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客家围村:百年曾大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9-29 17: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9-30 23:12 编辑

香港客家围村:百年曾大屋

香港客家围村:百年曾大屋

香港客家围村:百年曾大屋
山厦围全景

  曾大屋,原名“山厦围”或“山下围”,是香港最大型的单姓客家围村 ,位于沙田博康邨旁边,邻近狮子山隧道,是区内保存得最好的围村之一。

   围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收容逃难人士,所以被尊称为“曾大屋”。

香港客家围村:百年曾大屋

  简介

  香港有好几座不同名称的围城,在九龙的林村刚好有座保存最完整、规模也最大的曾大屋。顾名思义,这座城寨式的村落,居住着同是曾姓的族人。这座围城并不是一座展览式的纪念馆,仍有住名居住其中。曾大屋呈长方形,共三进。

  屋与屋之间有信道及天井相连;围墙上有排列整齐之枪孔及瞭望孔,围的四角有更楼和炮楼,用以防御外敌入侵。北面的围墙有三个入口,门顶作圆拱形,正中的是正门,直接通往祠堂。祠堂位于最后一进排屋的中央,是举行祭典及仪式的地方。

  在大屋前面有一个庭院,从前村民便是在这里簸谷及风干农作物。曾大屋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传统式围村建筑,它位于新界沙田东部狮子山隧道公路旁,原名山下围。因全村居民都姓曾而得名曾大屋。始建于1848年,开村始祖曾贯万与其弟1830年到香港谋生。初期兄弟俩在筲箕湾开打石坊,20年后在沙田东部隔田村购买山地及田亩,兴建城堡式山下围大屋,占地有6500平方米。建筑方式以屋连屋,围成长方形的村寨,这是传统围村建造方法。大屋四角建有茶桶耳型雕堡,围墙抵御外敌入侵之用。


香港客家围村:百年曾大屋

  沙田


  香港客家人在200至300年前开始在沙田聚居。曾大屋约于130年前由一位石匠所建,这位曾姓石匠在西湾河经营石矿场,并在筲箕湾开设三利石厂,发了大财,决定以毕生积蓄兴建一条氏族围村供子孙安居。曾大屋围村采用了这位主人翁于东北五华老家的建筑风格,因此外观与新界其他围村迥然不同。曾大屋是五进式建筑,北面围墙有三个入口,正中是正门,直接通往祠堂。前庭有两口水井,曾几何时是围村的食水来源。大屋瓦顶的飞檐别具特色,雕塑有镇宅僻邪的作用。这条围村通称曾大屋,又名山下围。

香港客家围村:百年曾大屋

  围城

  香港有好几座不同名称的围城,在九龙的林村刚好有座保存最完整、规模也最大的曾大屋。顾名思义,这座城寨式的村落,居住着同是曾姓的族人。这座围城并不是一座展览式的纪念馆,仍有住名居住其中。

  目前围城内虽有人住,但户数不多,显得冷冷清清,他们也不排斥观光客的参观。

香港客家围村:百年曾大屋

  家族祠堂

  曾大屋内最特别的是家族祠堂,上头写着“曾氏家族议事厅”。传统的木梁土墙的屋中,墙上挂满了历代先人的遗照,从图像上来看,这个曾姓家还是个望族,戴有官帽、官带的人不少。

  围城中也有一口水井,显示围城建筑的特色,高大的围墙及了望台为的是御敌,城中的水井则是为了避免用水匮乏,遇敌围攻时用能自给自足。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9-29 17: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9-29 17:31 编辑

香港客家围村:百年曾大屋       

  起源

  曾大屋是曾氏家族的住宅,由曾贯万(又名曾三利)于1848年建造,历时二十年,至1867年才建成。曾氏建宅的起源有二:

