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47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12-5 19:4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成绩不好归责于教练,希望通过更换教练提高成绩一样,中超球队还喜欢更换俱乐部掌门人。2015赛季结束后仅一个月时间,天津泰达便传来了更换俱乐部总经理的消息:由高应钦接替李广益担任总经理一职。
“高应钦同志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任滨海快速公司副总经理、泰达滨海站公司总经理、泰达城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大项目建设管理和公司经营治理方面经验丰富,在以往的工作中成绩显著。高应钦同志热爱足球,充满激情,是一名资深球迷。”在这段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高应钦的评价中,我们发现,他和足球的关联仅有“热爱”一点,我们不仅要对其专业性打上大大的句号。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李广益(左)高应钦(右)
而李广益在位期间的一些作为,更是招人病诟。自从李广益上任之后,对外标榜按正规公司操作,但网上纷纷曝出,他有很多不正规的行为,特别是合同危机,让队员利益受到了压榨。
纵观整个中超联赛,俱乐部经理人的现状,很难称得上职业。今天懒熊体育一一为您分析。
广州恒大刘永灼
刘永灼,可能是中超各俱乐部掌门人中最有名气的。恒大最早介入排球联赛之时,刘永灼就担任恒大女排俱乐部董事长。在此之前,他在恒大集团中主要负责人力资源事务。2010年恒大收购广药进入中国足坛,刘永灼担任俱乐部董事长,在此期间,刘永灼一直都是恒大幕前的头号操盘手。广州恒大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便从一支中甲球队上升为中超第一、亚洲第一俱乐部。
但是在他接手恒大之前,完全没有涉足过足球行业。广州恒大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刘永灼自然功不可没,但或许更要归功于恒大集团的大手笔投入。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山东鲁能邵克难、董罡、康梦君、孙国宇、刘宇、姚鲁、孙华
这7个名字,是山东鲁能俱乐部自1998年成立以来的历任俱乐部总经理,他们的行事风格、管理方法可能不同,但是他们的背景却出奇的相似--都是山东鲁能电力集团,或其下属市供电公司的管理人员,完全没有足球背景,像孙华这样懂球,在之前和鲁能足球有交集的都实属不易。
需要注意的是,姚鲁之前的几任老总,均是靠成绩得以提拔,换句话说,他们很好地借着大环境的优势,利用鲁能俱乐部这块跳板获得了升迁,唯有姚鲁受成绩所困,仕途前景不太明朗。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2009年11月,康梦君(右)离任山东鲁能俱乐部总经理,孙国宇(左)接班时两人高兴地抱在一起的原因吧。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上海申花吴晓辉
2014年1月,上海绿地集团以2亿人民币收购了上海申花队,并更名为上海绿地俱乐部,此举遭到了申花球迷的强烈不满,绿地俱乐部董事长吴晓辉决定将“申花”二字重新加入俱乐部的名称中,得到了使其得到球迷们的初步认可。吴晓辉目前还是绿地能源集团的董事长。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江苏舜天梅泽铭
从梅泽铭的足球履历来看,相对于其他俱乐部的掌门人来说,他算是比较专业的。从2001年江苏华泰证劵女足建队开始,梅泽铭就一直担任球队董事长,到今年已经14个年头,可以说是国内足球俱乐部任职时间最长的董事长。
但是上任两年后,俱乐部成绩一直不甚理想,也引起球迷的极大不满。在担任俱乐部董事长期间,梅泽铭还是江苏省房地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辽宁宏运黄雁
黄雁,原葫芦岛港务局公务员,从2009年至今一直担任任辽宁宏运足球俱乐部总经理一职,并兼任宏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在接受辽沈晚报记者的采访时,黄雁都说自己足球门外汉。接手辽宁队6年来,在俱乐部没有大手笔的投入前提下,黄雁的管理也算是平稳。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上海上港隋囯扬
在2014年10月成为上海上港俱乐部掌门人之前,隋囯扬曾是上海市足协的“掌门人”,而上港看中的是,隋囯扬在体制足球内的丰富阅历和人脉关系。隋国扬一直在足球领域中工作,肯定会对足球业务非常熟悉,也有丰富的足球管理经验。
在球队管理的两年时间里,上海上港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他已逾60岁的年龄却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河南建业 陈礼安
2015年初,中超联赛还未开赛,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就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曾任台湾职业篮球联盟(台湾CBA)执行官的陈礼安来到河南,就任俱乐部总经理一职,对他的介绍显示:他对体育产业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热情,对职业运动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有着极强的使命感。这对河南建业甚至整个中超联赛都有久旱逢甘露的意味。
但是一个赛季过后,陈礼安对俱乐部的管理却鲜有作为。甚至让我们怀疑河南建业俱乐部,是不是更想利用陈礼安另一个背景--曾在台湾服务多个高端住宅楼盘,几乎麇集了台湾政商演艺界的大半名流,后又在大陆成为“前期物业顾问。要知道,河南建业正是一个地产公司。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北京国安高潮
