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 影评,国王的演讲 好看吗,国王的演讲 最经典的...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18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7-17 09:29: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王的演讲

  不管电影好看不好看,在电影上映之后都会有影评人对它进行评价,电影国王的演讲 也不例外,在上映之后就有一大批影评人在第一时间写了国王的演讲 影评。有鉴于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国王的演讲 影评,国王的演讲 好看吗,国王的演讲 最经典的影评”。

以下为本次为亲们分享的文章“国王的演讲 ,国王的演讲 好看吗,国王的演讲 最经典的影评”的详细内容。

前言

它是一部好电影:看片时能很快抓住你,并让你投入其中;而看片后却仿佛余味较淡;但即使如此,它依然是一部好片子,如果世间人对何谓“好片子”有个模板般的期待,那么《国王的演讲》就几乎像小熊饼干一样,是按照这个模板刻出来的。我这么说是由于它的故事出人意料地简单:根据史实改编,自童年便口吃的阿尔伯特王子,在父亲去世、兄长弃权的情况下继承英国皇位,并要克服他口吃的毛病,在整个欧洲都被希特勒威胁的时代,因英国参战,要做出激励人心的演讲。这看起来并不容易被做出一个波澜起伏的故事。
在片中,他起初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毛病,反倒是他的妻子伊丽莎白一直致力于替他寻觅治疗口吃的医生;而在寻到合适的医生——片中的另一名男主角,罗格的时候,在一开始,他也非常抗拒治疗。不过,恰是罗格,在不停的摩擦中,真正和王子建立起友谊,并最终帮他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口吃。他们的摩擦是多重的:首先,一是王子,一是平民;其次,罗格并非真正的医生,而是退休的戏剧演员,因曾治疗战后失语的士兵,而积累起治疗口吃的经验;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罗格有颗强大的心,他要求王子敞开心扉,面对自己,他要两人相处时是以一种平等的关系,但这恰恰是王子做不到,或不愿去做的。
于是,全片主要围绕着这一组人物关系做戏,而一切外因,诸如老国王去世、兄长放弃皇位、战争降临,都是一种推动力,让阿尔伯特王子无法继续安全地待在他的结界里,而不得不勇敢起来,面对罗格、面对演讲、面对皇位,直至面对整个外部环境,发声说话,去抵达人民的心。
那么全片的主题也渐一目了然:克服困难(国王最后实现的目的),是因为直面内心(国王和医生的人物关系中,医生使国王完成的任务)。而直面内心,则被编剧言简意赅地概括为“勇敢”,并被下面这句台词集中表达出,“伯蒂(阿尔伯特昵称)是所有孩子里最勇敢的人。”而另一句在电影中被强调的台词,则是伯蒂继哥哥上任时人民打出来的标语,“GOD SAVE THE KING”——上帝拯救国王。拯救,必是一高一低,就像从悬崖上将人拉起来的那只手,在视觉上,拯救方和被拯救方形成了一个如不平衡的秤盘一般的意象,这恰给了我在这一次的影评中,分析其视听语言时的灵感。
是的,秤盘的两头,重与轻,拯救者与被拯救者,负重的事件与轻盈的基调,苦难的战争和轻松的人际,灰暗的平民和悠扬的皇室,时代的使命与个人的处境,勇敢的本性和怯懦的内心,必须进取的当下和一直蜷缩的过去,这些在各个语境中存在的对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这部剧的总体主题。而如何表现呢?——
我们先从形象谈起。
既然要有形象,就必须由视听语言来呈现,而我要打出的命题就是,导演如何通过视听语言去表现电影主题中“重和轻”的两极性。



