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规模古牌坊街迎来文旅融合大发展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459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2-1 11:3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内最大规模古牌坊街迎来文旅融合大发展

来源:羊城晚报


     千年潮州古城,素有“岭海名邦”“中原古典文化活态博物馆”之美誉。昔日的潮州府城,北临金山之麓,南至南门古。而牌坊街,便是这贯通府城南北的中轴线,历经千年沧桑;如今,它又是一串文化密码,解锁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时指出,“潮州古城比较完好地保留下来,实属难得,弥足珍贵”,并深情嘱托潮州要“研究好、呵护好、建设好”。牌坊街文旅融合也迎来了新的大发展。不久前,广东省首推3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潮州牌坊街便当选为粤东线路首站;而后,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也被认定为第二批广东省旅游度假区。值此岁末年初,潮州更出台《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5年)》,稳步推进26个重点文旅项目,将以“绣花”功夫,依托牌坊街等核心资源,打造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新亮点,做大做强古城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潮州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目标是到2025年,顺利跻身中国古城第一梯队,成为世界级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

  牌坊林立镌刻府城风云

  牌坊街,是潮州最古老的街道,也是古代潮州府城最繁华的街区。

  漫步其中,一座座牌坊鳞次栉比、临街而立,繁复的石雕彩绘间承载着无数府城风云和先贤往事,往深处走,一幅生动的潮州历史人文画卷在眼前渐次展开。

  这街上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位或数位坊主,有来自潮安的、饶平的,亦有揭阳、潮阳、澄海、普宁、程乡(今梅县)等潮属各县,字里行间,细数着潮人对社会经济发展曾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牌坊街属于海内外潮人共有的文化遗产。岁月更迭间,潮人用这些意义非凡的故事教育、激励下一代,而牌坊中的故事也在这口口相传中世代流传。

  其中,人气最高的牌坊,当属“状元坊”。状元坊,坊主正是古代粤东地区唯一一个文状元林大钦。在潮州有个趣闻,求学孩童如去牌坊柱上抱一抱“状元脚”,便能沾一沾文运,以此祈求学习进步、金榜题名。经年累月,状元坊的这两条“状元脚”竟被抱得光滑异常。

  2006年,潮州决定复建牌坊街。经数年努力,潮州古牌坊风貌得以再现,并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牌坊街。而透过这条古城“中轴线”,也带动了潮州融历史人文、风俗人情、非遗文化为一体的古城文化旅游圈。

  昔日的牌坊因时代变迁而消逝,而崭新的牌坊亦因时代需要而兴起。参与牌坊文字收集和修订工作的潮州文史学家陈贤武,高度评价牌坊街复建的意义:“这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是简明的潮州文化史,是潮州历史文化的一条根脉。牌坊街的修复,大大增强潮人的凝聚力,成为潮州旅游的一个亮点,并不断体现出应有的旅游和经济方面的价值。”

  古城中轴建起文旅商圈

  “在我的印象中,潮州牌坊街像个羞答答的女孩,她含蓄、安静,不张扬而有内涵。”潮州市湘桥区湘桥街道分司社区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陈少芸到辖区就职已有16年,在她心里,牌坊街早已华丽蜕变,成为一位“有修养的、充满活力的、吸引人去结识和探索的女子”。

  据陈少芸回忆,在牌坊街复建初期,虽然牌坊街主街焕然一新,但两边的巷道仍路面崎岖、墙体老旧、配套不齐,直到近年才真正“复活”:2018年,随着几个大型文艺节目落地潮州,牌坊街迎来对外展示的重大契机。“近年来古城微更新、微改造的脚步从未停下,广济桥灯光秀、牌坊街灯光工程等陆续落地,非遗代表性项目活态演示、巡游和文艺汇演接连开展,牌坊街的文化形态得到极大丰富,游客摩肩接踵成为常态。”

  新业态,成为牌坊街“复活”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牌坊街的老房危房被陆续开发改造,摇身一变成一栋栋古朴典雅、有民国风情的民宿,古城的文化色彩和文旅资源得到极大开发。同时,按照修旧如旧原则,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创意”模式,古城文物资源也逐步盘活。本月初,总建筑面积3633平方米的潮人美食城已正式开业,作为潮州首个古城保育活化BOT项目,将打造集美食、餐饮、茶座、表演、购物、特色客栈等为一体的美食商业圈。

