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我终于存够了钱,单反已经不香了

[复制链接] 0
收藏
18
回复
8781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13:5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6-5 14:01 编辑

手机拍照在弯道超车,但不要再说秒单反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

2019年3


      三摄像头,相信是今年旗舰手机的标配。

   「超广+广角+长焦」这个组合,已经能够满足手机用户的大部分拍摄需求,超广用来应付大合照和风景拍照,标准广角用来拍摄一般场景,长焦则用于应付人像这些对视觉有需求的拍摄场景。


    就在 MWC 2019 开幕的这一周内,已经有三家手机厂商正在他们的新旗舰上面用上了后置三摄相机。诺基亚的做法更疯狂,把支持多镜头合成的五摄方案直接塞到手机上,进一步提升了手机拍摄的效果。



    这些变化,给手机带来了拍照能力的大提升,一直想要接近相机、超越相机阵营的手机,如今已经彻底打败了绝大部分卡片机,准备挑战一些入门级的可换镜头相机。

   

     这个变化也改变了大家的观念,让大家都觉得它们能够替代非专业用户手中的相机,成为新的随身拍照设备。


   但其实,让手机可以另辟蹊径、弯道超车的多摄相机设计,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手机也去取代相机的工作。相反,手机还是取用着相机的思维,在这紧凑的机身上做一套「可换镜头」系统,提升手机的拍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14:0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6-5 14:06 编辑

   
索尼爱立信首款 500 万像素手机 K850i. 图片来自:gizmodo

     回到「双摄」添加的最初     那些年,手机还是以单摄像头为主。

   在功能机主导的那个年代,手机的拍摄效果和一般家用的紧凑型相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卡片机」)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距离。当年在手机上的相机投入,大多数都在最基础的「基建」上—— 像素量。

   

    从最初的 300 万、500 万到后来的 1200 万和后期出现过的 2000 万像素单摄,手机阵营也经历过一段较长的「像素大战」时期。


     而经过这一轮的发展和讨论,手机厂商和用户都在像素这方面总算取得共识,「1200 万像素」是兼备画质分辨率和适合手机传感器发展的平衡点。不管是用作一般记录还是分享到社交媒体,1200 万像素这个规格能提供悦目画质的同时也能减轻硬件负担,无疑是当前手机传感器发展的最佳选择。


     在后续的手机传感器发展中,有不少主流产品都会选择 1200 万像素。即便是最近推出的 4800 万像素传感器,在一般状态下其实都只是 1200 万像素的模式输出



       继「像素大战」之后,手机相机的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早期在手机上用双摄像头结构,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的功能。

      出生于 2011 年的 HTC EVO 3D 和 LG OPTIMUS 3D 是手机相机跨越性发展的两个代表,这两款手机采用了当时颇为激进的双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3D 照片拍摄」的功能。

   

    其实,也就是让一张 2D 屏幕的图片,看上去更「灵动」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14:21:06 | 只看该作者
HTC EVO 3D 相机拍摄效果

    不过这两款产品虽然是手机迈向多摄像头发展的标志,但它们本质上都只是为了拍出 3D 照片而增加多一个摄像头,并非是按照常规的相机思维去设计,目的也不是为了提升手机拍照的能力。所以这两款产品在今天的双摄理论来说,跟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多摄像头方案其实也没有太大联系。

   真正能感受到手机要下决心超越单反相机,应该是从荣耀 6 Plus 上使用的 800 万像素平行双摄说起



    荣耀 6 Plus 搭载的是 800 万像素+800 万像素的双摄结构,主摄像头用于正常拍摄,另一个摄像头则主要产于测距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让手机模拟相机大光圈镜头拍摄的虚化效果。


    虽然在手机用的广角镜头上加入大虚化效果是有点违和,但不可否认的是,荣耀 6 Plus 这种双摄搭配是手机往相机拍摄效果靠近的一次新尝试。这个组合思路,在之后也被沿用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现在有些入门级手机实际上也会采用这种双摄方案,从而在有限的成本内增加手机的玩法。


     走在「主摄镜头+测距镜头」这个组合后面的,是「彩色+黑白」的组合。从这个时代开始,「后置双摄」也慢慢成为了旗舰手机的主流配置。最早开始启用这个方案的公司,有曾初尝 3D 双摄的 LG 以及和徕卡合作的华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14:24:41 | 只看该作者

     除了之前提到的测距来实现虚化效果以外,新增加的黑白相机能通过同时拍摄并搭配数字算法合成的方式,从而提升照片的成像效果。

    因为黑白相机不需记录并还原拍摄物体的颜色信息,每个像素可以独立地保存画面的灰度信息,也就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画面的细节信息。通过合成彩色摄像头和黑白摄像头的照片,所得出的照片在锐度和解析力方面的表现,都会比只有单个彩色摄像头的效果会好一点。



