地抗日武装力量参与抗战斗争,为华南地区的统战工作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南委事件”:峥嵘岁月的血雨腥风
1941至1942年间,南委组织部部长郭潜被捕叛变,由此导致南委机关及所辖江西省委、粤北省委、广西省工委和主要交通站相继遭受严重破坏,南方中共党组织、宣传、统战、军事等各项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也给华南地区国共合作抗战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这是国民党继“皖南事变”之后在华南地区制造的又一起严重反共事件——“南委事件”。
1942年间,中共江西省委所属的44个县委、200多个区委都被破坏,2000多党员被捕,2000多农村党员被管训。
中统特务设计向上发展,企图通过江西破坏中共在南方的所有组织,直至渗入延安中央。
谢育才眼见南委危急,夫妇两人扔下十个月大的婴儿跳窗逃走。
5月26日,方方得到谢育才报来的情况,当即发报给郭潜,郭潜未及译电就被捕,当晚叛变,第二天带领特务抓捕粤北省委书记李大林等人。
方方立即电报重庆南方局。
周恩来见到电报,沉思片刻,立即布置给南委发报,要正在南委驻地曲江的廖承志即到重庆,或是住到母亲何香凝处。南委没能联系到廖承志,5月30日,廖承志被捕。
6月6日,南委副书记张文彬、宣传部长涂振农在大埔高陂被捕。
6月7日凌晨,位于大埔角的南委机关联络站“天成”商号遭到突袭洗劫。这里是老根据地,群众发现特务立即鸣锣报警,上千群众涌来包围特务。
6月8日,周恩来得知廖承志被捕,立即布置南委负责同志分散隐蔽,断绝公开关系。
客家小屋:红色记忆永不磨灭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是一间坐落在僻乡田野里的小屋,悠然、平静,唯有在缕缕阳光里,才能感受当年历史风烟的气息。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外景
小屋造型精致,为一正二间土木结构、占地面积224平方米。天井里一棵杨桃树高出屋顶,枝叶上挂满金色的阳光,跳跃着共产党人为理想而战斗的鲜活场景,有刀光剑影,有血雨腥风,更有革命胜利的燎亮歌声。
近年来,枫朗镇以“修旧如故、保持原貌”的原则,拓宽和改造“南委”旧址及其周边环境景观,增设了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陈列馆、红色宣誓广场、红色文化长廊等节点,打造集旅游、教育、发展农村经济于一体的红色基地,并于2019年获得“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陈列馆
红色宣誓广场
红色文化长廊
《广东印记》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和你一起走进 “南方小延安”,追忆烽火岁月,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