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文学,感情文学有哪些特点,怎么样写感情文学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16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5-31 17:22: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文学而言也是这样,有些人喜欢看科幻小说,有些人喜欢看修真小说,有些人喜欢看言情小说,有些人喜欢看感情文学等等。有鉴于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感情文学,感情文学有哪些特点,怎么样写感情文学”。

以下为本次为亲们分享的文章“感情文学,感情文学有哪些特点,怎么样写感情文学”的详细内容。

众所周知,情感性是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强调文学艺术的情感性的观点就像一条粗大的红线贯穿始终。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18世纪启蒙主义,感伤主义和19世纪浪漫主义也非常重视作品的情感性的表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文论家就提出文学是基于普遍人性的,而人性,则是人类情感的源头。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形象性,情感性,虚拟性是文学的三个审美特征,如果说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文学艺术的内在品格。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的,或者说包含着大多数人的情感。文学作品往往承担着这样一种任务,那就是启迪和教化读者。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曾这样对艺术下过一个结论:“艺术是这样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的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文学属于艺术,艺术本身是如此,文学自然也是如此,作家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而读者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到这些感情,与作家和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

所谓共鸣,也就是指文学接受者在文学传播过程中感受到了文学创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传达出的浓厚的人类感情,进而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因而身心愉悦,在某些人生经历的感情体验上不再孤独。可见,文学的情感性,大多是基于普遍人性的。我国当代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就曾这样说:文学是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的。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往往从人类最纯真的感情出发,基于人类最普遍的情感。读者或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怜生恻隐之心,或为拔刀相助的英雄儿女突生爱慕之情,或为主人公的不为人生挫折所羁绊,敢于进取向上的精神面貌而生出敬佩之意。梁实秋先生也曾说,“人性是超阶级的,资本家与工人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两样,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祈求身心的愉快,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

当然,人性是复杂的,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的人生才是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从

另一个方面而言,梁先生的话似乎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从生物个体而言,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生活在自然界中,在对于人生的思考过程中都有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观点或理念,比如一个母亲生活的出发点往往是为自己的子女,比如相爱的两个人唯有真诚相待才能携手走到人生的尽头,再比如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观念,不惧强,不欺弱等等,这些观点,是从最基本的人性出发的,每个人在独处的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才是自己人生真正所追求的,所向往的。文学作品正是从这些观念出发,展示了身处现实环境中的人的心酸悲苦,继而和读者产生共鸣。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经历人类千百年来的精神成长过程,这大大拓展了我们的精神空间,让我们对人类的各种生活有所感悟,对人类的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所了解。在这样的一些情感的熏陶下,我们将会培养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良好的分寸感,使自己充实而知性,谦虚而随和。我们应该懂得,文学作品不是生活的装饰,而是生命的觉醒,它通过它所描绘的情感世界传达出一种力量,让我们更有勇气去面对人生,面对人生中的生老病死,聚散离合,喜怒哀乐。夏目簌石先生在他的后期创作小说《心》的第四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是用来描写淡漠的先生的,“??大凡这类事先生经常是我失望,先生既像有所觉察,又似乎浑然不觉。作为我尽管屡屡品尝轻度失望,但又不想因此离开先生,或者不如说与此相反,每给不安摇撼一次,我就想往前跨进一步。我想,若再往前,我所期望的东西就会迟早出现在眼前,让我心满意足。我年轻,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有如此一腔热血,都如此以诚相待。

我不知何以对先生有这份心绪,直到先生已不再人世的今天才明白过来:先生原本就不讨厌我的,先生对我的不时流露的看似冷淡的态度和缺少人情味的举止,其用意并非要疏远我,那只是心灵遭受重创的先生向我发出的警告,警告企图接近自己的人立即止步,因为自己不是具有接近价值的人,看上去不理会别人好意的先生在蔑视他人之前,首先蔑视了自己??”簌石先生在这里就通过对先生的描述表现了一个人内心深处思想的矛盾和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许都或多或少的有过先生这样的想法,先生在年轻的时候做了他自己认为不该做的事,年老时就希望用沉默这样一种方式救赎。在经历了这些痛苦的事情后看淡了人世,尽管先生在内心深处是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人,但他不肯原谅自己年轻时犯的错,害怕自己再去伤害其他接近自己的人。作者很好的抓住了人物这时的心理情感,将先生内心深处的纠结描绘得淋漓尽致。作为文学接受者的读者在读到这里时往往能体会到先生所处的境地。文学作品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情来展现普遍人的情感,我们每个人不一定都有时间在短短的数十年间悟得这些真理,所以我们需要文学来扩展、来验证、来反省、来安慰人生。

看过《阿甘正传》的读者都会为阿甘的智商缺陷生出怜悯之心,都会被阿甘对珍妮的

最朴素的爱所感动。我曾在独自观看电影《阿甘正传》的时候潸然泪下,当看到他被一群小男孩扔石头砸到头破血流却不知道逃跑的时候,我的泪水就忍不住流了下来,为他的没有获得和普通人一样的平等的地位而流泪,因为她的智商缺陷,他就注定被同龄人欺负,在去学校的公共汽车上,没有人愿意和他坐在一起,除了他今后一直追求的女孩珍妮。当然,也许他并不明白他自己的遭遇,这样也好,因为不明白,所以不在意;因为不懂得,所以不深究。但也许他只是无能为力。只要有过与他相似经历的人,看到这样的一幕时,都是会流下泪水的。一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这样一些最普遍的人类情感,而这些最普遍的人类情感,足以唤起每个人心灵深处的共鸣。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唤起我们的人性,来感化每一个正处于强势的人,来激励每一个正处于弱势的人。通过以情动人,以情化人的情感感染,使读者在真挚高尚的情感中得到陶冶。

再如,一个人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人选择甜言蜜语,有些人钟情于玫瑰花,但是阿甘却用自己最普通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珍妮的最执着的爱,这样的一分情感才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所向往的。阿甘的朴素的爱,让很多的读者在看完作品后觉得,珍妮配不上阿甘付出的这份厚实的爱,尽管阿甘在智力上有缺陷,珍妮是个外表出众的女孩。阿甘不会说甜言蜜语,不会送鲜花给珍妮,却总是会在珍妮被欺负的时候认真严肃且毫不犹豫地挥出拳头,他会为了珍妮跑遍整个阿拉巴马州,会在珍妮死后的几年里依然对着她的墓碑说:我最近常常想起一些人,想我的妈妈,想我的好朋友巴布,想起丹中尉,但我最想念的人还是你。阿甘用自己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了最纯真的人性,用最朴素的话语诠释了最让人感动的真爱。

结语: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文学的情感性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所在,文学作品也正是通过传达真挚的情感来唤醒现实中的浮躁人生,让每个人都散发出自己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流传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文学上天入地,直抵我们的心灵,我们可以用它倾泄愤怒,表达忧伤,在困厄的时候,用它来慰藉心灵,找寻依靠。我们活在人世,有一天我们终会发现,外在的充盈都是虚幻,而内心情感的满足才是自己真正的追求,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就是一份人生厚礼,道理就在这里。

以上为本次为亲们分享的文章“感情文学,感情文学有哪些特点,怎么样写感情文学”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亲们有所帮助!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