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荤鸡、素鸡、耐鸡、自鸡……这些不是什么新开发的鸡肉食品线,而是当今学龄儿童父母圈里人尽皆知的育儿“黑话”。所谓“鸡娃”,就是给娃打鸡血、不停安排学习和活动;“荤鸡”,就是主攻语数英等重点课程;“素鸡”,就是通过体育、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的方式丰富履历,曲线“鸡娃”;“耐鸡”,是指娃能经受住父母安排的高强度学习任务;而“自鸡”,则是指娃自我加压,主动给自己安排更多的学习和活动。
培养孩子还是打造全能冠军
在此前一篇网络热帖中,北京市某区某名校一初一实验班新生的家长列出了其对孩子初中三年的规划。除了提高考试成绩排名、中考考入重点学校之外,还包括:创立文学社团或记者团,学习现代舞并参加公开演出,掌握计算机程序语言python,在国内外顶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且署名为第一或第二作者,在公益社团中担任主席并组织大型活动……而这个12岁的孩子业已取得的成绩则包括:全国创新思维比赛三等奖、工信部电子学会机器人2级、中国美院速写8级、校运动会短跑冠军,且校内7门学科考试单科成绩均不低于85分。
读起来的确震撼。这不是在培养一个孩子,而分明像是在打造一个超能力机械战警。
然而这样的成绩和规划并非完全出于家长个人虚妄的狂热。如果你读过威廉·德雷谢维奇关于精英教育的名著《优秀的绵羊》就会知道,这不过是一份典型的“藤校全能冠军型履历”。作为耶鲁大学教授,德雷谢维奇曾参加过校招生办录取工作。早在十年前,除了超高的SAT成绩,完成8门大学选修课程、参加10项课外活动并展现超凡才能,就已经是申请藤校的“标配”。“个人履历的竞赛如同两国之间的核武器竞赛”,德雷谢维奇写道,“没有一个国家需要2万颗核弹,除非另一个国家拥有1万9千颗核弹。没有人需要11项课外活动,除非另一个学生参加了10项课外活动”。疯狂“打鸡血”并不纯粹是为了获取知识或培养能力。
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要超越他人,考入名校。“倘若哪天哈佛录取要求每个人学会倒立,那么这些高中生也会一如既往不假思索地认真去对待并达到娴熟程度。”
精英教育带来的思考
在常青藤盟校学习工作24年之后,德雷谢维奇辞去了耶鲁的终身教职,写下了这本《优秀的绵羊》,揭露精英教育的问题。在书中,他追溯了常青藤盟校录取标准演变的历史,分析了“虎妈”式无限追求子女个人成就的育儿方式的问题,探讨了我们应该期待从大学乃至整体教育中获得什么,并对精英教育致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毁灭性影响进行了思考。
在他看来,那些拥有最强大脑和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善于迎接挑战、克服困难,适应“在重压下工作”、不惧无节制的忙碌,永远追求卓越、从不给犯错留一丝空间的“哈耶普”藤校毕业生,只是一群极其聪明却完全缺乏方向感的年轻人:简历一片繁花似锦,生命就是不断竞争。他们习惯以最高效的方式去完成目标,并不断给自己设立更高更伟大的新目标,与此同时却严重缺乏对自己的洞察力和关怀自我感受的能力,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考和探索自我,不能从容发展真实深刻的感情,始终要依赖财富、地位等外界评价标准认定自身价值。
以达成“优秀”为目的
的教育内卷
对于当下一边倾注全部时间和心力“鸡娃”、一边又为“鸡娃”造成的教育“内卷”所苦的中国家长而言,阅读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它敦促我们暂时停下狂乱的脚步,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更重要的是,它迫使我们回顾自身成长经历,反思我们为什么会对名校和精英教育一厢情愿,被裹挟投身于愈演愈烈的教育军备竞赛之中,并思考两个可能久未思考甚至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什么是优质的生活?以及该如何拥有那样的生活?
正如德雷谢维奇指出的,很多人只会说“要”,比如“要钱”“要豪宅”或“要哈佛”,却不会说“我想要”。因为知道“我想要”什么的前提,是要先弄明白“我是谁”。而发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自我意识中找到力量和安全感,这才是每一个人终极一生需要探索的最重要的挑战。
风起云涌的“鸡娃”大潮袭来,超前教育泛滥,简历比拼花样百出,教育核武竞赛愈演愈烈。这究竟是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激发”孩子所具备的真正才能,帮助他们找寻内心所爱,还是在以实用性的狭隘目光来衡量教育的价值,以“达成优秀”为目的,剥夺孩子思考和探索自我的机会?这是我们在适应教育体制变革、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始终警醒的问题。
诚然,升学压力造成了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背后是现实社会中“赢者通吃”倾向的抬头。但正如书中所说,父母在升学游戏中力争平衡所付出的努力,与每个青年在顺从环境和探索自我道路之间的挣扎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管眼前的河流有多湍急,我们都可以选择不再随波逐流。”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