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松源红色苏区抗日精英何康全血雨腥风时革命谱春秋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28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564 天

连续签到: 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24 10:11: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ztaiyuan 于 2020-5-22 11:33 编辑

        梅州市梅县松源红色苏区抗日精英何康全、
                  血雨腥风时、革命谱春秋
                --五星瑶福村何康全红色革命之家
                            梅县松源红色苏区抗日精英何康全血雨腥风时革命谱春秋
                                             何康全老革命
   何康全,1919生,又名;何雪梅,梅州市梅县区松源五星瑶福村人。
    一.红色革命种子播洒松江;
    1929年10月19-24日凌晨朱德等率红四军出击东江,6000多红军,先后分四批.三天.三路进驻梅县松源集结,时是小朋友的他曾隨人称;庭相三叔王亚婆、父亲宏基、母亲吴连香、王五妹(他同养媳)等一家人,22日一齐到离家门不远的五星村五星坪,耳闻目睹了红军朱德司令在松江区群众大会上演讲,人山人海,松源梅蕉六甲中学陈剑吾校长用客家话翻译,红军朱德司令大会上宣传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人民苏维埃政权” 等等革命主张,不但唤醒了民众思想觉悟,还播洒下了大批红色革命种子。何康全及全家都对朱德红军的革命道理的认识有了启蒙,对红军革命队伍深有崇拜。
    红四军在松源期间;全家都积极投入协助松江区党委组织的为驻军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庭相三叔王亚婆、母亲吴连香每天积极为离部队较远,驻园嶺背高坡壁的红军哨所挑饭送菜等,常常深夜才能回到家。一次送完饭后,摸黑在回家路上,亚婆、母亲怕黑,就用挑饭的水吊(担干二边用铁打的二节铁勾子)一头挂肩胛、一头拖在石砌路地面上,人边走路、铁打的勾子边摩擦路面、边发出响声,来为自己二人壮胆,将路过红军岗哨时,远处哨兵听到怪声响, 大声发问, 因语言不通,没及时回应, 远处红军哨兵马上向天开枪示警, 亚婆、母亲才知, 大声回应是为红军哨所送饭的,红军哨兵才释疑解惑。
   二.岁月血雨腥风时、春秋谱就革命史;
   红军撒离后,松江区、松源革命火种受到国民党军阀的残酷扑打,中共地下党、赤卫队、苏维埃政权、农民协会均被打散。中共梅县与松源党组织瘫痪。1931年时中共武平县委派地下党干部,陈仲平同志来松源梅蕉六甲联立中学以读书隐蔽,秘密重建发展中共梅县党组织,重燃革命燎原烈火。
   何康全后在梅县松源梅蕉六甲联立中学做职员,受陈仲平、王建良等地下党和王维、张春汉、王逸辉、王立俊、陈秉铨、陈振厚、陈连亨等,一批学校进步学生的革命思想熏陶、影响、教育,他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暴发后,他努力为地下党组织工作服务,思想要求进步。1936年11月参加了张春汉、王立潮王逸辉王添官、王钦宝、王立俊、王志安等人由王维领导成立,松源先7-8人发展到60多人,王维任中队长的《抗日救国义勇军》中队革命组织与中共松源区委书记王维等领导的各项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共产党。积极参加中共松源区党委、湾溪支部组织的《救国时报》《少年真理报》《大众哲学》等中外进步书刊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他能写一手好字,人十分活跃积极。在中共松源区委领导下,先后参加了“澎湃社”、“赤色学生会”、“夜莺剧社”、“救国会”组织,发动瑶福村及松源各村青年群众参与抗日。每逄松源圩期,都组织宣传队到圩场、宣讲、演戏、写标语,在瑶福村片区与何伟坤、何尉康、何振庭等积极宣传抗日,与进步青年何珍华、何元均等一同在五星瑶福村新楼下塘唇间村道上办起了《光明书报社》,他们想方设法,多方收集进步书刊,组织青年学习,散发传单。何康全工作思想点子多,做事从来热心、认真、扎实、且责任心强,常常深夜头戴毡帽,手拿一把铜质电简,走村庄、入农户,广泛发动群众投入抗日。积极协助中共松源区委书记王维等组织发动学校师生给前方抗战将士写慰问信,为抗战将士家属帮耕,缝制棉衣、打织草鞋、义卖募捐、演话剧、筹粮筹钱等送给前方将士御寒,慰劳抗日将士。在中共松源区委书记王维等领导下,松源区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因此轰轰烈烈、有声有色。1939年1月中共松源区委;被闽粤赣边省委第五次党代会上评为闽粤赣边省唯一一个模范区委。