先将电影分段;否则,这一篇幅甚大的任务,我将无从谈起。电影从阿尔伯特王子在公众前演讲却一字难发的时刻开始,以认识罗格、接受治疗、国王去世、兄弟退位为四个关键点,将剧情分为五段:
第一段:王子被口吃困扰,妻子为他努力求医,但医生的疗法却总是无效的,并伤害着王子的自尊,这使他痛恨被治疗,而妻子仍不放弃,找到罗格,她将王子带来见罗格,罗格要求王子与他平等交流,可王子却拒绝如此,他在医生的要求下,录下自己戴着耳机听着音乐时,朗诵莎士比亚文段的声音,随后离去。
第二段:王子回到宫廷,遭到来自老国王的越发沉重的压力,国王告诉他欧洲危难,战争在即,他必须要承担责任,于是私下里,王子很郁闷,索性播放了那张罗格送给他的光碟,他惊讶地听见了自己流利的话声,就此他正式决定就医,但他依然拒绝和罗格讨论他的心事,要求罗格只在身体上医治他。
第三段:老国王去世,遗言中称赞伯蒂是他最勇敢的孩子,伯蒂的哥哥继位,但他爱美人不爱江山,在伯蒂携妻子参加哥哥的宴会时,发觉哥哥不惜浪费金钱博取美人欢心,而无意于拯救黎民的苦难,伯蒂对哥哥感到失望,却被哥哥斥为怀有不臣之心;之后,在伯蒂和罗格散步时,罗格直言伯蒂可能想要皇位,被伯蒂痛斥,两人绝交。
第四段:因哥哥所爱的女人离过婚,不被教会接受,他自愿放弃了皇位,传给了伯蒂;眼看伯蒂就要接受冠冕,他非常紧张,罗格前来帮助伯蒂,他的真实身份却被伯蒂发现了——他并非医生,而是退休演员,伯蒂起初很气愤,但见罗格是真诚地想帮助自己,他接纳了他。
第五段:希特勒的强权统治了德国,战争一触即发,因德国染指波兰,英国将要参战,身为国王,伯蒂必须要在广播中念出下属为他起草的演讲稿,激励民心,他焦虑极了,但在罗格的帮助下,他成功地缓缓念出了全文。



