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1-22 12:39 编辑
四代坚守 只为你嘴边那一抹甜
●糖葱薄饼制作工序
第1步 遵循古法,用杉木来熬制糖浆
第2步 “抓糖”
第3步 将熬好的糖浆倒入广口锅
第4步 不停旋转、翻糖待糖浆逐渐凝固
第5步 一来一回,“拉糖”像极了打太极
第6步 将糖葱挂在空调房里等待凝固
第7步 潮汕传统小吃糖葱薄饼成品
糖葱薄饼,是葱白般的糖块外面裹上一张薄饼的潮汕传统小吃,它吃起来松松脆脆,入口即化又不粘牙,搭配薄饼,其韧性衬托出糖葱的甜和脆。在揭阳,旧时糖葱是祭祀孔子的甜点之一,因文字上糖葱的“葱”谐音“聪”,寓意着聪慧,其管状也寓意着“通朗”明理之意。如今,糖葱薄饼更多的是承载着人们儿时的记忆,或是漂泊在外的潮汕人的思乡情怀。
作为许厝糖葱的第三代传人,许鸿彪与糖葱薄饼打了近70年的交道,日复一日地在滚锅中抓糖的他常戏称自己早炼就了“铁手铜指”。作为家中长子的许伯,从小耳濡目染,十几岁时便开始在糖炉边帮忙,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制作糖葱的技艺。在那个时候,糖葱只在秋冬两季才会制作,春夏两季气候潮湿、炎热,并不适合制作糖葱。
糖葱需要繁琐的工序和多人的合作才能完成,其中熬糖是最考究的。十斤白砂糖、少许醋、水倒入架在灶上的大锅中熬制,期间不断搅拌,不断沿着糖浆边缘刷水,待熬煮成糖浆便需过滤。细密的滤布把杂质和没有完全融化的砂糖过滤出来,过滤完的糖浆需要继续入锅升温、重复着搅拌……
制作一块合格的糖葱,温度是熬糖的关键。用手指判断糖浆的温度和火候可以说是一种把握温度的艺术,这门手艺叫“抓糖”。从160℃的滚烫糖浆中徒手抓出一点糖浆放进冷水中加速凝固,再放入口中判断糖浆是否停火起锅,经验老到的许伯一尝就知道是否要进入下一步。几十年过去了,许伯右手常常抓糖的手指已经被烫到发黑,他说:“我必须坚持继续做下去,因为顾客认准了这个口味。”许伯说完,便将熬好的糖浆倒入另一口广口锅中。盛有糖浆的广口锅需要放置在装了冷水的水缸上冷却,然后不停地旋转、翻糖,待糖浆冷却凝固成块后,熬糖这一环节,也就完成了。
将糖块取出,便可进行摔糖,这一步叫“甩白”。将糖条往钉在木板上的棍子上一挂,固定好一头便于借力。由于糖的韧性很大,拉长后两股糖条合在一起又往上挂,这样不断重复拉打,不断将空气包含在糖里面,不停地抽送、拉伸、再抽送、再拉伸……蜡黄色的糖块最终变成乳白色的中空长方形糖条。
许伯的两个儿子取下“甩白”好的糖条,放在炭火上回软,合力进入制作糖葱最重要的步骤——合孔。合孔的次数十分有讲究,一来一回,折叠必须是8次,多一次少一次都不行。折叠过程中,1、2、4、8、16、32、64、128、256个糖葱的葱孔呈倍数增加,听说这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规矩,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孔,糖葱吃起来才酥脆不发硬。
遵循古法的手工艺人是很“固执”的,小小的一块糖葱经过熬糖、成形、甩白、拉糖,一条条充气糖条被分切成小段挂在墙壁上等待着完全凝固,这期间的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必须一一遵循。
现在,许厝糖葱的薄饼基本都是许伯的小儿子许银川在制作,在父亲与哥哥熬糖的时候,他早已烙好了一簸箕薄饼。
2000年左右,许厝糖葱专门为制作糖葱设置了空调房,分切成小段的糖葱被直接挂在空调房等待凝固。这样顾客就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糖葱了。
当问起是否有意识地培养两个儿子继承这份“祖业”时,许伯说:“糖葱伴着他们一起长大,我怕他们生厌,所以我让孩子们自己决定是否做这一行。不过现在看来,他们还是喜欢的!现在两个儿子全身心投入跟我学习糖葱的制作技艺,到他们这一代人是许厝糖葱第四代传人了。”许伯不禁嘴角上扬,流露出小小的自豪。
(文/张冰纯 唐楚生 图/郑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