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辣不欢”的流行,是一场“庶民的胜利”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68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2-7 20:3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2-7 20:33 编辑

“无辣不欢”的流行,是一场“庶民的胜利”

   较真要点:清朝时人口激增,农民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更多劳动力来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长,这种边际效益递减的生产方式就是如今大家非常熟悉的“内卷”。因此人们只能种植更多的主粮,相对应的副食选择便越来越少。而辣椒占地少、对土地要求低、产量高,就受到了小农的欢迎。

   撰文|徐悦东

   “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这句话形象地体现出大家心目中吃辣群体的“地域肖像”。其实,如今早已不止湖南人、贵州人和四川人爱吃辣,吃辣群体已经与其地域出现了“剥离”:君不见,麻辣烫、毛血旺、油泼辣子、麻辣烤串、麻辣小龙虾等以“辣”为卖点的餐饮店开遍大江南北,成为全国各地年轻人聚餐的首选地;君不见,著名辣酱“老干妈”成为了“国民辣酱”,是海外留学生一解乡愁的必备佳品;君不见,“辣条”作为八零后、九零后心中当之无愧的“童年记忆”,经过集体怀旧,出现了大量“辣条表情包”......

   中国的食辣文化还进一步输出海外。在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每周六是主角们的“中餐日”,主角们最常去的就是楼下的四川餐馆。在短视频平台上,拍摄吃辣的选题,也是许多在华的外国人博主的“财富密码”之一。越来越多的麻辣火锅店开到国外。由于具有强烈的标志性,“辣”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输出中的重要风味。

   其实,中国人食用辣椒的历史仅有三百年。在此前大部分时间里,国人对于吃辣是个缓慢接受的过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辣味的流行程度才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迅速提高。可以说,中国当代的食辣文化是随着饮食商品化而出现的新兴现象。虽然许多餐馆都打着历史传承、地域特色的卖点,但在这些卖点中,许多神话都是“被创造的传统”(“正宗”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文化建构)。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辣的?相比于酸甜苦咸等其他味觉,辣是如何异军突起,“霸占”中国人味蕾的?“无辣不欢”的背后有哪些原因?食辣文化的演变又反映着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

电影《花椒之味》剧照。

   食辣起源

   与清代农业的“内卷”相伴相随

   无论是印度的咖喱、韩国的泡菜、还是中国的麻婆豆腐、泰国的冬阴功,这些菜肴都以“辣椒”的辣味为特色,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才逐渐出现。在没有辣椒之前,古代中国人以花椒入菜,而印度人则以胡椒入菜。

   辣椒原产于南美安第斯高原,是新大陆上最早栽培、驯化并广泛使用的植物之一。考古学发现,辣椒至少在八千年前就被人类当作食材使用。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辣椒已经在印加文明、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中作为调料出现。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辣椒在十六世纪下半叶传入中国东南沿海。但是,中国人只把辣椒当作观赏性植物进行栽培。直到十八世纪,辣椒才开始缓慢走向中国人的餐桌。

   大航海时代带来的食物交流被称为“第二次食物革命”,其对旧大陆产生的巨大影响能与一万年前农业诞生所造成的“第一次食物革命”相提并论。明朝中后期,美洲的玉米、番薯、土豆等主食进入中国后,使得农耕条件恶劣的地方也能养活更多人口,从而导致人口激增。人口激增又反过来使得养活人口的压力增加,农民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更多劳动力来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长,这种边际效益递减的生产方式就是如今大家非常熟悉的“内卷”。

   由于“内卷”,人们只能种植更多的主粮,相对应的副食选择便越来越少。而辣椒占地少、对土地要求低、产量高,就受到了小农的欢迎。这种现象在西南山区尤甚——因为该地区人地矛盾紧张、商旅艰难、食盐短缺。在嘉庆年间,食辣文化便开始在西南山区快速扩散。

   据饮食人类学家曹雨在《中国食辣史》中的考据,贵州是中国人吃辣的起点。贵州山区由于地处偏僻,成了明清时期中国最缺盐的省份。辣椒是当地苗民和土民无可奈何的“代盐”食物。中国现存最早食用辣椒的记载,就出自贵州的《思州府志》(康熙六十年,1721年)——“土苗以辣代盐”。到了二十世纪初,一个以贵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上游重辣地区”诞生了。

中国食辣史》,作者:曹雨,低音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6月

   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说法:西南地区吃辣是因为辣椒能帮助他们“祛湿”。曹雨却认为,这只是西南地区人民为自己吃辣所提供的合理化解释。同样潮湿却不吃辣的广东人,就会以吃辣“上火”为他们不喜欢吃辣进行合理化。不过,接受这种解释之后,这套话语体系就会对相应族群的饮食偏好产生深刻的影响。

   食辣文化

   辣椒是如何登堂入室的?

