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机制、育人才,让校园足球的春天撑起客都足球的明天!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334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6-4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机制、育人才,让校园足球的春天撑起客都足球的明天!

来源:南方日报 张柳青


  随着梅州市中小学校全面返校复课,近期以来,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梅州中学、梅县区高级中学等学校陆续发出足球专项自主招生通告,面向梅州招收拥有优秀足球技能初中应届毕业生,设立足球专项班。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让校园足球的春天撑起客都足球的明天,是梅州振兴“足球之乡”的重要课题。自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以来,梅州市培育创建了一批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推广学校,目前占全市学校总数的50%以上,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探索具有地区特色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之路。

  建机制

  球赛激励特招升学 四成中小学生参与足球活动

  近期以来,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的体育老师廖敏生十分忙碌,办理来自全市报名学校足球专项自主招生的学生信息,审核初步条件是否达标……“学校一直以来都有体育特招生的政策,但今年还是第一次实行足球专项自主招生,专门设立足球专项班。”

  今年5月,梅州市印发《高中阶段学校足球专项(专项班)自主招生实施办法》,提出被认定为市级及以上校园足球特色(推广)学校和市级及以上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的高中阶段学校,可进行足球专项自主招生。其中东山中学、梅州中学、梅县区高级中学、兴宁市第一中学和五华县高级中学等5所学校作为试点学校,进行首批足球专项班招生,共招收103名优秀足球运动员学生。

  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必须为初中应届毕业生,且满足在初中阶段,参加足球比赛(活动)并获得相应名次的条件。

  “这是我市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及梅州市青少年足球普及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创新推出的举措。”梅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措施旨在建立和完善高中阶段学校足球专项自主招生政策和运行机制,理顺中小学校园足球升学通道,为高等院校培养和输送更多较高水平的足球运动后备人才。

  近年来,乘着国家振兴足球及梅州市建设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的东风,梅州市建立了以市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副局长任副组长,教育、发改、财政、文广新、体育、共青团、足协等为成员单位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梅州通过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鼓励支持各年龄段学生广泛参与。如今梅州的校园足球遍地开花,各级各类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和比例均位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目前梅州全市701所中小学校中,有105所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183所省级校园足球推广学校、362所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1所市级以上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参与足球活动学生人数多达25万多人,约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四成。”该负责人说。

  每年的3—5月是东山中学班际足球赛月,每个班会组成球队参与比赛。“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了开学,比赛也延后举行。”廖敏生说,东山中学举行的足球比赛类型多种多样,除了足球对抗赛外,还有颠球比赛、射门比赛等,同时开展评选最佳教练员、颠球手、最佳小射手等活动,“通过比赛选拔出校队的成员进行培养。”

  除了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比赛外,东山中学还会组织校队和梅州其他中学进行交流和比赛,组织校队到英德参加广东省传统项目学校足球锦标赛。近年来,该校球队在各类比赛中表现不俗,在2019年获得梅江区校园足球联赛第一名,2019年获得梅州市“市长杯”决赛第三名。2018年获得了代表梅州市参加“省长杯”的比赛资格。

  “我们要求各学校要组织校内竞赛,参与校级联赛、县级和市级足球竞赛,办好‘校长杯’、县(市、区)长杯、‘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使联赛制度化、常态化,成为推动、普及校园足球的平台。”梅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特别是通过将“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市级决赛打造成梅州市品牌赛事,让一批批优秀的足球队员脱颖而出,为各级各类足球俱乐部、高校输送高水平运动员。“各项赛事锤炼了学生们的技能,选拔出优秀人才。而足球招生升学政策,则畅通了足球人才的成长通道。”

  抓培训

  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 引进外教培养精英球员

  自5月返校复课后,梅江区人民小学足球队还未正式开始训练。课间操和放学后,一些足球队的孩子们会自发到操场上训练技能。“校园足球的浓厚氛围,让孩子们爱上足球。”该校校长林勇军说。

  梅江区人民小学是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所创办于1949年的学校,培养了杨宁、池明华、罗庆足、刘彬彬、曾超等在国内足球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拥有扎实的校园足球基础。

  “以前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踢球,认为踢足球没有出路。但现在不同了,家长们知道国家、省、市很支持足球发展,梅州足球队员输送链条逐步完善,家长们越来越支持孩子踢球。”林勇军说。

  作为梅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俱乐部试点学校之一,人民小学与专业足球俱乐部合作成立了梅江区人小足球俱乐部,由专业俱乐部输送4名职业青训教练员到学校专门培训校队队员。“每天下午放学后和寒暑假,4名专业教练就要对校队进行培训,并带队外出比赛。”林勇军说,校园足球俱乐部的建立,极大地弥补了学校足球教练不足的问题,还给学生们带来了更为专业的训练。

  随着试点学校顺利推进,2019年9月,梅州市制定出台了《青少年校园足球俱乐部创建管理办法》,内容涵盖创建条件、周期、程序,足球队员的注册、转会管理、经费管理等内容,并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创建85个青少年校园足球俱乐部。

  在普及的基础上,从2019年下半年起,梅州市委托梅县区富力足球学校开展精英足球队员培训工作,推动梅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建设。在各县(市、区)建设分营,带动全国、省、市足特色学校发展。

  富力足球学校与各级校足办合作,将技术和资金投入合作区域内的“满天星训练营”。通过“造星工程”的实施,提高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从中挖掘优秀足球人才。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我校派遣优秀教练员入驻平远县、五华县、兴宁市和梅县区的12所中小学开展足球训练课程,每所学校每周平均两节训练课,覆盖2003-2010年生球员超200人。”富力足球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每逢周末,校园足球队伍到该校与梯队进行比赛,交流学习。