再看每一段中的形象特色:我发觉,虽然影片整体的基调保持一致,各个段落中的色彩、格调并无大的不同,但区别还是存在的,那便是影像运动时的质感,当然也包括剪辑。
在第一段中,导演使用绿与棕两种颜色,旗帜鲜明地将王子的宫廷和罗格的房间区分开。其中,王子的家、他和妻子的衣着、治疗室外的等待区,都是棕色的,是一种木头的颜色,略显沉郁却并不压抑,透着英国人的庄重优雅,值得注意的是由海伦娜·伯翰卡特饰演的妻子的服装,棕褐色大衣陪衬帽子下的薄纱,一格格的网眼映出她的褐色眼眸和白皙的脸,再加之海伦娜本身就具备的一丝傻劲儿,给整体沉重的宫廷世界,注入了一抹跳脱诙谐的气息;而罗格的房间呢,则是草绿色的,色泽十分清新,略略做旧,再加上咖啡壶、留声机等设施,充分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当然,这种氛围也是与罗格温和平静的性格、自如自信的气质相得益彰的。那么,期间的动态呢?我想先从罗格和王子夫妇在镜头中呈现出的“对立”谈起:
首先,罗格的房间在楼上,但镜头并未涉及王子夫妇上楼梯的过程,而只拍摄他们走上楼梯后的动作,在此,导演有意抹去了楼梯所予人的高下之感,体现出,虽然王子夫妇是求医者,罗格是医生,但罗格并不高于王子夫妻;
其次,王子的妻子第一次来到罗格家,对话时,两人的中近景来回交替,并突出了罗格是站在门框之中,这显现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感,也体现了门框的重要性——门框内,就是“我的堡垒,我的规矩”,罗格的个人世界;
其三,王子来就医时,坐在绿墙前的沙发上,全绿的背景中,他的身体位于沙发右端,画面并不平衡,这无疑是他失衡内心的展现,而他对面,罗格则位于画面右侧,仍是失衡的,却与王子构成了一种呼应感;
其四,在罗格让王子戴耳机念莎剧的这一段,一开始罗格念给王子,王子坐着,罗格的声音从王子头顶传来,随后,他俩都来到留声机边,这时导演毫不犹豫地使用了中景,这是个客观的角度,又不显得过度遥远,让观众置身事外地留意二人的表现。
如此列来,镜头的表意十分清晰,便是:罗格在和王子夫妇的关系中,是一定要和他们处于平等地位的,这并非由于其他,只是由于他的治疗理念;而王子却不是这样,表面上看,他要以言辞压罗格一头,表明他的身份更高,事实上,他之所以无法平易近人,恰恰在于他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是比罗格更低的——罗格朗诵莎剧时的声音处在他的头顶,便是明示。因为,罗格是医生,他是病人,而从前医治他的医生对他采取过一些粗暴、残酷的手法,因此王子基于过往的经验,并不认为,一个医生可能平等地对待自己。
而剪辑在这里,起到了一个调整节奏的效果:事实上,罗格和王子的对谈,在真实生活中时间绝对更长,但经过剪辑,这个时间缩短了,微妙的是它依然呈现出跟真实生活相似的质地,并不会让观众在观看时意识到时间被缩短。这一是因为,台词明确地划清了两人对谈中的重点,省去了其他语句;二,则是因为,剪辑本身的速度,它事实上是中速,实则不慢,但观影时却丝毫不显急躁,这跟它采取的景别有关——景别可以改变影像对观众的压迫程度,一般来说,景别越近,观众越感压迫,而在适中的景别里,根据台词内容,有条不紊地推进对话中的悬念,将观众吸引入剧情之中,那么剪辑后呈现的剧情则足以乱真。
再让我们来总结第一段的整体风格:匀速,在稳重的主体里凸显轻快的格调,既显示出王子错乱矛盾的内心,又以更强的力度强调王子和医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之所以说是更强力度,在于,如果导演的目的是更强调主人翁的内心而不是他和别人的人物关系,那么整个影像就会更具备焦虑感,而现在的影像,却是带有安抚性质,平静而较为愉快的,还不乏幽默感——那我们便可以说:
是医生作为主导,将伯蒂王子从他沉重的内心世界抽离到更轻盈的人物关系中来。



而第二段,我将说得更简单一点:一般来说,电影中的故事随着时间推进,其间的人物数量、人物关系数量也会增多,也就是说,人物的社会活动范围横向扩展;而在这部电影中也是同理,编剧引入了老国王和皇兄这两个角色,也引入了罗格的另一个病人,一个口吃的孩子——后者并不是重点,但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孩子与伯蒂的妻子对话时,导演使用了很长时间的近景,并且用了角度较大的俯拍,这显然是在借孩子强调,伯蒂内心深处的“孩子”的处境卑微;而前者,是这段戏中的重点,两个皇室成员一加,在观众眼里,伯蒂便陷入了两重新的人物关系。
皇兄第一次出现,并非露面,而是在老国王劝勉伯蒂的话里。这次,导演从伯蒂侧后方拍摄他怎样在大家的督促下念新闻稿,并用特写突显老国王暴烈的脸,脸的方向是左下到右上,看起来,是不平衡的。而伯蒂的脸部,在这段画面中,反而令人印象不深,甚至像被淡化了。而接下来,伯蒂一人回到房间,俯拍角度,全景,他在沙发抽烟,屋里放着光碟,画面是对角线构图,一样是左下到右上,随后突然起来,起身换了光碟,他流利的朗诵声传来,接着便是门外,他妻子的近景,惊讶的脸。
左,一般被理解为过去,而右则一般被理解为将来,这段故事中的左下到右上构图,其实体现出导演想传达的一个信息 :故事走向将随时间推进而朝上攀升,人物也将越发接近他的目的——但是,强化老国王淡化伯蒂、俯拍伯蒂等种种处理,都无疑让观众意识到,伯蒂在此处,依然是一个弱者,他在宫廷人际关系中的实际地位很低,并不能对应于他王子的身份。
至于剪辑,这一段的剪辑则显然加快了节奏;当然,景别变近了,这也加强了画面对于观众的压迫程度,换言之即加强了叙事强度。沉甸甸的事物增加了,那轻的一头呢?——导演从伯蒂再次返回罗格的治疗室开始,一系列碎剪,将他们那滑稽可笑的治疗过程一系列推出,再次以一种轻松的氛围,缓解了影片中的沉重感。



