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4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能上树的中华秋沙鸭
闻雪思
“赶鸭子上架”,这是中国人常引用的一句民谚,用以比喻迫使别人做力所不及的事情。鸭子上不了架,也就成了中国人公认的常识。可是,有一种鸭子,不但能上架,还能上树,甚至就在高高的树上安家。而且这种鸭子,偏偏还是咱们中国的特产,是与大熊猫一样珍贵的中国宝贝。对于这个颠倒常理的事实,我想,您也许还不知道吧。
这种鸭子名叫中华秋沙鸭,拉丁学名Mergus squamatus ,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是中国特有的鸟类。中华秋沙鸭体重约一公斤左右,体长在五、六十公分之间,比一般的野鸭稍小。头顶长长的两簇冠羽,嘴脚彤红,嘴喙与一般鸭子扁平的形状有别,是侧扁的,喙端尖钩。腹绒雪白,翅翎及两胁羽毛上均佈黑鳞状斑纹。雄鸭头颈和背部均为黑色,雌鸭头颈棕褐,背羽深灰。头上的冠羽和胁羽的鳞斑是中华秋沙鸭醒目的标识特征。它们性格胆怯机警,或雌雄成双、或家族为群,主要以小鱼为食,平素大都在林边的河流、湖泊、海湾的水域里活动、游泳、潜水、觅食、嬉戏、交配,夜间在芦苇丛中或岸边树上休息,只有在迁徙前才集结成较大的群体。中华秋沙鸭是候鸟,原产地在中国吉林省的长白山地区,只有少量偶尔飞到俄罗斯远东、朝韩和日本,越冬则飞到华中、华东和华南等地。
中华秋沙鸭几乎整天时间都在水上,但到繁殖季节,雌鸭就会寻找天然树洞作巢。它们偏爱靠近河边的老杨树,喜欢离地十余米的洞穴。选定洞巢后,雌鸭会往巢里铺垫木屑、青草、羽毛和羽绒,天天在洞中产卵,每窝产卵八到十四枚。然后雌鸭自己趴在窝内孵卵。一个月左右雏鸭出壳,并在雌鸭的率领下跳出树洞,跟着雌鸭在水中开始生活、成长。
据科学家考证,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存活下来的生物,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数量极其稀少,而且无法确定。如今在地球上最多不超过五千只,最少甚至不到一千只。它们不但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鸭子,也是世界上唯一会上树的鸭子,是一种能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的珍稀动物,比扬子鳄还要稀罕。由于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持续恶化,中华秋沙鸭已濒临灭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人民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挽救濒危的中华秋沙鸭。国家在吉林省的长白山、黑龙江省伊春市小兴安岭的碧水、江西省上饶市的弋阳县建立了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动员区域内的原住民整体搬迁,把山水之家让给秋沙鸭。在保护区内悬挂宣传标语,公示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保护中华秋沙鸭及其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和警示。在保护区设立关卡,对所有进出的车辆、人员进行检查,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电源、火种和其它猎捕工具进入保护区。保护区内车辆禁止鸣笛,一切人工作业都要经过严格审批方可进行。派遣巡逻队日巡夜查,检查生态环境,及时清理垃圾隐患,打击非法有害活动。安装网络监控,密切跟踪观测中华秋沙鸭的生活习性,为中华秋沙鸭的保护、繁殖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组织相关人员和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究,探索中华秋沙鸭的人工驯养、繁殖和越冬等科学规律。保护水边树木,人工安装搭建巢箱,为中华秋沙鸭提供一个拥有美好生态环境的家园。成立中华秋沙鸭保护协会,建立中华秋沙鸭展览馆,提高公众对中华秋沙鸭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可喜的是,这一系列的保护、建设、监测、科研等工作正在显示成效。在黑龙江省伊春市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曾救出被亲鸟弃于树巢内的四只雏鸭,并成功地对它们进行了精心饲养,雏鸭生长发育良好。目前,保护区正策划通过人工驯养繁殖并野化放飞这一手段来增加中华秋沙鸭的野外种群数量。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改善、保护力度加强,中华秋沙鸭的数量逐年增多。除黑龙江、吉林外,辽宁、山东、江苏、江西、安徽、兰州等地都相继发现中华秋沙鸭种群的踪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