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女性冻卵话题上热搜 背后的原因更应让人深思……
来源:南方plus 黄锦辉
单身女性冻卵,再上热搜!
2月23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称:目前以延迟生育为目的,为单身女性冻卵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时间回到2020年两会,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相关提案,“单身女性冻卵”由此成为了会场的热点之一。
会场之外,反对声如浪潮般涌来。民众担忧主要集中在冻卵技术不够成熟,非法市场及代孕等现象上。
这一次,官方回应,一锤定音。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说,冻卵或许是延续女性生育能力的选择,但当下冻卵技术尚未成熟,或许会伤害女性身体健康与生育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做出选择要十分慎重。”董玉整说。
风险点
在一些人印象中,冻卵常被形容成唯一的后悔药,可生活从来没有百试百灵的后悔药。
卵子冷冻技术是指对卵母细胞进行冷冻和超低温储存,以治疗不孕症及保存女性生育力为目的的医疗技术,属于辅助生殖技术范畴。
这一次,在国家卫健委的答复中,我们能看到,应用卵子冷冻技术是有健康风险。
这如何理解?
首先是对女性身体的伤害。
通常,女性一个月只会排一个卵子。为了保证未来生育的成功率,医生一般建议冻20个以上的卵子,所以需要借助促排卵药物。但是过高的雌激素有可能对身体造成过度刺激,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导致腹水、胸水、腹痛、心肺功能异常,严重的可能导致终身不育,甚至死亡。
其次是子女的健康。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欧湘红解释,整个冻卵的流程有十多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风险,不可避免地会对卵子的线粒体、细胞骨架等造成影响。
同时,欧湘红表示,冻卵作为一种辅助生殖技术,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尤其是全世界的人口质量。但由于缺乏较大样本数据的观察和研究,目前尚且无法预测冻卵对所育子女健康的影响,相对科学客观的结论也较难得出。
总之,冻卵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昂贵的彩票
目前,国内允许冷冻卵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患有恶性肿瘤的女性在接受放化疗前,为了保持自己的生育能力,预先冷冻保存自己的卵子;二是不孕夫妻在进行辅助生殖过程中需要冷冻卵子。
2015年,演员徐静蕾赴美冻卵后,越来越多女性将冻卵技术列入自己的选择。在网络上,一些女性认为,选择冻卵是因为要打拼事业或者找不到合适的伴侣,但自己又想生孩子。
冻卵,相当是给自己未来上了一份生育险。
北京妇产医院、卵巢组织冻存库组建团队核心技术成员杜小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些中介或媒体宣传冻卵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功率,往往只是一个步骤的成功率。综合下来,单个冷冻卵子从复苏到怀孕的成功率只有2%~12%,“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事实。”
欧湘红指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5-30岁。“35岁是女性生育能力的临界点。超过35岁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卵子的质量都会下降。”她说。
然而现在,晚婚晚育在中国逐渐成为了主流。
《中国婚姻报告2021》指出,25-29岁接替20-24岁人群成为新的结婚“主力军”,高年龄层段(40岁以上)结婚登记占比大幅上升。
晚育现象同样突出。《中国婚姻报告2021》指出,初育年龄每推迟一个月,大概会影响总和生育率下降8%左右。(育龄期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晚婚晚育,是为何?
一方面,房价快速攀升,年轻人面临“买婚房”“还房贷”双重压力。《中国婚姻报告2021》指出1998年房改以来,房价总体保持大幅上涨,给家庭抚养孩子和为子女结婚购房带来了很大压力,1998-2018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从1854元/㎡上涨至8544元。
另一方面, 教育成本明显攀升,“教师减负、家长增负”,接送、育儿压力增大,导致家长承受时间、精力、财力三重负担。
董玉整表示,冻卵技术,无疑为女性带来了保持生育力、延迟生育期的可能,但选择冻卵所需付出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它可能为女性身体、为子女后代带来的健康和青春等综合代价来看,与其说冻卵是一种“保险”,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张“高昂的彩票”,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
不过,单身女性对于冻卵技术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在答复函中,国家卫健委表示,将研究制订卵子冷冻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科学客观审慎推进卵子冷冻技术临床应用。
“当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逐步成熟,对妇女健康、对社会的生育行为有了更加确定的促进作用的时候,社会的接受程度以及取得的社会效果都会更好一些。届时,讨论就会更有现实意义。”董玉整说。
参考文献:
《再找不到对象就只能冻卵了?先预习一下这6则冻卵须知》
《中国婚姻报告2021》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实习生 洪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