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点”长盛不衰 勋叔话说因由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19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8-25 20:18: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8-8-25 20:21 编辑

    “粵点”长盛不衰 勋叔话说因由   

  春节期间,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开播,引起了朋友圈里新一轮对美食的讨论热情。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日常生活里要是少了吃,还真是缺了不少意思。吃,看起来简单,学问却大得很。

  《舌尖3》引起的争论大概正可以印证这一点,今天我们撇开片子带来的诸多争论,专跟大家聊一聊在第六集《酥》中,给网友留下深刻印象的粤式点心界泰斗陈勋。
“粵点”长盛不衰
月夜逢燕侣  
“粵点”长盛不衰
赤绳欣系足
  有广州粤点大师之称的勋叔,13岁入行,曾师从当时业内知名的点心大师崔强,做了80年的点心师。早在上世纪40年代,勋叔已经有全广州最年轻点心部长之称,每周均要推出“星期美点”,以此保持酒楼人气不跌。   

  记得七年前我釆访勋叔时,他聊起当年的盛况,依然滔滔不绝。那是一个讲究手工的年代,一只虾饺亦要十三弯;那是一个心思精细的年代,酒楼之间争奇斗艳,每周都会推出星期美点。老爷、少爷们日上三竿才拎着鸟笼,施施然地踱上茶居,叫上一盅两件,细细品尝。而侍应们都把当周茶点名单记在心中,张口就能说上来。那种悠然慢品的时光,在这急匆匆的当下,越发叫人无限怀念。   

  在一些老广州人的眼中,昔日的老点心一定比现在的点心要好。不是吗?以往的叉烧包纸能黏紧包底,烧卖皮是酒楼自家擀的,肉馅是点心师傅手剁的……哪里像现在一些酒楼里的点心那么随便?不过,在勋叔眼中看来,却未必全对。以前的点心,由于需求量不像现在大,因此手工要比现在细致很多,像是小笼包上的皱褶都是师傅人手捏制的。现在酒楼餐厅多,点心需求量大,故此对机械依赖性增强,以确保大批量生产的需要,那些太复杂的点心就慢慢消失了。若说传统点心和现代点心的最大不同,那就是现在的点心在味道上比以前更丰富,酱汁比昔日变化更多,食材也无须受限于季节,原材料的丰富和创意层出都给粤点注入新鲜血液。   

  早在七年前,白天鹅宾馆就请来了87岁高龄的勋叔,联手邱卫国师傅,在整个11月推出4套怀旧点心,每套皆是八咸四甜合共十二道点心,竭力还原上世纪40年代茶楼几近失传的传统点心。为此,白天鹅的师傅们跟勋叔学足了三个多月。   

  乍一看这些老点心的名字,旧时代那种悠闲意韵已经扑面而来:月夜逢燕侣、赤绳欣系足、脱衣换锦袍、彩凤隐龙怀……细细一想,可不就是一整套恋爱过程的浓缩版吗?它们名字雅致,全手工之余,连食材都跟足当时所用。譬如凤眼果和夜香花,不过这可难为了一众采购,得东奔西跑各处寻觅这极具时令性的食材。最难得的是,这些点心的做法亦按照当时的传统。做法传统,食材讲究,连上菜的顺序也有讲究:先咸后甜,汤点打头阵,蒸点在中间,最后才是煎点,滋味慢慢转浓。   

  将旧时味道发扬光大,并因应时代变化不断改进点心品种,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南北并举,勋叔积数十年做点心的心得体会,也正是粵式点心之所以长盛不衰的秘诀。  (羊城晚报记者王敏 文/图)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