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5-27 20:02 编辑
宗祠习惯上称为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并进行祭祀的活动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祠为追远报本而建,所以在建筑规制上体现出礼尊而貌严。崇拜祖先并立庙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后来人们把天子、诸侯的祖祠称作宗庙,士大夫的祖祠称为家庙。
宗祠,或曰家庙,或谓祠堂,源起于夏,魏晋之后有所发展。到了宋代,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民间以宗族建设的宗祠发展放慢。朱熹在《家礼》中提出:“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四龛所奉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四代。可见,当时的祠堂是以家庭而不是以宗族的名义建立的。
明代,世宗采纳大学士夏言的建议,正式允许民间联宗立庙,从此以宗族设立的宗祠建筑遍立。明清以后,出现宗祠大发展的景况。还有大宗祠,是数县范围的同一远祖所传后裔族人合建的,规模很大。
在宗族社会里,祠堂是宗族中最具凝聚力的象征,被视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关乎家族命运的建筑。祠堂除了祭祀祖先之外,还是族内人举行婚、丧、喜、寿仪式的场所,也是家族议事聚会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