2009年末,承办了“国安永远感谢您”(李小明,前国安俱乐部总经理)答谢晚会的北京高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高潮,来到了国安俱乐部,从一名球迷变成了俱乐部老总。
在此之前,高潮还曾就职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信贷处、中国银行总行信贷处。由于其接地气的做事风格,任职6年来,得到了很多国安球迷的支持。但是在刚刚结束的2015赛季,由于国安队6年无冠,球迷也把不满的情绪带到高潮身上,认为球队接连几年成绩平庸,祸根源于国安俱乐部的管理层。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杭州绿城童惠敏顾杭军
童慧敏是在今年才来到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的,1964年出生的他有着长长的工作履历。作为老杭大的毕业生,童惠敏当过大学老师,从事过房地产行业,也担任过广告营销。要说他和足球的关联,也只能用“铁杆球迷”来形容,所以很多人都担心他会童惠敏会在日常工作中用“球迷视角”来处理问题。
在这里把顾杭军也拿出来细说,是因为他的背景有点特殊—曾是杭州市特警支队副支队长。而当初,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选他作为俱乐部的掌门人,是因为看重他的为人--公正、铁腕、不徇私情。诚然,这些品质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作为俱乐部掌门人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石家庄永昌李霄鹏
李霄鹏曾经担当过的身份可要说上一阵子,2001年国家队冲进世界杯的绝对主力;效力鲁能队12年,是俱乐部巅峰时代的关键人物;2006年后,任职山东省体育局足管中心副主任;2009年,以教练身份带领山东女足夺得全运会第四名;2010年,正式出任中国女足主教练;2013年,担当青岛中能队主教练;2015年1月26日,石家庄永昌宣布李霄鹏先生出任新赛季的俱乐部总经理,成为了球队的管理者;最新的消息是,李霄鹏又回到山东鲁能队,担任球队副总经理一职。
李霄鹏在做球员期间,他的能力技术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退役后,却一直兜兜转转,好像在试探哪个才是适合自己的角色。足球俱乐部管理者,需要的不仅是热爱足球、懂足球的人,还需要懂得管理,并能将两者很好地结合。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长春亚泰高敬刚
2004年,高敬刚来到长春亚泰俱乐部,在球队中先后担任梯队教练、主教练、领队等职务,并在11年后辞去主教练职务,专心担任俱乐部总经理一职。高敬刚在请辞主教练时的成绩是极为不理想的:在8场比赛中,取得了1胜4平3负的战绩,排名一度跌入降级区。所以我们不免猜测,高敬刚的能力不能胜任主教练一职,而让其担任俱乐部总经理,只是一种安抚方式。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贵州人和宫磊;上海申鑫郭光琪
把这两个俱乐部和这两位足球掌门人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宫磊和郭光琪在俱乐部中都曾担任总经理兼主教练的角色,球队还称他们为救火主教练。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郭光琪(左),宫磊(右)

重庆力帆孙黎罡
曾经在孙黎罡身上发生过一件有尴尬的事情,2014年年末,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欲将球队转让,而作为俱乐部总经理的孙黎罡却完全不知情,在看到媒体报出相关报道后,更是断然否决,但最后证实这件事完全是尹明善一人操办。这无疑是中超联赛中的一大乱象。
你们真的懂球吗?扒扒中超俱乐部掌门人的“前世”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各俱乐部掌门人的背景大致分几类:
1.所有俱乐部掌门人中,最多的一类是俱乐部所属集团的管理者。他们的管理能力,基本上得到了集团董事长的认可,但是会管理公司事务不一定就懂足球管理。当然,如果能有恒大刘永灼的俱乐部管理能力,我们也欢迎。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把俱乐部掌门人的位置当作继续升迁的踏板,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领域,却在这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2.足球运动员变身俱乐部经理也不是少数现象,除了上述介绍的李霄鹏、高敬刚等,林乐丰、李明等也是很好的例子。如果能像林乐丰这样成为职业经理人,他的管理能力我们尚可期待,但是更多的是在教练员的位置上不能完全胜任,而转到总经理的位置,他们是否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就不言而喻了。
3.还有一小部分是曾经做过足球(或体育)管理工作的掌门人,但他们也各有各自的问题,隋国扬的年龄、陈礼安一个赛季的鲜有作为,都使我们对他们的管理之路打上问号。
4.和足球管理最不沾边的要数杭州绿城前掌门人顾杭军,当初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选他作为俱乐部的掌门人,是因为看重他的为人—公正、铁腕、不徇私情。诚然,这些品质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作为俱乐部掌门人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1994年3月,万宝路甲A联赛开幕,揭开中国体育职业化序幕。球迷寄希望以职业化促进足球发展,但是20年来,中国足球从上层建筑到下层实施依然没有好转,甚至有积病成痨之势。中国职业足球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快,这“快”可不是好的方面发展快,而是俱乐部更迭频繁,主帅球员更换,各俱乐部掌门人更是走马灯般,你方唱罢我登场。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