  一、曾氏在西湾河经营石矿场,并在筲箕湾开设三利石厂,后来致富,便在沙田兴建围村供族人居住。

  二、曾贯万是五品官,相传有一班海盗劫渔船得咸鱼16瓮,登门求售,曾以每瓮800钱买下,后来他发觉咸鱼下面全是金银,而海盗又一去不回,遂用之兴建建宅。

  结构

  曾大屋呈长方形,总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采用了曾氏的五华老家的建筑风格——堡垒式的格局,围墙采用了花岗石、青砖和精选的木材,而四角均筑有镬耳型的三层高碉堡,碉堡上有枪孔和瞭望台,用以对付盗贼的侵袭。本来曾大屋外面有一条护城河围绕整座堡垒,以吊桥衔接,但现已遭填塞,吊桥亦拆去。

  村内的建筑主要分上、中、下三厅,厅与厅之间有天井分隔,这三个厅又称为三楝上下进与左右两横屋相连,形成棋盘状,围屋内有住房百多间。围村入口有三个大门,中门最大,门顶圆拱形,四周以麻石砌成,门顶石匾镌刻著“一贯世居”,门上有酸枝木和铁枝制成的门闩,并有一道铁门。正厅门前有“大夫第”木匾和“祥征万福”石匾。庭院内还有两口井。

  曾大屋的建筑充满官家气派,将防御和抗敌的因素集于一身,与新界的其他围村迥然不同。

  地理位置

  曾大屋

   曾大屋位于博康恏南端,毗邻狮子山隧道公路,是典型的围村之一,是曾氏家族的根据地,始建于一八四八年,历时二十年才完成。该建筑物以花岗石、青砖及实心木材造成,是沙田保存得最完整的围村。

  沙田是近15年来飞速发展起来的住宅区。原来的沙田不过是吐露港沿岸有几间小房子的小村子而已,战后由于大规模的围海造田,不久就形成了高层公寓林立的住宅小区。在新界,你可找到乡郊幽地、传统村落、配合四周环境的新市镇步行径和文化景点等极具特色的地方。沙田是新界的重要区域,以古色古香的庙宇、围村、大自然远足径和沙田马场闻名。

  沙田原称“沥源”。沥源即“清水之源”,因城门河而得名。明朝年间(公元1368至1644年),不少农民在此处傍水而居。全盛时期,有超过50条村落,其中以“沙田村”最广为人知。

  1898年新界被租借予英国,当时有一位英国官员到沥源巡视,当他询问该处的名称时,一位村民回答:“这里叫沙田。”自此以后,“沙田”一名便用作泛指整个沥源区。

  1970年,香港政府于新界大兴土木,建设卫星城市,以应付不断膨胀的人口。沙田是政府早期发展的新市镇,其所处位置,为填海土地。

  乘九广铁路过了九龙塘站,列车进入狮子山隧道,出了隧道,右手的山顶上有一大块石头,这块石头被称做望夫石。据说这块望夫石很像背着孩子等待出海未归的丈夫的女性形象,最初还看不出像人的形状,随着列车向右转变,却越来越看它像人的模样,很有意思。

  在左右大山中间的平地,能看到很多的公寓大楼,均有30~40层的高度。这公寓群密集的地区就是沙田。沙田站与特别大的购物中心新城市广场相连,其中日本的八百伴百货店也在内。因为这里只有此一家购物中心,所以周围小区的人们均来此购物,每当周末都是顾客盈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9-29 17: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9-29 17:56 编辑

香港客家围村:百年曾大屋       

  相关事件

  更楼加了三叉戟避煞

  围屋,以房屋排列成围墙,远看如同堡垒。其最大特色是中轴线不设通道,而兴建一组厅堂,两侧连接居住房屋,称为“横屋”。沙田曾大屋的格局属“三堂四横”,围屋四角设有高耸的镬耳形更楼,过去只有地位崇高的人才会采用这种设计,以示气派。

  曾大屋的开基祖是曾贯万,他来港初期从事打石工作,其后发达,但他如何致富却没人能给出一个答案。

  无论如何,他于1847年购入今日山下围的土地兴建曾大屋,历时20年才建成。1876年广东发生旱灾,他捐款赈灾,获清廷封赠“奉直大夫”(从五品),故其大屋又称“大夫第”,今天在中堂(正厅)门上可见挂有“大夫第”的木匾。