   三.革命意志不灭、找组织粤北行;
   1942年(南委事件)后,南委执行中央指示,各级党组织解散,停止活线。同年任中共松源区特派员张伯赞(张英),他住在湾溪村陈屋国民小学以教书作隐蔽。何康全他在湾溪村尚智学校以教书隐蔽革命。他们都在湾溪村以教书隐蔽单线联系人。1943年特派员张伯赞调离松源在梅县西郊中心小学任教,后与松源地下党员王凤章(王逸辉)、王锦华等被组织派往到粤北隐蔽革命。血雨腥风年代,何康全他坚定党信念,与组织失去联系,离开组织就象大海小舟、无线的风筝、风雨飘摇、吃无味、睡不香。1944年当何康全同志经组织安排,秘密到原自已上級领导张伯赞同志隐蔽在粤北教书继续革命,张伯赞后参加抗日东江纵队。他断然别过高堂双亲妻儿、离乡背井,与同村地下党员何伟坤起程到粤北,寻找自已上級领导张伯赞等地下党组织,未果,又到回家乡。他党的革命信念意志不灭,1945年春再次粤北行,几经周折,找到了老上级领导人张伯赞,已时东江纵队独立第一大队政委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后,张伯赞政委同年4月奉中央命离开独一大队,东纵主力先行北上山东,1946年在山东后调入华野笫十一纵队,参加睢杞战役、济南战役、淮海大决战,随后参加渡江战役,横扫江西、福建北部、湖南残敌等战役。何康全他后经当地党组织安排,奉命打入曲江县国民党警察局任消防队队长,在任期间,他团结队员,并积极向队员们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1949年解放前夕率队起义。解放后任曲江县公安局副局长兼治安股长等职。
    四.独挑重担、优秀家风、乡梓扬颂;
    何康全夫人王五妹,积极支持丈夫参加抗日的革命活动,配合帮助丈夫做好抗日救亡各项宣传等工作,为使丈夫安心从事革命,独自挑起全家重担,秉贤妻良母之德,照顾好上有俩老、安排教育好下有三小的重任,家虽贫寒、艰难度日。且积极投身闽粤赣边陲的松源红色苏区交通输送江西、闽西苏区急需物资挑夫队行列;那时边陲的松源当地红色挑夫民众常念的;“上(中都)上杭、下松口、上瑞金、过(洪山)永定、星下出门月下归”。在她二十六岁时,自丈夫何康全离家去粤北参加革后,她肩负起更重的担子。几十年来,为持家计、勤劳俭朴、节衣省食,何康全夫人王五妹以前那时比“黄连”还苦的亊就别提了!一般人家难以想象!
   王五妹为父母俩养老送终,育大三子女;坤定、海定、凤珍成人、成家、成才。抗日精英何康全老革命裔孙们,并都能传承前辈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刻苦学习,都在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下成长,仼广东省厅、处级等重担的干部有多人,都不负重托、勤政为民、爱国爱乡、扎实做事、低调为人、民众口碑、颂优扬良。
   王五妹一生不但是劳动能手、且乐于助人、热心公益、慈善向上。曾被评为梅县县级“劳动模范”;多次评为“五好之家”;捐建“五福登山路”;捐资雕刻“何仙姑”石像;建“何仙姑”堂庙;捐款修“五星桥”;捐出自已耕田建村级“公园”;优秀家风、后裔承传、乡梓扬颂!
   何康全的人生,是与广大老前辈革命的人生一样,他们坚定党信念,出生入死,艰苦卓绝战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革命的胜利,曾作出了巨大贡献,人民不能忘记前辈们的功名,五星瑶福村何康全红色革命之家,均应永垂青史、值后人传扬。
梅县松源红色苏区抗日精英何康全血雨腥风时革命谱春秋

梅县松源红色苏区抗日精英何康全血雨腥风时革命谱春秋

梅县松源红色苏区抗日精英何康全血雨腥风时革命谱春秋

梅县松源红色苏区抗日精英何康全血雨腥风时革命谱春秋

梅县松源红色苏区抗日精英何康全血雨腥风时革命谱春秋

梅县松源红色苏区抗日精英何康全血雨腥风时革命谱春秋
梅县松源红色苏区抗日精英何康全血雨腥风时革命谱春秋















psb23.jpg (214.94 KB, 下载次数: 54)

psb23.jpg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