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1-3-20 17:4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3-20 17:51 编辑
一些高学历家长总来“指导”教学,老师的课还怎么教?
这几年,高学历家长越来越多,他们多有顺利且成功的求学历程,大多积累下了成熟、成体系的学习经验。部分家长将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套用”到孩子的校园教育中,点评和质疑教师授课内容,俨然成为学校教育的“编外教师”。这也让一部分教师陷入困惑:家长总来指导教学,课都不知道怎么上了。
小组讨论?不建议!
作业内容?不满意!
广东珠海的王老师不久前遇到一个难题。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启发式讨论。王老师便按学校指导要求,为学生划分小组,鼓励学生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然而,这样的授课方式却引来部分家长的公开质疑。
“孩子自学挺好的,没必要和差生合作”“几分钟就搞明白的题有什么好讨论,不是耽误时间吗?”“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希望老师不要推卸责任”……
“没想到简单的教学创新引来了风波。” 王老师说,班级中的学生各有长处,有的活泼脑洞大,有的谨慎有条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而且,教师全程跟踪小组合作过程,并未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
王老师说,虽然公开质疑的家长不多,但态度都相对坚决。“有的家长认为小组合作的模式影响了学习效率,对‘拔尖学生’没有提升作用。小组里面如果有差生,会耽误自己的孩子。”
有受访教师向半月谈记者反映,目前,家长对老师教学风格、教育手段的点评、质疑并不少见。有的私信批评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合适,要求老师修正;有的在家长会上反映老师应转变教学风格,学习某某学校的“先进经验”。五花八门的“看齐”建议让老师们倍感无奈。
“高学历的家长往往具备相当的教育素质,但面对自己孩子成绩问题时,却常会感到焦虑,很容易迎合自家孩子的特点,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老师楚云说,个别家长结合自己原本求学的成功经验,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但老师要从整个班级、整个年级的全局学情去思考。
家长常“指点”,
学生不信任,教师乱阵脚
受访专家表示,家长变为“编外教师”,是对家校共育的错误理解和执行,这非但不利于建立良好家校关系,还会导致家校关系紧张,增加家长、教师、学生三方的焦虑情绪,加重孩子的学业负担。
家长对日常的教学工作多加“指点”,正消解着教师的课堂权威。一些教师表示,相对来说,不赞同老师教学的家长,其孩子对待课堂的态度也更随意,甚至有学生将父母对老师的质疑当做自己不认真听课学习的“合适”借口。
面对来自不同家长的“七嘴八舌”,教师也容易“乱了阵脚”。广东惠州一小学班主任对半月谈记者说,自己班级里有48个学生,有些家长对自家孩子要求较高,要求加快教学进度;而有些家长则希望查漏补缺。这些家长之间的观点碰撞成为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楚云认为,对于初出茅庐的教师而言,被不同的声音干扰后,如果不能正确、快速调整教学心态,会对教学工作产生相当的负面影响。有的年轻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和家长,改变了自己的教育初心,久而久之,反而出现茫然、困惑、消沉心态。
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很难平衡各方声音。为了减少冲突,一些教师变得束手束脚,教学越发中规中矩,一些要推行的教学方案也被搁置。“教师的某项教学设计,可能是出于集体备课的要求,可能是考试的需要,也可能是根据学生情况布置的针对性训练。如果每个都要向家长解释,牵扯精力过多。”楚云说。
为学校教育留“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整体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出身名牌大学的高学历家长越来越多。在一些发达地区,已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比老师更懂教育的情况。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家长有权参与学校办学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但不能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混为一谈,应该为学校教育留些“空间”。北京市十一学校初中部老师姜星星表示,教师毕竟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课堂教学应由老师主导。
“教育是各方的合力,各司其职才能发挥作用。”楚云说,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教师需要倾听,确有问题的应反思和改进。但遵循专业的课标和教育大纲进行教学,是校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师面对的是作为集体的学生,不能被单个意见牵着鼻子走。
同时,良好的家校沟通能够避免家长因焦虑而越线。“老师可以多和家长传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慢慢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姜星星说。
熊丙奇说,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但目前看来,我国中小学的家委会职责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界定,不少学校的家委会过多参与教学事务。
应明确家长与教师的责任边界。最近,教育部提出,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这是依法治教,规范学校办学的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中小学要建立健全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明确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办学中的责任。家长对教师的教学建议通过家委会提出,教师则对家委会做出解释,避免教师多头应对,徒增教学压力。(杨淑馨 刘芳洲)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