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越冬候鸟至 湖畔百媚生
侯鸟在双桂湖飞翔。新华网发(余先怀 摄)
新华网重庆12月7日电(陈雨)赏湖畔美景,观候鸟翩跹。初冬的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候鸟再次飞临。红嘴鸥、绿头鸭、赤麻鸭、鸳鸯……在这里,候鸟们如精灵般时而于空中翱翔、时而浮水面嬉戏,在山水田园间演绎生命的精彩。
据了解,近年来,双桂湖一直坚持近自然保护修复,开展了生态移民、环湖小微湿地、智慧湿地等18项生态工程,湖区水质长期稳定在Ⅲ类,生物多样性得到大幅提升,湖内高等维管植物增至623种,脊椎动物达到266种,其中鸟类有207种,生态效应日益突显,越来越多的候鸟也选择来这里过冬。
自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有观鸟记录以来,青头潜鸭已连续4年来双桂湖越冬。今年受北方寒潮影响,目前青头潜鸭、白眼潜鸭、绿头鸭、罗纹鸭、赤颈鸭等雁鸭类“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双桂湖,数量达1000余只。
为了更好地保护候鸟,湿地保护中心联合重庆市林科院等共同开发鸟类AI监测识别智能系统,该系统能充分运用AI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和边缘计算服务器的高性能算力,通过提取各种鸟类体貌特征,辅以数万张照片和影像素材对系统进行特征训练,随着大数据和AI赋能分布于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域的摄像头,实现对视频画面中的运动鸟类进行多目标捕捉和“鸟脸识别”分类,并在监测到珍稀鸟类时重点报告,让保护中心对园内有什么鸟、多少只、在哪儿停留心中有数。
“白鹭振翅喊,苍鹭聆听唤。鸳鸯成双戏冬水,闲庭信步好悠闲。”这就是属于双桂湖的独特美景。
黑翅长脚鹬在小微湿地觅食。新华网发(余先怀 摄) 夕照下,红嘴鸥拨动着湖水。新华网发(华文峰 摄) 野鸭与荇菜。新华网发(余先怀 摄) 成群的斑嘴鸭栖息于双桂湖。新华网发(余先怀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