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一组老照片让你看尽140年前老北京的风华

[复制链接] 0
收藏
1
回复
176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17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11-12 14:3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BC报道,本月英国伦敦唐人街将举办《京华清影:托马斯-查尔德历史照片展》,摄影师查尔德拍摄的珍贵老照片展现了19世纪70-80年代的北京风貌,图为颐和园内的玉带桥。这种优雅的拱桥是传统的中国式设计,拱度足以供御用的龙舟从下面通过

这一系列作品拍摄于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最早且最完整的城市调研资料。摄影师查尔德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余年,会说中文,期间完成了一批极大规模的北京及其周边区域照片文献。通过早期摄影技术,这些图片向观众展示了清代北京的古建与人文,其历史视角给予观者探索中国璀璨文化别具一格的方式。图为北京西部的碧云寺,始建于元朝。白色的大理石宝塔是全国最大的一座。

万里长城。现在这一段长城两侧都种满了树。

19世纪晚期的北京皇城正门。查尔德称,这扇门只有特殊国礼时才打开,供皇帝本人出入。在皇帝大婚时,整个游行队伍都要通过此门。

颐和园内的石舫。查尔德在1870年代拍摄了这幅照片,石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查尔德记载说,“曾经,石舫上有乘凉的舱楼,但完全消失了。”1893年,舱楼重建。

骆驼拉着煤和白灰,从西山进入北京。这是描绘19世纪行旅者经由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最早的照片之一。

清代北京商业街。查尔德这样描述:炉子上,水壶在烧水,旁边是卖棉毛的商店,外面挂着一球毛线的招牌,那间很精致的店面门外站着的男人是面点厨师。查尔德说,唯一能拍摄到这些场景的机会是道路泥泞,行人无法挤在相机周围。在当时,摄影还是一项复杂的新奇技术,往往引来围观。

查尔德拍摄了一系列清代婚俗照片。他这样形容这幅照片:婚礼是世界各地的传统仪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在中国,新娘穿红衣、蒙大红盖头。这位新娘穿着大红缎子的嫁衣,盖头有金色刺绣、珍珠装饰。


签到天数: 9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沙发
发表于 2015-11-12 15:46:49 | 只看该作者
弥足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