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东校场:承载球乡史 客韵几欢歌

[复制链接] 0
收藏
22
回复
1235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12 13:47: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8-12 18:02 编辑

 东校场:承载球乡史   
  位于东较场中心球场西北角的梅县体育馆、筹建于1948年、 正门上有叶剑英元帅题写的 “梅县体育馆” 五个大字。
 东校场:承载球乡史
建于宋代淳熙年间的嘉应桥、位于东较场南部 、即在现今的文化公园内。
 东校场:承载球乡史
东较场曾经是梅城的“文体中心”,梅城的许多文化活动、群众集会、足球比赛等都在此进行。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48:46 | 只看该作者
 较场(校场)   

  较场(校场)是古时候军队操练或比武的场地。较,有较量、比较之意,简单来说较场就是比武较量的地方。唐朝李濯《内人马伎赋》:“人矜绰约之貌,马走流离之血,始争锋於校场,遽写鞚於金埒。” 用现在的话来说,较场(校场)是古时驻军比武之地,也是考选武生的场所。梅城的较场原与约所毗邻,明嘉靖七年,由主簿王腾重建,清顺治十年和康熙十年,知县葛三阳、王仕云先后重修,由于位于古代州城的东北角,因此被称为东较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49:27 | 只看该作者
  强民体育会   

  梅县强民足球队成立于1929年,1934年升格为强民体育会,至今已有87年历史,活动场地主要在东较场。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以“强民”为主的梅县足球队,在会长兼队长温集祥领军下,蝉联省运会冠军,代表广东省参加中南选拔赛、勇夺全国足球赛武汉赛区冠军;培养了曾雪麟、杨霞荪、潘培根、张英忠、邓雪昌、杨霏荪、邓锡权等大批足球名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50:26 | 只看该作者
  【专家视角】   

  这里是球乡精魂所在   

  东较场建成后,足球成为这个场地最为红火的运动,举办的比赛、培养的球员数不胜数。那么,从东较场走出了多少足球名将?它之于梅州足球的发展有何意义?记者采访了梅县强民体育会秘书长温威光。   

  记者(以下简称“记”):东较场是梅州足球的象征,它与强民体育会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依托于此走出了许多足球名将,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   

  温威光(以下简称“温”):1929年,以工商业主、工人为主体的强民足球队成立,带动了梅城足球运动的兴盛。在当时全民都热爱足球的大背景下,是强民足球队推动了东较场的建设,反过来东较场也促进了梅州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51:39 | 只看该作者
  1936年开始,以“强民”为主的梅县足球队蝉联省运会足球赛冠军,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梅县队晋升甲级队,梅县荣获“足球之乡”称号,足球成为这座城市的符号。从东较场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足球运动员。我们耳熟能详的有解放前的曾雪麟、潘培根、杨霞荪;解放初期的张宏元、饶秉饮、邓镇、邓雪昌、张文济、张英忠、侯梓华、杨霏荪;还有邓锡权、梁珊城、熊耀建、陈恒粦、古晚芳和后来的池明华、杨宁、王惠良、黄德保、钟小健、钟杰章、杨伟湘、张峥嵘等,他们多年在东较场雨淋日晒,艰苦训练,从这里奔赴全国各地成为足球良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52:13 | 只看该作者
  记:在国家振兴足球运动的当下,东较场这个梅州足球运动的标志性建筑,对梅州足球的发展有何意义?   

  温:东较场见证了百年来梅州足球由盛到衰的历史,一代一代足球运动员、足球爱好者、球迷、群众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们心中,东较场有许多足球人物、故事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如今体育场外“红门”紧闭,在国家振兴足球运动的大好时候,期盼足球宝地东较场早日从“沉睡”中醒来,期盼象征足球之门的“红门”能够早日打开,让足球宝地东较场重放异彩,迎来第二个春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5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8-12 13:54 编辑

 东校场:承载球乡史
东较场曾经是梅城的 “文体中心”、梅城的许多文化活动、 群众集会、足球比赛等都在此进行。

  【问迹寻踪】   

  承载球乡史 客韵几欢歌   

  说起东较场,梅城的老一辈都知道 “球乡”的美名正是从这块土地上驰名海内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市的变迁,东较场作为昔日足球和市民文化胜地,渐渐静寂下来,鲜见当时热闹的场面。不过,这个曾经充满运动与朝气的地标性场地在许多老梅城人心中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55:27 | 只看该作者
  城之东隅,文教建筑由来久   

  东较场位于梅州老城区的东北方向,毗邻著名的攀桂坊,周边历史建筑甚多,文化气息浓厚。

  古时候,东较场是一处练兵场,清朝的军队比武和练兵,甚至武科考试都在此进行。

  梅县乡贤梁伯聪先生在《梅县风土二百咏》中写道:“东出郊垌较试场,三年一考武生忙。弓刀石技般般弄,马步穿杨魄力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56:36 | 只看该作者
  在东较场的正北方原有一座关帝庙,附近是杀人塘,为古时行刑处决犯人的地方。据清朝康熙年间的《程乡县志》记载,“约所较场,内祀关圣君,在城外东北隅,去县一里……”由于清代皇帝的册封,关羽成为与孔夫子并列的武圣,当时的关帝庙香火旺盛。梅县晚清贡生王漱薇先生纂辑的《梅联最话》中称:“关帝庙不知建于何时,其中墙壁间有碑记载‘(明)万历四十五年立’字样”。书中还收录一些描写关帝庙的楹联,如“气壮山河,百战忠心扶汉鼎;名垂竹帛,千秋庙貌峙梅州”。可惜的是,关帝庙后来被毁,如今人们只能通过其旧址附近的一棵大榕树来感受当时庙宇香火兴旺的场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57:10 | 只看该作者
  在东较场的南部,有两个历史悠久的建筑被保存了下来。位于现今文化公园内的嘉应桥建于宋代淳熙年间,因当时此处盛产嘉应子(又称梅子)而得名。桥长约12米,宽约4米,是一座双孔石桥。旧时北门濠水通老虹桥(现已毁)及嘉应桥后流入梅江。与嘉应桥相邻不远处有一凉亭,谓之烈女亭(又称马氏亭)。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嘉应州志》记载,烈妇马氏在嘉庆年间葬于东门外。相传,马氏丈夫嗜赌成性,欲将马氏卖身偿还赌债,马氏不从,最后跳楼而亡。后人为纪念马氏的刚烈行为,建亭于此,以警示赌徒。   

  有熟悉地方史的专家还表示,古时东较场嘉应桥、攀桂桥、旺巷口一带还是梅城去往丙村堡的古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