     不过对于手机这种巴掌大小的设备来说,通过更换方案所获得的提升还是相当有限。


    受限最大的原因,还是来自设备自身上的限制。没有相机那种级别的传感器和镜头,单靠双摄合成很难达到大幅度的提升。此外,加入黑白镜头也只不过是为了强化自己的拍摄效果,但这个提升效果和相机比还是相差甚远,在相机的成像能力面前,这些提升也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的升级而已。



     对于相机来说,手机在多摄像头发展早期能带给最终成片的影响仍然有限。


    不管是「彩色+黑白」还是加入测距镜头模拟相机大虚化效果,这些都只是增加手机拍摄效果的功能,它并没有对拍照带来本质上的变化。


    这便让人开始质疑、甚至争论手机多摄的必要性——我真的需要为一个不太常用的功能去换一台新手机吗?



     所以在这个时候,手机也就只能取代最常见的卡片相机,并未能对入门级可换镜头相机造成影响。因为这个时候推出的双摄手机,在拍照效果上跟之前成像效果比较好的单摄手机相比并没有太大区别,手机和相机之间的距离也没有缩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14:26: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6-5 14:30 编辑

    手机「可换镜头系统」的成型

     早期的多摄方案对于手机拍摄来说,是一种「小打小闹」的尝试。


     在双摄镜头里加入不同焦段的镜头,才是真正让手机展示出「弯道超车趋势」的标志。


    2016 年 9 月,苹果发布了第一款搭载双摄像头的 iPhone——iPhone 7 Plus。和之前不同,iPhone 7 Plus 用的是「广角+长焦」的双镜头组合,两个镜头独立工作,用户可以按照场景需求来切换不同的镜头拍摄。



      从这时开始,双摄手机的功能开始多样化。


     以前不管是拍风景、人像、近距离静物还是其他东西,都只能靠单个广角主摄去实现。哪怕是后期能够模拟类似相机的大光圈虚化效果,都还是要在广角镜头中拍摄。


    例如,太短的物理焦段在拍摄时会有明显的畸变效果,要是用来拍摄近距离静物和人像,畸变会影响照片的观感;要在等效到 24mm 或者 28mm 的镜头上做虚化效果,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也很奇怪。


     这些限制对于没有中长焦镜头的双摄结构,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用户想要拍摄出合理的照片,只能够通过放大变焦,或者是反向利用这些特性,来制造自己想要的效果。


图片来自:iPhone 7 Plus 评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14:29: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6-5 14:33 编辑

图片来自:iPhone 7 Plus 评测


      从这时开始,双摄手机的功能开始多样化。


      以前不管是拍风景、人像、近距离静物还是其他东西,都只能靠单个广角主摄去实现。哪怕是后期能够模拟类似相机的大光圈虚化效果,都还是要在广角镜头中拍摄。


      例如,太短的物理焦段在拍摄时会有明显的畸变效果,要是用来拍摄近距离静物和人像,畸变会影响照片的观感;要在等效到 24mm 或者 28mm 的镜头上做虚化效果,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也很奇怪。


      这些限制对于没有中长焦镜头的双摄结构,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用户想要拍摄出合理的照片,只能够通过放大变焦,或者是反向利用这些特性,来制造自己想要的效果。



    但在 56mm 镜头加入后,手机在拍得清晰的同时,也能拍得更合理一些。


    等效 56mm 镜头的出现,降低了畸变对拍照的影响,近距离静物拍摄以及要做大虚化效果的人像拍摄时,56mm 镜头出来的效果会更自然。焦段变长了,手机和被摄物也能够再拉远一点,这样的话对拍摄距离的限制也能够再少一点。


    以前担心拍照放大会影响画质,靠得太近会遮挡光线等等这些问题,都能够通过切换镜头来解决。


华为 Mate20 Pro


   此时的手机也从一台广角固定镜头相机,变成了一台有广角镜头和 56mm 镜头可以选择的「可换镜头相机」。它虽然不需要像相机一样完成镜头拆下、替换、安装这个过程,但从整个工作模式来看,手机已经跟一般的可换镜头相机没有太多的差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7#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14:33: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6-5 15:02 编辑


    不过尽管手机拍照已经能够「拍的更远」,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他们对视觉、成像结果其实并不是太敏感,甚至可能会对这个不算太常用的 2 倍变焦不太感冒。


