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8-12-4 22:41 编辑
十几道工序、传承数百年,梅州丰顺的这道手工面线原来是这样制成的 午后的阳光下,丰顺县汤南镇新铺村高美自然村老屋庭院的晾晒场上,如丝如缕的手工面线悬挂在木架上,享受着阳光的温度,细长的面线在空中划出美丽的线条,散发着面粉的清香,弥漫着几代人记忆中的老味道。面线拉好后,拿到室外阳光下晒干。(胡金辉 摄)
在汤南镇,每逢嫁娶、生日、弥月、乔迁等喜庆宴会,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炒面线,这种面食,便是当地的特产——汤南手工面线。地理位置相邻的新铺村和隆烟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制面专业村,沿着村道进村,晾晒面线的场景随处可见。
“靠天吃饭”,考量制面师傅匠心
凌晨4点,天尚未亮,新铺村村民罗小团和妻子罗勇兰已早早起了床,走进制面作坊,开始忙碌的一天。“手工制作面线不得有半点偷懒,揉面、割面、搓面、上面杆、拉面、醒面、晒面……一道紧跟一道,不早起,活就干不完。”罗小团告诉记者,汤南手工面线有十几道制作工序,每一个步骤,做面人心里都放着一个时刻表,就像是人与面的契约一样。从凌晨开始揉面到当天下午将包装好的面线送出,一天12小时的工作时间下来,即使夫妻二人通力合作,也只能做130来斤面线。
“手工面线制作要‘靠天吃饭’,前一天就要关注天气预报,因为制作面线的最后一道程序需要在室外阳光下晒面,如果天气不好,制面师傅们就休息不做了。”罗勇兰告诉说,如果没有阳光晾晒,面线不但口感受影响,存放的时间也将缩短。上半年雨水多,一个月只有十来天适合制面。 各握住两根面杆的一端,将面线往两边稍微撑长点,又沾些木茨粉,静置在面柜上“醒面。 (胡金辉 摄)
在揉面的过程中,制面师傅会在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油,不同时点,食盐用量不同,气温高时高盐,气温低时低盐,增加面团的韧性、弹性,使面能拉得更细更长。一捆晒干的汤南面线抛到地上也不会轻易折断,这考验着制面师傅的制作手艺。据汤南面线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罗映森介绍,通过精湛手法制作的面线,细到大眼手缝针可以穿过7条面线,而每根面线能长达100多米。2012年7月汤南面线也被列入第四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传承技艺,遵循百年古法制作
“手工面线在清朝年间传到汤南,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丰顺县汤南镇文体服务中心主任罗健告诉记者,村里的制面师傅大部分秉承祖传技艺,制作遵循古法,即使是机器可代替人力的制作步骤,制面师傅们依然坚持每一道工序都手工制作。制面时要根据风级、湿度和光照来控制盐、油的用量和日晒时间,而具体的用量和时间完全依靠一代代老师傅们的言传身教和制面师傅们的实践经验。
晒面线。(胡金辉 摄)
“手工制面活在当地被称为‘牛苦力’,现在的制面师傅几乎是年过半百的村民,年轻人都坐不住。”罗小团说。自十几岁起,罗小团便跟着爷爷和父亲学做手工面线,今年60岁的他和妻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着这一门老手艺。汤南面线最初多出现在大户人家的寿宴上,后来,因为面线细而长,寓意“长命百岁”“长长久久”,慢慢成了喜欢讨口彩的当地群众日常餐桌和各种喜庆宴会的一道菜肴,面线几乎日产日销。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汤南面线也成了当地手信,市场需求大,手工面线时常供不应求。
据汤南镇党政办主任黄纯峰介绍,目前,汤南镇共有手工面线作坊40多家,集中在新铺村和隆烟村,全镇每年可生产手工面线约125万公斤,收入495万元,为当地村民带来不少收入。下一步,该镇政府计划设立汤南面线非遗传习点,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传承汤南面线手工技艺。
【全媒体记者】黄培强
【通讯员】胡金辉 郑坤 叶思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