第三段中, 总而言之,三个空间中的戏,成为了叙事焦点:其一,罗格的房间中,刚刚丧父的伯蒂第一次与罗格谈心;其二,伯蒂参加皇兄的宴会,和兄长发生冲突;其三,伯蒂和罗格散步时,罗格提及皇位,他和罗格发生冲突并绝交——先说第二段,因为这是一个社交场合,被夹在两个私人场合之间,它尤为重要。导演别出心裁地加入了马车上的一场戏,白雪皑皑,大树倾倒,伐木人的举止引起伯蒂妻子的非议,这是个有趣的桥段,为影片注入了一股纯洁的暖流;而接下来社交场合在观众面前被揭开,挥霍的人们,狡黠冷艳的女主人,满脸得过且过状的皇兄,自然便和属于伯蒂内心的纯净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更不消说之后阴暗的过道中的兄弟冲突,人物走位、明暗光线、特写的运用,都是一种隐喻:伯蒂决意进取,但这种进取在哥哥眼里是龌龊的,是他渴图篡位的证明,而哥哥的伶牙俐齿再度将伯蒂逼回内心的暗处里。不过,除此以外,这场宴会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平民气息——不用说,这当然是由于那位强势的交际花,辛普森夫人。
而再看两段瞄准了伯蒂和罗格的戏:第一段戏,从罗格、口吃的小孩和罗格自己的孩子的互动开始,接着伯蒂到来,两人围着小桌对谈,桌上是等待糊起的模型,镜头中伯蒂侧坐着,脸朝画面左边;第三段戏,则从两人的背影开拍,从中近景开始,最后以两人的正面、全景为结,罗格被伯蒂远远甩在身后。可以说,前者基调温暖,充满童稚感和温柔亲密;后者则因画面中黯淡的天空,和拍摄时疏离的视角,渗透出一种友谊中断时痛苦的氛围——而比起这段被中断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伯蒂心中的犹疑,而如何体现它?导演有意让两人的交谈不时凝滞,而两人走路的动作反而流利,这么一来,剪辑师也必须准确地把控节奏:既不能让人物过于大步流星,也不能让他们过于黏黏答答,一定要有种若即若离的、让人堵心的情绪质感。
这三段戏,速度上,可以说是:柔和而慢——快速、强烈、剑拔弩张、初露狰狞——淡漠、郁结、速度变慢了,却让人觉得流通不畅。而由这三段戏所构成的,全片中的第三大段,它并不像前两大段那样有种幽默,它的态度变得真诚、严肃起来,在人物关系的变幻中,揉入了许多人物深处的真情与深情,但它的整体气质,仍然是偏轻的,直到最后一段它才突然一落,骤然下沉,沉入人物关系中前所未有的深渊里。



