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9-4-22 17:34 编辑
退伍军人自建特林兵博物馆 照片记录不能忘却的一群人 作者:全媒体记者 郗建新 胶园晨曲 陈勇耀/摄
双百团大会战 陈勇耀/摄 陈勇耀对特林兵的历史有着特殊情怀 郗建新/摄
中国特林兵,一个鲜有人知道的兵种,更是一段曾经被尘封的历史。4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深圳龙岗区横岗街道办辖区华安企业大厦的深圳(中国)特林兵博物馆,听馆长陈勇耀讲述了这段隐秘的历史。
特林兵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大约有一万多件藏品,真实还原了上世纪50年代,近两万特种林业兵“一手拿枪保卫祖国,一手拿锄垦植橡胶”的珍贵历史。如:老红军出征基地和开垦橡胶伟业的遗物,腿上用过的绑带,测绘工具、水壶、手摇电话等。除了实物,还有大量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令人叹为观止。
陈勇耀是广东农垦的军人后代,18岁高中毕业后就来到了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为兵团的一员,刚开始是一名武装连宣传报道员,后来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为什么要筹建特林兵博物馆呢?陈勇耀说,他对中国军垦、农垦第一代特林兵和生产建设兵团战友有一种特殊情怀,一直把他们放在心上,他想抢救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1982年中国政府向全球宣布:中国橡胶基地北移成功。1983年,叶剑英委员长、王震副主席前来广州接见当年特林兵老兵代表。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拍摄和创作一组反映中国军垦第三战役的作品。我最终选择了叶剑英、王震、朱德、陈云都先后去过的位于茂名的万苗山(建设农场)。那天早上,收胶职工刚收胶回来,被我遇到,他们手里提着胶桶,身上衣服都是破烂的,阳光正好透过树叶从头顶洒下来,画面很有意境。这张作品取名为《胶园晨曲》,后来先后获得了澳门、香港国际摄影展览的铜牌和银奖,也是因为这张照片,世界知道了中国橡胶业的发展。王震、王光英等国家领导人还专门收藏了这件作品。”陈勇耀向记者介绍道。
1989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陈勇耀摄影作品展》,陈勇耀成为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的第一个广东人。2018年,陈勇耀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物组织和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等机构颁发的“和平大使”荣誉勋章。
陈勇耀表示,特林兵博物馆是纯粹的公益项目,他是靠出租自己的物业来办博物馆的。目前博物馆只有6名工作人员,他们基本都是志愿服务,每月只拿少量的生活费。从博物馆筹建至今,十多年来,陈勇耀从来没有裁员,大家省吃俭用,团结起来“求生存,求发展”。 什么是特林兵?
1952年7月,中国政府成立了“特种林业司”,要发展自己的橡胶树种植业,“特林”成为“天然橡胶”代名词。由于当时种植天然橡胶属于国家秘密,中央军委就组建了一只秘密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部队,奔赴祖国最南端执行植胶任务。当年研究机构不允许挂牌,团场都是用数字“编号”命名,所以我们今天称之为“中国特林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