  目前,梅州市是广东省唯一拥有“改革试验区”和“满天星训练营”的地级市。

  从现状来看,师资问题一直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加强师资力量,梅州市选派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的校长和体育老师参加管理人员和足球教师专项培训。据统计,共选派参加市级以上培训人员达1500人次。“2016年和2019年分别选派东山中学和梅县高级中学的体育老师赴法国、英国留学,学习专业足球技能。”上述梅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梅州市把梅江区作为试点区,引进巴西桑托斯俱乐部青训教练员团队,专门做好辖区内队员和教练员的培训工作。

  “聘请的4名外教分成两组,进入梅江区13所中小学进行培训,每周二、周四到一个小组中的一所学校。上午上理论知识教学,下午上实践教学。”梅江区教育局体卫艺股股长林明亮介绍,该模式结合桑托斯俱乐部比赛风格,打造出具有梅江区特色的足球打法,培养出具有梅江区特色的足球运动员。“外教入校教学的模式,获得了各校足球教练和球队队员们的一致好评。”

  强基建

  出台政策奖补场地建设 基本实现校校有球场

  梅州是中国足球运动开展最早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足球之乡”的美誉。振兴足球之乡,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高水平的足球人才,而校园足球则是培养足球人才的主要摇篮,做好校园足球工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其中“球在哪里踢”“球先踢起来”的问题是推进校园足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在平远县东石镇铁民中学运动场上,学生们欢快地奔跑运动,绿色人造草坪黄绿相间,标线鲜艳醒目,场地开阔平坦、舒适安全,是学生们最爱的去处之一。

  该运动场改造项目于去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改扩建面积约1万平方米,改建或新建项目包括一个人工草皮7人制足球场的标准化6道200米塑胶跑道、两个塑胶面篮球场、一个5人制笼式足球场以及安装了运动场灯光系统等。

  运动场改造升级后,彻底改变了该校原来“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的体育教学条件,丰富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为开展足球运动及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了解,近年来平远县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新建了12块人工草坪足球场,大大改善了学校运动场地条件,也推动了中小学生足球运动的蓬勃开展。

  平远县是梅州市加大力度推动校园足球场地建设的典型代表之一。2016年,梅州市共有校园足球场地542块,到了2019年,梅州市足球场总数达到615块。通过4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校校有球场的目标。

  为大力推动梅州校园足球建设,2016年至2019年,在省级经费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的基础上,梅州市级财政投入800多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校园足球场地设施条件的改建、改善,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奖补,本地各级校园竞赛的组织、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的实施、器材设施的添置和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等。

  自2018年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后,梅州市校园足球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发展。“足球教师的师资力量仍十分匮乏,以至于经常有老师和教练员超课时训练,但超课时、节假日训练补贴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足球教师和教练员的积极性。”足球教师张可光说,虽然目前足球师资缺乏问题通过聘请俱乐部专业球员、外教等形式逐步缓解,但教师补助政策依然跟不上梅州校园足球的发展。

  此外,梅州市部分城区仍然存在“大学校、小场地”的现象,学生多、班额大、场地小,从而导致足球教学的场地不足。

  “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力度开展校级、县级和市本级校园足球教研活动,开展说课、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同时大力开展校园足球俱乐部创建工作,让师资力量得到不断补充,师资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梅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3月份,梅州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梅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场地奖补申报工作的通知》,拟投入1240万元省级校园足球场地改善专项资金,对新建的20—25块足球场地进行奖补,场地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记者观察

  校园足球是振兴“足球之乡”关键一招

  地处山区的梅州,是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地区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谋求错位发展、拉动发展、创新发展。足球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和坚实的振兴发展基础,打造体育产业等绿色新兴产业的优势条件明显。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振兴足球之乡,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高水平的足球人才。只有大量的、高质量的青少年球员,才能撑起足球人才金字塔尖上的优秀球员。因此,校园足球发展对于梅州足球振兴来说是重中之重。

  2018年,梅州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校园足球建设进入大刀阔斧的改革阶段。引进外教、与专业足球俱乐部合作、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打造“满天星训练营”……每项措施的实施,都推动着校园足球建设向前迈一步。

  目前,梅州市有105所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大规模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认定是对校园足球发展水平的保证,确保了足球课堂进校园能顺利开展。同时,梅州校园足球的校级、县级、市级联赛体系已初步建立,各地球员们能通过比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磨炼了学生们的技能,也让精英球员得到关注并受重用。

  但是,就在场地、资金甚至家长观念等以往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老大难”开始破冰之际,师资的缺失、上升通道的局限等仍在提醒着人们,校园足球并不只是让学生踢球那么简单,发展校园足球,也远不止踢球一个命题。

  培育大量优秀的体育老师应是发展校园足球的第一步。梅州市教育部门已然意识到师资缺乏对校园足球建设的制约性,提出通过师资培训解决校园足球的发展瓶颈。同时,梅州市正在不断打通省专业队通道、职业俱乐部梯队通道、足球高等学院通道三个足球人才上升通道,从而推动校园足球建设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要问足球之乡复兴之路有多长?勇气和决心告诉我们,路在脚下。足球运动的内在规律又提醒我们,要发展好校园足球事业,要脚踏实地向前走,未来的5—10年内,梅州才更有可能冒出高水平的足球人才。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冯惠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