    在 AI 算法已经开始不是旗舰独占技术的今天,手机厂商需要拿出更鲜明的功能去吸引用户主动拿出手机拍照,「超广角+广角+长焦」的多摄方案,便是厂商为了刺激这个市场而应运而生的相机方案。


     

   「超广角+广角+长焦」这个组合已经覆盖了手机使用中绝大部分的拍摄场景,并且能够根据场景进行细分,让每一个场景都有相应的焦段对应,以获取最好的拍照效果。

   

    换言之,在「拍得更远」之后,手机厂商希望能将你面前更多的景色纳入取景框内。

   

   用更实际的方案来做例子,「超广角+广角+长焦」组合就等于同时给你 17mm F2.2、27mm F1.8 以及 52mm F2.4 这三只镜头。当你能够在这三支镜头间随意切换时,你就能够根据这三只镜头的特性,来拍摄不同的场景:


  • 超广镜头用来拍摄风景,超大的视觉能够拍摄更多的图片信息,同时超广的畸变也能够为画面带来一些特别的视觉效果
  • 广角镜头,也就是手机的主摄,这个等效接近人眼视角的镜头用来拍摄大部分的场景
  • 中长焦镜头,用来进行中距离静物拍摄以及人像拍摄,让照片在模拟相机的大虚化效果时,成像更自然


Light 16 相机. 图片来自:The Verge


    这个三镜组合,其实已经囊括了手机绝大部分的拍摄场景。再加上用起来非常方便,多摄手机对一般用户的吸引力似乎比入门级别的可换镜头相机要高。


    毕竟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追求方便,都希望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8#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15:0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6-5 15:09 编辑

     既然手机在成像算法和传感器性能提升后有不错的成像效果,多摄像头的加入也能够帮助自己拍摄不同的场景,日常拍照的频率也这么高,那他们真的没有必要为了拍照这几件小事来多准备一台甚至是一套随身设备——拿起手机,随手即拍体验反而更好。

RX100 很小巧优秀,但它的售价也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 图片来自:cinema5D

   正是这个原因,相机也是继续音乐播放器等设备后,又一个被手机踢出 EDC 名单的选手。手机也通过多摄像头加入、成像效果的提升着两大主要因素,取代了微单等入门级可换镜头相机在一般用户手中的位置。


    手机不能取代相机的地位,但依然会紧跟步伐

   

     尽管当今手机拍照功能已经能满足我们大部分拍摄需求,但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个前提:


    在网络社交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的这个大环境下,手机拍照功能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经过过去多年的发展,它能带给我们相当优秀的拍照体验,但这并不代表它能完全取代相机。


      一个在我身上的实际例子是,我在跑发布会拍 PPT 的时候,为了方便即时发布,会直接用手机的 2X 变焦进行拍摄,因为 PPT 本身字体够大,即使画质有损,主要内容也能被看清,在效率面前我会选择更方便的手机进行拍摄。


      但到了要拍更细致的产品时,我必然会选择用微单和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因为我需要在远距离外拍摄舞台上的产品,如果我只用手机拍摄,那么由放大画面造成的画质损失,就会影响到我要拍的产品细节,显然这时配有长焦镜头的专业相机更有优势。



    比如上面这张我在 Galaxy S10 发布会用 A7M3 和 105 焦段镜头拍摄的照片,即便我离舞台有 10 多米远,我也能将人物和产品细节完整保留下来。如果我用手机拍摄,那么这张照片的画质可能就要下降几档,也不适合被用来当文章的封面图。


iPhone X 对比佳能 6D 人像拍摄. 图片来自:mikeygrae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15:11:19 | 只看该作者

     

OPPO 十倍光学变焦样张

      

      再比如说用大光圈定焦镜头拍摄人像,效果会比手机的算法虚化要来得更自然一些。

      

      当然,虽然机身体积限制了手机的拍照效果,但手机厂商仍然在努力深造相机功能,力求让手机拍照达到相机 80% 的效果。比如今年手机厂商热衷增加的广角镜头,再到OPPO、诺基亚展出的 10 倍变焦、多摄合成,最终目的其实都是想让手机出片更贴近相机的水准。



     总体而言,多摄系统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出现,让手机拍照获得了再进一步的提升,加上「方便」这个特殊属性,手机似乎也有了「弯道超车」的苗头。但事实上,两者在光学结构、配置等因数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面对相机这种专业化设备,现在要谈手机超越相机还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


     未来,手机和相机将会衍生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路线,手机拍摄是不断强化拍摄效果和照片直出观感,尽可能做到方便的同时带来更优秀的画质。相机则会更加注重专业人群,做更彻底的专业化设备。


     在那之后,相机和手机的距离会越来越大,手机谈超越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


      本文作者:梁梦麟 / 陈文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