  陈少芸说:“单是在分司社区0.1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目前就有360多家商铺,20家客栈、酒店。相比起2016年前只有一家客栈的情形,现在牌坊街的发展态势和营商环境已今非昔比。”

  潮州文旅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潮州古城对外开放的文化展馆有40多家,茶馆30多家,古城客栈131家。第四季度潮州旅游人数546.35万人,旅游收入58.56亿元,相比第三季度翻倍增长。同时,潮州古城也入选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文化特色鲜明的优秀旅游休闲街区”示范单位等。

  “总书记的到来,对牌坊街商户和基层干部鼓舞非常大,也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成立文明诚信商圈,与党建引领相融合,打造一系列党员示范岗、先锋岗、联系店,努力提高牌坊街居住环境和营商环境,让潮州牌坊街的生活气息、历史底蕴更好地展现在世界面前。”陈少芸说。

  非遗焕新打造文化潮州

  古韵文物,是牌坊街的改造底蕴;创意活力,是牌坊街的焕新密码。

  牌坊街中,沿街骑楼、老字号商铺正焕发着全新的生命力,文化类、文创类商户遍地开花,更有潮州工夫茶、潮州彩瓷、潮州木雕、潮绣等多种非遗文化展馆,正陆续打造出从展示、展演到体验的互动平台……随着一批又一批青年创业者被吸引而至,新创意、新想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牌坊街沉睡已久的商业氛围日渐苏醒。

  作为牌坊街重建后第一批商户之一,仰中美术馆已在牌坊街上开设了3家连锁展馆。展馆负责人李文洁介绍,许多来店的游客都被潮州彩瓷的工艺所震撼,其中不乏一些专业藏家,他们表示:“以前只知道景德镇瓷器,原来潮州彩瓷一点儿不逊色于景德镇。”

  最近,仰中美术馆也迎来几位“稀客”,让李文洁大为惊喜:“今天,竟然有一群初中生来美术馆参观,围着潮州彩瓷交谈、拍照,这搁在以前是绝不可能的,这说明,现在的青少年们也开始慢慢在了解、走进潮州非遗文化,我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正在不断提高!”

  站在潮州文化对外展示的第一线,李文洁每天都与五湖四海的人打交道,激发了她心中弘扬和传承潮州文化的热血。“我们身在牌坊街,就身负弘扬潮州文化的使命,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平日里,我们通过与游客、收藏家等交流,不断汲取新想法和好创意,以实现产品突破,更好地展现潮州彩瓷和潮州文化的魅力。”

  潮州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推动古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外,近年来,潮州也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打造一系列非遗文化和工艺美术展馆,把一批非遗项目引入多处名胜古迹进行展演展示,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带动非遗文化的传承普及。接下来,潮州古城提升行动的号角已然吹响,建设“美丽潮州”的时代蓝图已经拉开,千年潮州,更将着力推动潮州工艺美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向世界展现一个古城风貌更加规整、文化韵味更加浓厚的大雅潮州。

  文脉故事

  四代牌坊古街人 谱写幸福新篇章

  “牌坊街,包含着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我收获幸福生活的地方。”提起牌坊街,厚记饼家老板陈振雄感慨良多,因为在这条千年古街上,不仅孕育了他家四五代人的美好生活,也让他得以实现埋藏心里多年的创业梦。

  清末民初,在牌坊街头亭巷尾,陈振雄的曾祖父支棱起一个小食摊,沿街叫卖以补家用。不曾想,这小摊一摆,手艺就传了四代人。陈振雄回忆起小时场景:“牌坊街里都是老熟人,没有太多外来的游客,安稳的日子数十年如一日。”

  转折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口号全面叫响,也打破了牌坊老街中的平静。陈振雄介绍道,随着社会营商氛围渐好,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做回家里老本行——潮汕小食。1982年,夫妻档正式创业,店址还是定在牌坊街,经营招牌腐乳饼、栗子酥、潮式月饼等潮汕糕点。陈振雄介绍道,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牌坊街,虽还是崎岖、破落的旧貌,但是人流却有了明显改善,这也给饼店带来了可观的营业收入——“开店两天的收入就等于当时半个月工资”。

