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那场发布会是中国足坛最大骗局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66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7 08:1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6年3月10日下午,经过一年裸奔,中超又取得了冠名。来自英国的“爱福克斯”公司成为新的赞助商。隆重的发布会进行到最后,谢亚龙、南勇等都站在了水晶球前,正式开启中超新赛季的大幕。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可能是中国足球史上一个最大的骗局。现在看来,这个发布会更像一个骗局的启动仪式。作为现场见证者,现在再回忆起事件前后的细节,确实有值得商榷和怀疑之处。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们在会场外排队领资料。出乎意料的是,每人最终只领到一页纸的新闻通稿。按常理,花600万欧元买一个冠名,爱福克斯没理由不做一个铺天盖地的宣传,以此来打开中国市场。奇怪的是,这些东西都没有,也没人出来招呼记者对赞助商进行采访。


从之前的裸奔,到一下子获得如此巨额的冠名费,足协的效率让人咋舌。要知道,此前郎效农还曾向媒体表示:“如果没有冠名就算了,哪怕裸奔也不能贱卖,否则,对中超的品牌也是一种损害。”


就在这次发布会之前的几天,南勇在另一个发布会现场,还曾经信誓旦旦地向记者们表态:“中超冠名是绝对不会裸奔的,我们之所以还没向外宣布,是为了有更好的宣传效果。”


事后来看,南勇说这话有急功近利和吹牛皮不上税之嫌。有消息说,在和爱福克斯签订合同之后的一个月,足协和中超公司才与香港一家中介公司签订代理合同,这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多方质疑。既然是中介代理了爱福克斯冠名中超,那么中超公司应该是与代理公司首先签订合同,其次才是与爱福克斯签合同。为什么代理合同是在赞助合同之后签订的?这其中有何原委?


直至当年6月中旬,又有消息说,爱福克斯的网络电话依然拿不到牌照,无法进入中国内地互联网市场,爱福克斯以此为由提出减免冠名费,并与中国足协进行了面对面的谈判。爱福克斯明确提出减免600万欧元中的150万欧元,也就是说最终付给中超公司的冠名费仅需450万欧元,少了1500万元人民币。


即使如此,这笔钱也迟迟没有到位。无奈下,中国足协把爱福克斯告上了法庭。但法院在调查中发现,原来签订合同的爱福克斯公司已经于2008年被转让过一次,在转让后新的公司却破产了,爱福克斯已经被注销了,这笔钱没有任何可能再拿回来。


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已是圈内公开的秘密。虽有悖常理,但人们已见怪不怪。毕竟,搞好了就是政绩,搞砸了就是交学费,这样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如今,虽然一些关键人物都已落网,但人们仍未听到任何方面给公众一个交代,这件事或许又要成为一个千古谜案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