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老照片:晚清四川井盐生产现场,工头监视工人干活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388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7-10 17:4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7-10 17:49 编辑

珍贵老照片:晚清四川井盐生产现场,工头监视工人干活  

来源:小历史企鹅号

      四川自贡“因盐设市”,其下辖的自流井区千百年来更是因井盐而闻名天下。我们通过一组罕见的晚清老照片,来看看自流井这个地方生产井盐的繁盛场面。

    盐井与盐厂

      我们都知道四川有个自贡市。其实早在1939年之前,并没有“自贡”这个地名,只有“自流井”和“贡井”这两个分别隶属于富顺县和荣县的产盐小镇。1939年,四川从富顺划出自流井、从荣县划出贡井,将这两个紧密相连的产盐区组建为市,取名自贡。

      盐井与盐厂

      远古时期,四川被海洋覆盖,在干旱气候环境下,海水盐度很高。在岁月变迁中,这一带地壳抬高、海水沉积,地下储存了大量卤水,这就是井盐的来源。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由此炼制而成的盐叫井盐,生产井盐的竖井就叫盐井。

      盐井的井架

      四川的采卤制盐史,可追溯到东汉章帝时期,闻名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自流井所在的富顺县、贡井所在的荣县一带成为四川井盐业中心,其井盐遍销于川、滇、黔、湘、鄂诸省,供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食用。

8种开凿盐井的工具

      古代充满智慧的四川人民用竹子为原料制作“钻杆”,系上铁制圜刃,手持向下撞击,一点一点穿入土石之中,直到卤水涌出。井越来越深,后来就发明了天车,钻杆更长,利用绞车等工具来提升钻杆,可深达地下几百米甚至上千米。

工人开凿盐井

     晚清时期,开凿盐井工序分为:确定井位、开井口、下石圈、凿大口、下木柱、凿小眼等6个流程。单是为适应穿凿不同岩层的钻头就达20余种,如果再加上修井设备,工具将达数百种之多。

一个工人在盐井的井口忙碌

      宋朝以前,盐井口径较大,井壁容易坍塌,且无任何保护措施,只能汲取浅层盐卤。北宋中期以后,四川出现了卓筒井。这是一种小口深井,凿井时,使用“一字型”钻头,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其井径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坍塌。取卤时,以细竹作汲卤筒,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一筒可汲卤数斗,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

熬制卤水

     从凿井、汲卤、输卤到煎盐,分工很细,工序繁多,投资浩大。开凿一口井,一般需要一二年至四五年,最多的需十余年乃至数十年;凿井投资,浅井需要白银一千两左右,深井需要万两以上。在测量、勘探技术落后的时代,选井址一旦失误,打不出卤水,就可能血本无归。所以,经营盐井的商人,大多数采取合伙制度,以使财力雄厚。

水牛拉动绞车抽卤水

     《自贡市盐业志》一书有一段文字鲜活地描绘了井盐生产的场面:“其声有人声、牛声、车声、梆声、放漕声、流涧声、汤沸声、火扬声、铲锅声、破篾声、打铁声、 锯木声。其气有人气、牛气、泡沸气、煤烟。气上冒,声四起,于是非战而群嚣贯耳,不雨而黑云遮天。”这一幅壮观博大的景象,是四川独有的历史画面。

工头监视工人干活

      晚清富荣盐场按生产过程的粗略估计,劳动分工达四五十种。每一过程分别设有掌柜、经手、管事、外场等管理人员,并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该厂极盛时拥有卤井数十眼,常年雇工达1200余人。

     井盐通过管道运到船上。

      井盐炼制过程是通过全密封真空工艺精制而成,几乎不破坏其原有物质,是纯天然的,其氯化钠含量高达99%以上,味纯正,无苦涩味,色白,结晶体小,疏松不易结块。这种高品质的盐巴塑造了独具特色的“盐帮菜”,民间有“食在四川,味在自贡”一说。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