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耿耿
“登巴巴”这个名字给以中文为母语的体育解说员出了一道难题,每当念到这个名字,都要小心翼翼,保持字正腔圆,不小心走了音,就被别人占了便宜,是比走光还要大的便宜,“登巴巴”成了高速语流中的一条减速带,是中文译名系统的一个bug。
目前,中文译名系统主要存在两个体系:普通话与粤语。港译粤音更倾向于把读音准确地标识出来,普通话翻译则主张逐个音节对应上一个固定的汉字,新华社有一张标准的译音表,比如,zi这个音节对应的汉字是“济”,济科之济就是这么来的,如果译成“基”就成了体制外的译法。
哪个体系更好些呢?我亲历的一个实例是当球迷们高呼“贝克汉姆”时,贝克汉姆是没有反应的,当有人喊“碧咸”时,贝克汉姆回过头来笑了一笑。
有人说普通话的译音系统是因为过于强调“信达雅”而忽视了对音准确,其实,普译系统之所以将音节切割,每个音节又对应于一个中性汉字,就是为了去除感情色彩,而变成一些无意义的汉字堆积。再者,“朗颠奴”未必就不雅,反而更有古意,明末,随着大批耶稣会士入华,处理译名成了一个实际问题,奴、辣等字是译名的常用字。
真正文雅的是一批传教士汉学家自取的中文名,大多也是音译,但听起来比中文名更文雅,比如一个叫Alvaro Semedo的,前后取过两个汉名:谢务禄(Alvaro)、曾德昭(Semedo),就分别是名、姓的对音。按照现在普译,则要译成阿尔瓦罗·塞梅多。
更文雅的,是类似于徐志摩的“翡冷翠”、朱自清的“枫丹白露”,明人所译“葡都丽家”(葡萄牙)、“一赐乐业”(以色列),亦不逊色。
而在普译系统之内,还有一个解决了一半的问题。之前译音,是以英文为原本的,最著名的问题是Henry读亨利还是昂利。现在,基本达成共识,应以这个名字的母语为原本来进行翻译。不然的话,你把西班牙名Juan(胡安)译成“娟”,和英国人译成“John”,与原始版本的距离是一样的,再从英文John转译成约翰,反而更远。
现在,西甲球队Valencia译成巴伦西亚,而非瓦伦西亚,就是一个文本上的进步,更加贴近原文,因为在西班牙语中,v在这里发b音。但是,这个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比如哈维(Xavi),按照西班牙语读音,应为['habi],若是按照更原始的读音,加泰罗尼亚语的读法,应为['shabi],就变成了骂人的话,所以,哈维这个译名在处理时,v没有处理成b音。
其实,四个半世纪之前的明人,对这个译名处理得更好。Xavi是加泰罗尼亚人,Xavi这个名字也是Xavier的加泰罗尼亚语形式,那时翻译成“沙勿略”。
碰到Xavi这种特殊名字,只能暂时牺牲文本的原教旨原则,但是,Xavi并不是最棘手的。比如,科特迪瓦球员Magbi,很多球迷纷纷留言给解说员排忧解难:麦吉、麦格宝、马格布依等。但是,译名手册上的标准翻译就应该是马格比(按照新华社的译音表来译的),这个真的只能在解说时注意轻重和停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