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活——锔后而活 所谓锔活,简单说就是把破碎的器皿接好,再用金刚钻钻孔,用锔钉抓牢,补后恢复原样。宋时《清明上河图》中已经有锔补匠人的形象,清朝发展鼎盛,它与中国精美的瓷器相生,历经千年不衰。 这两年,锔活在国内也热火,有人为了求得锔补的美感,甚至刻意将新杯碰裂,这种“功利”的做法,在数百年前就曾有过,只不过当时用的是豆子注水胀裂壶的做法。 在台湾最新创意的壶型中,也出现了锔补的造型。 老行当的新玩法
谈到锔补,就必须提到王老邪,称他是当代“锔瓷教父”当之无愧。王老邪原名王振海,辽宁抚顺人,家里的祖辈原是清朝宫廷造办处皇家御用的工匠,传到王振海已经是第五代了。王振海的手艺主要来自他的爷爷。当年,王振海的爷爷“王神手”在北京琉璃厂经营一家王锢炉作坊(锢炉匠是民间对锔活匠人的称呼),当别的孩子还在弹玻璃球、跳房子时,他已经给爷爷打下手了。文革后,王振海被保送到北京中央美院雕刻系学习,身怀民间手艺的王振海,被人称叫“老邪”。 锔补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行当本来传男不传女,为了让它延续下去,王老邪在2009年起在台湾和大陆陆续讲授收徒。王老邪的理解是“老行当不应该被淘汰,老行当可以用新玩法”。 台湾茶人黄柏彦长期居住成都,他从2013年开始跟着王老邪学习锔补,他的第一个作品,至今珍藏在身边,那是曾碎成七瓣的两个指头宽的茶杯,大小不一的锔钉,密实地布在裂缝之上,将杯子衬得更耐玩味。 实际上,除了瓷器,古玩七宝金银铜铁石木角,都可以锔补。王老邪教出的学生,在全国各地都已经很有名气了。他的门派器具均为定制,最明显的就是铜钉,讲究大小不一,特有的铜合金配方,其材质最适合锔补,冷热收缩比恰到好处,不会出现锔后漏水的事情。 不漏水只是最基础的要求
锔补的常用工具包括锔钳、镊子、钩子、钉锤等几样,但细的可以有上千种。每一次锔补,工具都要摆放有序,整整齐齐。对于锔补行当而言,最基础的要求就是锔后不漏水。手法上,首先是找碴对缝,密合处的缝要求用手指都摸不出来。将碎裂的器物以胶布粘合或绳子“打绊”固定之后,以金刚钻钻眼,钻眼只能打到三分之二,先上锔钉的左脚,用钩刀钩住比划出右脚位置,剪钉后再上右脚,最后用小锤细心敲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 锔上不漏水是最基础的要求,好的锔补作品一定会耐人寻味,按王老邪老先生的讲法,就是“缝补生命,修复艺术”。 黄柏彦谈道:“比较难的如壶盖的包口,铜片必须包得平实完整,妥妥贴贴。有的紫砂壶壶嘴断裂,须用无焊缝的一张铜片锔牢,外人都想象不到是怎么操作的。另外,壶把与壶身的连接处,要用到中间弯曲九十度的锔钉,像这些手法都是很难掌控的。”我看到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如埋锔的做法,适用于壶盖口沿处,锔后外表平整,锔钉不凸起,壶盖才正好落入壶身。 有些器物的瓷片缺失了,就得用镶嵌,镶片有各类造型,如荷叶、青蛙、蝙蝠及各类花鸟虫草都可以入画,杯沿一只青蛙或杯内一尾灵动的鱼,茶汤入杯,顿生妙趣。 山西太原的郭智军也是王老邪的学生,他认为“锔活秀”,确是锔活行当中最难做的一种绝活,没有规范参照,完全根据瓷器紫砂裂纹处的位置及花纹图案来锻制锔钉,工艺性大,艺术性要求高,尤其是传世稀少的古旧瓷器紫砂的锔补修复难度就更大,危险性也更大。操作一次到位,没有重复的第二次。加上锻制成的花钉和嵌补、嵌口、包口,包边、包嘴、镶包、嵌饰、做件等使得瓷器锦上添花,增添了文化艺术魅力。锔瓷技艺能使破碎的瓷器复原再生,变换成另一类独具观赏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瓷文化工艺美术品。 锔补如同抚养儿女
一般人学七天就可以做锔补,但做出细活却要数年。 手工的乐趣就在作品的完善,作者必须静下来,性情浮躁是做不好的锔活的。就是最简单的剪铜钉的工作,也要求大小恰当,剪口整齐,如果剪不好必须再返工。手上的锔钉,不管是剪是锤,手法要稳,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就是锔补的精神。有时候只有头发丝的细微缺陷,都会导致锔补的松脱。 锔补妙手靠的是时间累积,王老邪的学生都听他谈及,“锔补之精细用心如同抚养幼儿”。黄柏彦说:“比如公道杯的流,或者紫砂壶的流,补起来最为细致讲究,既要漂亮又要断水利落”。锔得漂亮才叫出活,他们这一行,认为出活如同儿女出行,即将与他们分别,心中多有不合,但如同儿女要长大,只能祝福。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小心再碎裂,那就再“回家”。 “手工”和“手艺”有所区别,手工还只是为了生存,而手艺更提升一个层面,对待作品如同创作艺术。美的创作,既有赖于功力、眼光、心境,有时也和机缘相关。 当下的锔活收费并不便宜,有时候几十元的杯子锔起来要一两百元,但主人也愿意,他们说,器物身上承载自已的故事,比任何新的东西更昂贵。 一位锔补匠人在微信中写道,现代社会,人不如瓷,瓷破了可以再补,人却会记仇,所以可从锔钉身上学习到宽容。人与人的感情锔一下更好,应该给吵过架的人送一个杯子,能懂得,那该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