   几年前,美食家蔡澜在一档综艺节目上发表的言论曾引起争议——主持人问他,假如我们能让一种食物从世界上消失的话,会选哪种?蔡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火锅,原因是“火锅是一种最没有文化的料理方式,什么东西都切好了扔进去,那有什么好吃呢?”

   此话在社交媒体上掀起千层浪,很多人并不赞同蔡澜对火锅的评价。蔡澜的话虽然激进,但换一个角度,我们或许就能理解他这番言论的背景和原因。以最经典的麻辣火锅为例,辣味掩盖了不同食材本身的鲜味,将其混为一谈,而火锅的方式也排除了大厨厨艺高低的影响,自然体现不出饮食的“精致”。饮食文化是带有阶级性的。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致的饮食是上层社会的标志。据曹雨的考察,在清代,即使在传统食辣区的大型城市(如长沙、成都、武汉),官绅富户人家也并不怎么食辣。食辣人群仅限于乡村庶民、中农地主。社会上层往往认为,辣椒的刺激性会破坏高级食材的原味。所以,曾国藩喜欢吃辣,也只能“偷偷”吃,愧对人言。与社会上层不同,庶民们需要辣椒的刺激性以掩盖掉劣质食材的味道。比如,在二十世纪初,在宜昌到重庆一线的纤夫们的工作能量消耗大,需要补充蛋白质。但贫困的纤夫们只能吃下水。这些食材较为腥臭,因此需要浓烈的作料来掩盖食材的本味。这也促成了“麻辣烫”、“毛血旺”、“红油火锅”等菜式的诞生。于是,辣椒在南方山区的贫农中受到欢迎,这也让辣椒打上了穷人的阶级烙印。

   当然,这一切在革命的洪流中都成为了过去。近代中国一连串的革命打破了阶级藩篱,近代工商阶层逐渐兴起,饮食格局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辣”因而有了被社会各阶层接受的前提条件。

   但食辣文化真正蔓延至全国,还要等到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餐饮业的标准化和商业化,以及食辣人群社会地位的不断上升,使得吃辣终于摆脱了其阶级烙印,登上了大雅之堂。纵观中国食辣史,如今“无辣不欢”的流行,可说是一场“庶民的胜利”。


   一起吃辣

   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方式

   辣其实是一种痛觉,而不是味觉。为何有人会爱吃辣椒,这在味觉中是一桩悬案。文化心理学家保罗·罗津认为,爱吃辣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无辣不欢”实际上是一种“良性自虐”——大脑中对痛觉和快乐作出反应的细胞很接近,辣椒素能激活口腔咽喉中的痛觉和热觉受体,从而让大脑释放内啡肽。内啡肽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止痛效果和愉悦感。这其实跟坐过山车所带来的愉悦感是一样的,让人产生解脱感和满足感。这是一种在文明保护下可以追求的“危险”。

   因此,“一起吃辣”天然地适合社交:一方面,能吃辣的人可以展示自己“忍耐疼痛的能力”很强;另一方面,一起吃辣意味着一起“忍耐痛苦”和感受吃辣后的愉悦,这也是信任建立的方式(类似喝酒)。一个不能吃辣的人被同伴拉去吃麻辣火锅,当众辣得涕泗横流,还为此付出拉肚子的代价,想必其在同伴间的信任度也会增加。况且,火锅的食用方式——时间长、食材多、要动手下食材、热气腾腾的氛围——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非常适合当代人聚餐。

   有人认为,食辣文化的流行是由于大量来自食辣地区的移民迁入各大城市,导致食辣文化的扩散。但根据曹雨的调查,辣味餐馆的数量与移民数量的确呈正相关,却与城市移民的来源地没有什么关系。此外,越年轻的人对吃辣的接受程度越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对于其他菜系,川、湘、云贵、湖北菜这四种偏辣的菜系是价格最低的——由于食品的商品化和标准化使得调味料变得廉价且丰富,而辣味又能掩盖冷冻食材本身的口味。廉价的辣味餐馆对于收入不太高的城市新移民(通常也是年轻人)来说是最划算的选择。这也是食辣文化在近几十年里横扫全国的原因之一。

   “全民火锅热”与当下食辣文化的盛行相辅相成。很多人说,麻辣火锅是中国人的“汉堡包”,二者都属于非常高效的商业模式。火锅能免去厨房的复杂操作,省下不少成本。其食材、汤底配方也能够被标准化生产。此外,辣椒除了掩盖冷冻食品的不良口感,还能刺激消费者更快吃下更多食物。因此,遍地开花的麻辣火锅,也成为了当下中国餐饮业的一道景观。

   撰文|徐悦东

   编辑|肖舒妍 李永博

   校对|翟永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