接着,全片的第四段:哥哥退位,伯蒂上位。这里出现了两个大段落:第一,伯蒂齐家搬迁;第二,伯蒂的即位典礼。前者运用了碎剪,诸如搬家的场面、街道的场景,都被镜头展现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画面:其一,女孩们要求带上小马,这时画面被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是楼上的过道,窄窄一条,小马排成一排,脸都朝外;其二,是街道的空镜头,好几张写着“GOD SAVE THE KING”的海报。
第二部分,也可以说是全片第二幕的高潮和终结点,即位典礼时,不同于之前的所有画面,导演头一次地强调起了空间:我们显然感觉到,这是个穹顶很高的地方,虽然镜头并没有去拍穹顶,但通过人物脸部上头空出的大量空间,尤其是主教现身时的卑躬屈膝状,我们似乎觉得,人物头顶的那片空气,就足以成为压力本身。
进入教堂后,一通寒暄后,主教下场,这时便轮到了伯蒂和罗格的二人对峙。他们身后,一排排座椅居高临下地陈列下来。我们第一次发觉到伯蒂的怒气,也第一次看见了罗格的卑微,这一切令人惊愕起来,伯蒂似不再是之前那个内心柔软的孩子了,他变成了一个真正以身份来压人的人,当他责备罗格时,我们甚至会觉得他忘恩负义——压力被提升到第二幕中的最高峰;而这一切是怎么解决的呢?罗格坐在了皇位上。仅此一举,便给了一个提问,伯蒂将怎么回答这个提问?他选择的是生气,但他也接纳了罗格以这种方式和他开展的对话,这个回答,重新使人物关系送回到原来的基点。这也是为什么,接下来当主教出现,对罗格发动攻击时,伯蒂既声张了自己作为国王的决策权,又维护了自己从前的同伴。
这两段戏所共同构成的第四大段,可以说,也是全片中的关键时刻:就像一只球正要沿跷跷板的斜坡滑落到另一头那样,电影的基调正式由轻变重,战争这个大命题也正式参与了全片的叙事之中。而为使这个转折点不至突兀,伯蒂和罗格的拉锯战,便成了一个羽毛枕,在事件即将拉紧时,它提供了一种缓冲,能使观众放轻松,也能使观众在预感到自己即将心跳如鼓前,对影片在一开始承诺的那种轻松、诙谐氛围,建立一种信任感。



第五段,从黑暗的影片放映室开始,伯蒂齐家观看希特勒极有煽动力的演讲,事件一步步前进着,直至将观众送入全片的最高处——伯蒂的战时演讲,在贝多芬交响曲的笼罩下,一幕幕画面在我们面前交迭着呈出,国王的处境和黎民的面容交迭在一起,把电影送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之前一拍拍加快的音节到此完全放慢了,我们进入了真正的享受时刻,也目睹了一个完美的大高潮。而这一切是怎么用视听语言展现的呢?依然要回到我所提出的那两个关键字:重与轻。
先看一开始:即使是在黑白片中,希特勒那颇具喜感的面容、令人发笑的声音、富冲击力的手势,也是一系列强音。看到这一幕,远离那个时代的我们都禁不住会在心里发问,为什么动摇整个欧洲的恰恰是这么个唐老鸭一样的谐星?但这个问题却决不是什么荒诞剧中的提问,这一切都是真切的。因此,当幽默成了正剧,之前电影中所提供的所有轻盈的氛围、所有的笑料都变得不再那么轻柔和使人发笑,事情完全严肃起来了。然后导演便满有预谋地,将我们带入伯蒂为第一次战时演讲准备的时刻里。
正如所有电影,愈接近影片大高潮,剪辑愈碎:我们看到了莱格家里,面朝左侧一脸沉郁的人们,天空是阴的,他们也一脸阴霾,因为战争将不再是报纸里的事,将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接着便是莱格驱车来到皇宫;然后,俯拍角度,莱格训练伯蒂念演讲稿,他却焦虑得一连爆粗——这里本应是有喜剧色彩的,可正如我前头所说,希特勒这一喜剧人物的威胁成真,使所有的幽默都不再可以成为幽默;之后,倒计时,两人最终的训练……所有的剪辑都处心积虑地把影片送向最后的顶点——而直到演讲正式开始时这焦虑感也还没有结束,譬如广播室外伯蒂的女儿等待的面容……这时,贝多芬的乐曲才渐渐漫出,之前压抑在伯蒂心中所有的真情、深情、悲情和热情,才庄严地喷薄而出。沉重的言辞,就是这样,在一把温和的声音和来自于罗格的、轻柔的呵护之中,被倾往在民间等待的、即将被战火波及的人们,这时也才涌现出全片所要为之而抒情的另一主题:爱国主义。但是,这时的爱国主义并不是什么用以说教的陈旧字眼,“口吃国王为了国家而做出挑战”这句话语也不像它看起来那么肉麻了,这是因为,我们在导演的引领下,真的领会了全片所想传达的那重主旨:
直面内心,才能克服困难。
对伯蒂来说,在此他克服的也终将不仅是口吃这一个人障碍,而是整个国家的困难。其实这一主题的表达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就连伯蒂自己也忍不住怀疑,一个演员那般的国王(他父亲,老国王也说,皇室人员要做的无非是表演),当着民众念出早已写好的演讲稿,到底有什么意义?可就在这一刻个人和黎民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所有那些让人疑惑的内容都变得清晰了:
伯蒂,并不只是一个政治傀儡,因为当他克服个人困难时,他也理解了国家所面临的险阻;而他之所以要克服口吃的障碍,并不是由于所谓的自尊心、虚荣心,因为即使是一个口吃的人他也可以和妻儿安全度日,而是由于他事实上具有勇敢负责、善良热情的天性,他愿意为这个国家负起责任,尤其是在最艰难的时候。
这些话,即使用文字写来,也是需要人煞费苦心的,何谈用影像呈现?导演在此做了一个天才的跨越:他不再局限于逻辑推理,用事件却证明事件,而在贝多芬的加持下,来了一曲抒情诗。诗歌轻盈,却恰能让重要的内容在其中流动,而不像纯粹用事件去表达主题,反而会让主题在一重重冷硬的关卡中被卡住。是的,只有情感才能跨越逻辑,沟通人心;观众也才能在情感的温流中,了解了伯蒂,也了解了自己。

