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4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青天绿水白鹭鸶
闻雪思
我对鹭鸶的认识,是从古人诗词开始的。鹭鸶天生的丽质、闲雅的神态很引人瞩目,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学和美术作品的主题之一。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贾岛、刘禹锡、张志和、欧阳修、王禹偁、李清照等都曾写过有关鹭鸶的诗歌,以鹭鸶作为情感依托的对象,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有的诗词甚至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众多吟咏鹭鸶的古诗中,我最喜爱的,还是杜牧的《鹭鸶》:“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诗中描绘的碧山、清水、晚风、飞翔的白鹭鸶,真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而这幅自然画面所饱含的诗意情调,又那么令人向往、迷恋和陶醉。
尽管无限神往,但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我却一直与鹭鸶无缘。见识它们的真面目,只能在动物园的馆棚里。动物园里鹭鸶的数量不多,种类却不少:有羽翎洁白的白鹭,有黑冠白绒灰羽的苍鹭,有黑冠灰羽白翎的夜鹭,有黑冠绿翼灰腹的绿鹭,有头颈橙黄羽毛乳白的黄头鹭,有喙若琵琶的白琵鹭,有通体灰黑的岩鹭;白鹭中又分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和黄嘴白鹭,等等。一只只身材修长,长嘴、长颈、长脚,文质彬彬地在馆棚里踱步、转悠、伫立。也许是脖颈太长了,它们常将其弯成“ S”形,行动时一伸一缩,像是对游客颔首致意。有时它们会将一只脚收起,长时间单腿站立,似乎向人们炫耀脚功和耐力。鹭鸶们都相当文静,不鸣不叫,并不像其它鸟类那样喧哗。馆棚悬挂的铭牌介绍说,鹭鸶也叫鸬鹚,是候鸟,曾广泛栖居于湿地、林沿、湖边,以各种小型鱼、虾、蟹、青蛙和昆虫等为食。它们是一种很古老的鸟类,已有5500万年的历史。但由于生存环境被破坏以及遭到人类的捕猎,现处于濒危状态,成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在自然界难得一见了。
动物园馆棚里的鹭鸶彬彬有礼,容貌清晰,但毕竟囚于牢笼,失去自由飞翔的神采与风姿,让人总感美中不足的遗憾。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在一个细雨弥朦的春晨,在岭南十万大山的山麓,在卵石嶙叠、碧水潺潺的三叉河涧,我竟然和几只鹭鸶不期而遇。
那天清晨,我从宾馆出来,沿着掩蔽在林木中的山涧栈道散步。栈道弯弯曲曲,悬在涧边山崖蜿蜒起伏,延伸进山脚苍黛茂郁的林子里。峰顶峦颠之上灰云低垂,坳壑间紫氳淡淡,山谷中微雨漫舞,象渺渺扬扬的雾,无声无息地滋润着群峦层岩、青草绿树。空气清新湿润,草木芳香馥郁,大自然清幽静谧,宁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与心跳。山涧清澈,可以清晰地看到涧底层层叠叠圆溜溜的大鹅卵石。涧旁蕨苇丛生,涧里水草摇曳。一条条小鱼水中穿梭、追逐、嬉戏,稍示惊扰,倏地消匿,立即无影无踪。
栈道拐了个弯,我蓦然看到了这群鹭鸶。俏瘦伶仃的身材,标志性的长嘴、长颈、长脚,雪白到纤尘不染的羽毛,苗条高婷乌黑的腿脚,如金似玉般澄黄的嘴喙。尤为美丽动人的,是其脑枕、翼尖、尾端细细长长的冠羽和蓑羽,如茅、如丝、如辫,纷纷盈盈,迎风飘扬,显得格外优雅。我知道,我遇上鹭鸶中最为名贵稀罕的黄嘴白鹭了。我抑制住内心狂喜,停止了脚步,躲在栈道绿荫中,透过叶隙,悄悄地观察。
这群鹭鸶有六只,只只惟妙惟肖,除了体型大小的差异外,几乎无法分辨模样的区别。它们似乎正在涧泉中觅食,有的轻轻地涉水漫步,婀娜的长颈悠娴地扭摇,尖长的嘴喙突然往水中一啄,旋即衔起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有的俯首弯脖,用嘴喙在涧泉里探寻搅撬,叼出一只蛤蚌,使劲往石头上摔,啄食被震开的蚌肉。有的缩头缩颈,单脚伫立水中,安静地望着水中穿梭的小鱼,等候放松警惕的大鱼游近,伺机捕食。
三叉河溪涧里小鱼很多,鹭鸶食量看来也不大,很快就都停止了进食,静静地在各自梳理羽毛。据说鹭鸶的羽毛能不断分解如同滑石粉般的粉末,能清理粘附在羽毛上的污垢,保持身体洁净。鹭鸶们洁身自好,梳理的很仔细,很耐心,很轻松,很从容,长颈灵活自如地弯曲,嘴喙频频地点点啄啄,仿佛童话仙境中几个正在精心打扮的美丽的白雪公主。
我正悄悄地看得入神,冷不防耳畔有人高声招呼,原来是宾馆的旅友也来晨练了。他这一吆喝,别说我被吓了一跳,也把涧溪中静立的鹭鸶惊飞起来。鹭鸶们鼓拍宽大的翅膀,纷纷缓慢地上升。它们头往肩背缩,长颈向下曲,弯成一个S形,两条长脚垂直拖拽腹下,像飞机起飞时的轮子一样慢慢地回收,直直伸出尾后。然后在空中自动排成一列,从容不迫地鼓翼飞翔。雨后初晴的苍穹澄清如洗,峰巅峦顶的霞光将鹭鸶的白羽染上了淡淡红韵。它们在碧宇蓝天中渐渐远去,就像一串飘扬的花絮,就像一队飘逸的白帆,就像一朵飘渺的白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