  曾氏家族议事厅

  中堂门上还有一副“祥征万福”石额,由大鹏协副将张玉堂于1865年所书。其时张玉堂驻守九龙城寨,是清政府在九龙的最高代表。曾贯万邀得这名“武功将军”题字,可知他的地位不同凡响。

  曾大屋虽然保留至今,但因日久失修,屋内加建情况严重,以致到处显得破破落落。很多曾姓村民已经搬离,把房间租给外姓人。有关单位本有计划把它列为法定古迹,但因业权分散,不少业主又移居外国,所以未能达成协议。若再拖延下去,难保建筑物会进一步受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9-29 17: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9-29 18:02 编辑

香港故事|曾大屋:百年村寨粤港缘

   登上两层楼高的碉楼,整个村落尽在眼底。

  左边是一尺厚、一人高的黝黑城墙,脚下是一米长、一尺宽的石块铺成的狭长石板路,石板路右侧则是绵延的屋顶,连片斑驳的瓦片中,杂草在风中摇曳。

  「这石板和瓦片,有170多年历史了。」村长曾宪荣说。


  位于香港新界沙田的曾大屋,是开村始祖曾贯万为曾氏族人所建的围村,始建于1847年,前后耗时20年建成,是目前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传统围村之一。客家村传承着中原文化,也记载了广东客家人南下打拼,为香港建设挥洒汗水的艰辛岁月。

  南 下打拼 「五华阿哥硬打硬」

  19世纪40年代,正值香港开埠初期,凿山开道,兴筑海堤,工程浩大。当时还没有钢筋水泥,基建需要大量石材,石匠是个抢手的行当。
位于粤东客家地区的广东省梅州五华县由于石资源丰富,当地不少人靠打石为生,工艺精湛,是著名的「石匠之乡」。时年16岁的五华客家仔曾贯万与兄弟结伴南下,到香港打石谋生。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文映说,在梅州客家圈子中有一个「五华人打得」的说法,说的正是五华人擅长打石。五华人肯吃苦,性格坚韧,素有「五华阿哥硬打硬」之美誉。

  赶上了香港大兴土木的黄金机遇,五华石匠成了香港打石业的主力军。曾氏兄弟对当时情景留下文字记载:「今日香港,西自荷里活道西头,经西营盘至石塘咀、蒲扶林等处,东自皇后大道东经跑马地、铜锣湾、大坑、北角、筲箕湾等地,皆为五华石匠来港打石之地。」

  见商机大好,曾贯万拿出全部打工积蓄,自办石厂,向政府承揽工程,同时兼营淡水生意,获利颇丰。香港不少保存至今的著名建筑包括香港终审法院大楼、中环石板街、薄扶林水塘等,都是当年他家供应的石材。


  发达之后的曾贯万决定建个围村供子孙安居。1867年,曾大屋建成。曾村长说,「建材用得最多的是花岗岩」,这在当时十分奢侈,普通村子多用青砖。他指着矗立大门两侧的石柱,高约五六米,「都是一整根石材打制」。

  曾 大屋正面入口共有三个大门,门框门柱均为石材,门上还有石匾。中门的石匾上,由曾贯万侄儿曾苏题写的「一贯世居」几个朱红大字十分醒目,寓意世代同堂,感怀祖德。

  自给自足 「这是一座活的村庄」

  站在碉楼上往下看,这是一座独立的长方形城堡式村寨,占地六千多平方米,采用三进式设计,上、中、下三厅各为一进,其间有天井分隔,左右横屋相连,布局对称,仿若棋盘。

  历史上为避战乱,从中原长途迁徙南下的客家人,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工艺,客家围村建筑类型多样。林文映说,香港现存上百座客家村落,像曾大屋这类长方形客家民居,「多见于粤东北地区,与福建的方形土楼一脉相承,但更突出防御自卫功能」。