结语

其实,这篇影评除了分析视听语言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即分析影片的文学表达。但我觉得,如果不展开分析视听语言就很难说清;而如果在用大量语言分析了视听之后再用同样的篇幅分析文学表达,难免有滞涨之感。所以,我就用简要的语言说说它的文学表达:
莎士比亚是为《国王的演讲》加成的巨星。其一《麦克白》,其二《哈姆雷特》,前者被用于罗格失败的试镜中,影射伯蒂未来的“篡位”心理;后者被用于伯蒂的第一次心理治疗中,直指伯蒂在克服困难的时刻必须做出的决定——到底是直面内心(起身反抗暴虐的毒箭),还是继续退缩(默然忍受命运)?这两处,莎剧台词的出现,可以说都很合适;而由于莎士比亚是罗格个人最喜爱的作家,所以莎士比亚的频频现身,倒也不显得尴尬。不过,我也要说,在这部电影中,即使没有莎士比亚,叙事也还是成立的,那为什么要加他呢?我想有两重原因:
其一,这是一部英国影片,而莎士比亚是英国人的骄傲;
其二,莎士比亚这个人名就是一个代码,可以藉它轻而易举地撬开人心某处的情感开关,这就使剧情变得没那么干,柔和了起来,也使故事中那抹徘徊在外的阴郁感情有了着落。
而最后,再次重复我所提的命题:重与轻——“上帝拯救国王”,更高处的拯救方和更低处的被拯救方,就宛如秤盘的两头,轻的那头和重的那头。那么在这部影片中,轻的那头是如何“拯救”了重的那头呢?我想,就如伯蒂所酷爱的航模,他做了一次飞升:当演讲时,伴随罗格那轻柔的、指挥般的手势,他柔和地起飞,然后他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他发觉自己其实完全可以凭轻盈而超越沉重,并背负沉重,负重起飞。
那是什么力量使他可以起飞?使短翅膀的胖企鹅可以变成信天翁?仅仅是罗格吗?我想,更是罗格所要求的那种心态,所秉持的那种信念:就是直面内心。心的一切,都是轻柔的,心也最接近上帝。当人回归于内心时,便可理解困境,和冲破阻难。
这也是这部电影予我的启发。


以上为本次为亲们分享的文章“国王的演讲 影评,国王的演讲 好看吗,国王的演讲 最经典的影评”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亲们有所帮助!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