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天网购酒精和84消毒液的日子吗?对于普通人来说,勤奋网购是获取防护用品的主要方法,但科学家的脑回路不一样,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的邓旭东副教授想的是:缺消毒液?我自己研发一款!
头戴护目镜、左手烧杯、右手滴管,2月的时候,邓旭东在家里开辟出来的小实验台前摸索出一种复合季铵盐消毒液的新配方。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说:“这个类型的消毒液在国外使用较多,德国的一款产品疫情期间国内价格竟然炒到了1000多元一瓶,我想不如自己研制一个配方给大家用,而且要比国外的产品效果更好,也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这一项目顺利地被纳入该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应急攻关专项”中。
研发消毒液,其实并不属于邓旭东的“本行”,他的专业是生物医用高分子,而消毒液更偏向日用化工领域。但科学思维,能让人在很多情况下迅速变成“行家”。他先给自己充电——研究各类型消毒液的成分、配方和消毒原理。理论建构完成之后,邓旭东在家做起实验,主要是将各类有效成分按比例搭配起来。“其实不难,但在家做稍微有点困难。”邓旭东说,从试剂、容器,到搅拌棒、称重量和体积的量具,各类所需用具都是找亲朋好友“化缘”而来。
初步得到样品之后,他用快递邮寄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根据结果再优化配方,循环往复,直到回归学校实验室进行了更为精确的实验,最终配方的消毒效果终于令他满意。
“经过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测试,这款消毒液在标准实验条件下对病毒的杀灭率达到了99.99%。”邓旭东幽默地说:“这才算是拿得出手。”目前,这款消毒液已经进行了试生产,并且在西北工业大学的校园里进行了试用。
但故事进行到这里还没有进入尾声,面对社会上对于注射甚至口服消毒液、喝酒是否能消毒的疑惑,邓旭东大声疾呼:“消毒液是体外使用的,在体外颇具有效性,但不具有体内的安全性,人体用药必须同时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
具体而言,首先喝酒精不能消毒。酒精要达到75%浓度才有消毒的功效,人血液内的酒精不可能达到这么高,如果是饮用少量的酒精,则会直接被肝脏代谢掉;如果是直接注射高浓度的酒精,酒精作为一种有机溶剂会严重破坏血液中的物质,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
如果是84消毒液,凡是它所到之处,都会被腐蚀、灼伤,“对于消毒液来说,血管、食道等人体组织都是相当脆弱的”。
而相对较为温和的季铵盐消毒液,“控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用于皮肤表面消毒”,但注射或者服用也必然会对人体细胞、组织造成损伤。
万千科学原理汇成一句话,邓旭东说:“如果把消毒液直接用在人身上,它不能消毒反而会成为毒药。口服或者注射消毒液完全是无稽之谈,千万不能尝试。”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