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控空哥:: 于 2016-8-1 11:33 编辑
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是一个亚洲国家,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联系,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相当大的,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关系目前呈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高成长、全面发展之良好态势。但是,在当前中国面对的南海问题上,中国周边的国家都撤了,但是它突然跳出来了。它,就是澳大利亚。近两天,有媒体在报道一则关于我们南海的“大新闻”,而这条新闻的内容是: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三国的外交长,联合发布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声明,要求中国必须接受关于南海的“仲裁闹剧”!我们的外长王毅当即回击了这个“声明”,并犀利点出了这个声明中最讽刺的地方:当南海周边国家自己都纷纷选择“降温”,选择通过双边协商解决问题时,三个根本不是南海区域的国家却反而跳得最欢实....
不过,令人觉得“多少有些诧异”的是,平时总爱标榜自己“中立”的澳大利亚,这次居然跳了出来,和美日一道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发难。这一做法,不仅中国人看了不爽,甚至连澳大利亚国内的媒体也并不认同。
澳大利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中国跟它关系还算不错,却忘恩负义,历史上有一件令人发指的事件——澳大利亚巴克兰排华事件。
1851年,从美国加州淘金失败归来的爱德华德·哈格雷夫斯在新南威尔士的巴瑟斯特附近淘出了第一桶黄金。这条消息在《悉尼先驱晨报》公布于世之后,立刻轰动了澳大利亚和整个世界,澳大利亚也进入了对其影响深远的淘金热时期。
梦想一夜暴富的人们抛弃了原来的家园和工作,成群结队奔向黄金矿场;“墨尔本和季隆两城的人都走光了。农舍为之一空,甚至有些船主认为水手离船是不可避免的,就索性和他们一起出发前往采金。”?世界各地的人们也纷至沓来,加入到狂热的淘金潮中。1851年末,澳大利亚淘金热的消息传到中国之后,也同样吸引了福建和广东地区的大批淘金客。人们为了区别美国的圣佛朗西斯科和墨尔本,把前者称之为旧金山,后者称之为新金山。
在澳大利亚淘金热初期(从1851年到1854年),在澳华人并不多。在1854年的维多利亚的第一次人口统计中,华工只有2,341人。但是,到了1855年年中,人数已达17,000,到了年底则超过了30,000人。1857年,维多利亚金矿场就有23,623名中国人。最高峰1858年到1859年,人数已高达42,000人。在新南威尔士淘金热高潮时,华工有21,000人,占当地人口总数的1/16。在1875年昆士兰发现黄金后,中国淘金客的人数有显著增加,到了1877年,人数已达25,000人,每7个居民中就有1个中国人。即使在偏僻的西澳大利亚,也有淘金华工的身影,人数从145人发展至1521人。
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华工常常被白人矿工误解。华工的外貌、服饰、语言和风俗习惯和西方白人迥然不同,辫子成了白人常常取笑的对象;白人也不能理解华工长期禁欲的生活,把他们视为对白人妇女的一种威胁。当然也有华工自身的原因,当时的华工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卫生习惯差,还有吸食鸦片等不良行为。
因此,引起大量的不满。1857年7月4日,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殖民地的巴克兰河金矿场,2000余名华人淘金者遭到白人集体抢劫,衣物被抢掠一空,住地被夷为平地。无数华人受伤,数十华人掉进河里淹死。”四处火光冲天,暴徒的狂吼声、受害华人的惨叫声、嚎陶声此伏彼起,撕肝裂肺。这就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有名的巴克兰排华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