  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牌坊街上的西点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此,陈振雄也曾心动,但他深知:“牌坊街的业态就是百花齐放,而我擅长的是潮式糕点,就应该把特色做强做大,研制出最好的配方,让游客品尝到最好的潮州饼食。”

  2006年,复建牌坊街的重磅好消息传来。陈振雄回忆:“我们都非常期待,也看好牌坊街的商机和前景,果不其然,没几年,牌坊街如大家猜想的一样旺起来了,而去年总书记视察后,牌坊街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潮州牌坊街的文旅发展和纷至沓来的游客,不仅让陈振雄有了更大的经营信心,也油然而生出讲好潮州故事、树立潮州口碑的使命感。“我们在店前跟很多游客交谈时,他们第一句话往往都是‘潮州人真幸福’,这让我们非常自豪。”陈振雄说,那些来买特产又不赶时间的游客,常被他请进店喝茶。在他看来,讲好潮州故事,便是从一杯潮州工夫茶开始。

  夕阳复西下,牌坊街的灯光陆续点亮,与陈振雄一样,这里许多新旧商户都在忙碌地书写自己的幸福篇章。同时,他们也向来客娓娓诉说一段段刻在牌坊上的府城故事。

  文脉溯源

  坊之多 而知风化之美

  潮州有一句俗语:“大街看亭字,桥顶食炒面,趴(潮音读‘伯’,登临之意)上东门楼,再入开元寺。”这说的是:欣赏大街牌坊上的书法艺术,在湘子桥上吃顿炒面,接着登上东门楼赏景,再到近处的开元寺游览,这些都是令人爽心的乐事。

  潮州牌坊街,又称“大街”“太平路”,是潮州府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海内外潮人根之所在。一座座恢弘林立的牌坊,不仅是一部文化史、家族史,还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书。

  在潮州昔日长仅1.6公里的繁华太平路,43座牌坊依次毗邻,平均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若以太平路两旁街巷所立的牌坊计算在内,则有62座之多,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密,为全国绝无仅有的石坊林、牌坊街。

  历经风雨飘摇,到1950年,太平路的牌坊只存下19座,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又被全部拆除。所幸留下了一些影像资料,为50多年后的复建保存了设计依据。2006年,潮州决定复建牌坊街。如今,随着潮州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牌坊街作为连接西湖和湘子桥的重要一环,已然是一条商业旺街、文化旺街。

  坊之多而知风化之美,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坊与巷俱以多为贵,而巷多又不如坊多之可贵。牌坊是一个地方经济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明朝中期到清朝前期,潮州科举和社会经济发展均达兴盛时期,这些历史同样在牌坊上一一印证。

  另外,在如今可考的太平路牌坊中,其实有三种建制风格,分别是木构、砖石混合结构和石构牌坊,不同建制风格印证了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也是潮州悠久文化历史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座座相似的牌坊中,其实各有特色。比如,状元坊的建制,与众不同处是坊枋独有一条石梁直过牌坊,梁长9米多,重达12吨,含有状元是国家栋梁之意。又如“理学儒宗”坊,俗称“四狮亭”,两根中柱前后各坐着一只石狮,以加强基座的重量,使整座石坊在结构上更加牢固,这在潮州牌坊中亦是绝无仅有的。

  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吃苦耐劳、团结开拓,聪明智慧、笃诚守信,是广大潮人一直秉承的可贵精神。正是因为这种一脉相承的感情认同和文化坚守,千千万万潮人敢闯敢拼,在潮汕、在广东、在中国乃至在世界各地努力奋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潮人文化,成为数千万海内外潮人对家国的传承守望、对乡愁的集体记忆。

  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羊城晚报社联手推出的《潮人文脉》周刊,将依托羊城晚报“岭南文化名片”的特色优势,以“新闻为眼、文化为脉”,多角度聚焦大潮汕地区的人文史脉、文化传承、文化建设,解码“海滨邹鲁”的深厚人文内涵,立体透视相关的经济社会民生热点,题材将涉及文化建设,文博展馆建设发展,非遗研究、保护,历史遗存、老街区保护,树立城市文明典范、建设现代标杆城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乡村游、生态游、全域旅游,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等,合力守护海内外潮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共同促进岭南文化的传承发展。(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汉青 赵映光)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