  村子的四个角落都建有碉楼,一尺宽的石板路将彼此连成屋顶通道,「既可登高望远,又能巡逻观察」。曾村长说,当年城墙外,还有护城河环绕,以吊桥连接正门,现在已不复存在。记者注意到,城墙上开有排列整齐的枪孔和瞭望孔,而大门的墙根设有看家护院大黄狗自由进出的孔洞。

  从正门入屋,穿过天井来到写有「忠恕堂」三个鎏金大字的正厅。这里最惹眼的莫过于12幅木制屏风了,其上四六骈文以凸字木刻,红底辅以金箔,熠熠生辉。「这是在整块白玉兰木头上雕刻而成,没有拼接。」曾村长说。


  这是曾贯万71岁寿辰时由亲友赠予的贺礼,贺词由当时的翰林院戴洪慈撰文,书法家黄家端书写,无论文笔、书法还是雕工都极具艺术价值。曾村长告诉记者,2009年曾大屋被评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特区政府专门拨款重新修缮,仅这块屏风就耗资近百万。

  曾大屋集家宅、祠堂、城堡于一体,由同出一脉的宗族聚居,形成几代同堂的百人大家庭。村中设施齐全,当年挖的水井至今清波荡漾,俨然是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历经170多年的风风雨雨,曾大屋的基本格局及外貌得以保存,目前村里还有一百多位曾氏后人居住于此。「这是一座活的村庄。」曾村长说。

  北上寻根 「希望能请五华乡亲来看看」

  今年86岁的曾德防老爷子每天早上都要去村口的伯公神位拜一拜,风雨无阻。

  传承了中原的农耕文明,客家人向来敬畏土地,他们信奉土地神「伯公」,无论田头还是溪边,有客家人的地方,都会拜求伯公保佑五谷丰登。

  曾老爷子说,以前村子周围都是稻田,收获的季节,村民们就在门前的禾坪上晒稻谷。每年春秋两祭,客家人都要先拜伯公,再拜祠堂。

  村长打开铁制大门,带我们进入祠堂。即便时代变迁,看得出这里依然是客家人凝心聚力的重要场所。神龛里供着祖先的牌位,绿叶红烛鲜果一个也不少。屋梁上悬挂着一个高一米多的大花灯,上面挂着大小红灯笼,贴着福字,点缀着各色花朵,看上去喜气洋洋。

  曾老爷子记得,小时候每逢正月十五都有点灯仪式,要祭祖拜神,还有舞狮、点爆竹等活动,场面隆重热闹。

  如今仪式简化了,但点灯习俗得以保留。曾村长说,现在每逢元宵节,他们都会换上新的花灯,若族人在过去一年内添丁,就会把写有男孩名字的红绳挂上去,代表向列祖「报到」,「注册」成为家族一员。

  每年更换门联也是曾大屋新年一景。正门门联为「一道传郕国,贯通着孔门」,祠堂门口则题有「东鲁传经弟,南丰修史家」。有村民建议将门联干脆刻在门柱上,但曾村长认为,手写门联是为族人祈福的重要传统,他亲自书写坚持了十多年。今年牛年春节,村里第一次改由在书法比赛获奖的年轻人手写门联,「鼓励新一代传承好传统」。

  曾贯万后裔遍布世界,如今网络方便,宗亲们在社交媒体上建有群组不时联络。2014年,在曾氏宗亲会的张罗下,曾宪荣村长率领一支20多位族人组成的队伍前往粤东寻根,在五华县水寨镇找到了曾贯万的故居。

  「故居保存完好,至今仍有族人居住。」一同前往的曾老爷子说,见到了乡亲,「很亲近,很兴奋!」

  这是他们第一次回故乡。家乡的马路很宽,楼也新,「到处都在建设发展中」。在族人团聚的喜悦中,曾村长希望,今后能找机会,「请五华乡亲们来曾大屋看看」。

  (图文选自新華社等。)

  香港下午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