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华琴江亲水公园
经过综合治理后的乌陂河
五华下坝堤沿江绿道
五华县是贫困县,2013年“8·17”特大洪灾给当地带来重创。近两年来,在省市的关心支持下,五华以民生水利工程和防灾减灾为突破口,着手做好水文章,掀起大水利大民生建设高潮。春节脚步渐近,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羊城晚报记者赴五华县了解当地如何做好治水文章,让老百姓分享实惠。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黄蔚山
通讯员 张炳锋 廖伟军 刘学东 陈勇
洪灾过后五华不低头
2013年的“8·17”洪灾给五华造成近40万人受灾,47座桥梁被毁,水毁道路156公里,公路中断23条、32处,损坏堤围43处11.6千米,10.7万户断电。
灾情发生后,五华人民同心同力,把救灾复产当做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当年8月19日上午,召开全县救灾复产工作会议,通报抗洪救灾情况,全面部署救灾复产工作,并成立救灾复产工作指挥部,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抗灾救灾复产工作。同时,开展“8·17”抗洪救灾复产捐款活动,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及外出乡贤为灾区群众捐钱捐物,支持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此外,还从县直机关抽调143名年轻干部,组成23个工作组到受灾最严重的23个村帮扶复产,重建家园。在路上、在水里、在田间、在县城、在乡村,处处都能看到五华人民救灾复产的动人场面。
“外出乡贤和社会各界对五华的灾情都十分关注,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支持家乡救灾复产,不能向灾难低头,更不能退缩。”该县一名龙村籍温姓干部向记者表示。龙村镇镇长李杜强向记者介绍道:“龙村是受灾最严重的乡镇,非常需要各界的大力支持,县里派了工作组,乡贤捐了很多善款,这些都极大鼓舞了当地百姓,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多方案完善防洪体系
洪水退去以后,五华县水务部门派出八个工作组和技术人员到各水毁基础设施现场,了解受损程度,因地制宜制定每一宗工程的修复方案。对受损严重、影响较大、群众要求最为迫切的水毁河堤、山塘、水闸等水利设施优先组织应急抢险修复,同时实行“一宗工程、一名技术人员、一位领导、一抓到底”的责任制,投入6000多万元,基本完成2013年“8·17”特大洪灾241宗水毁水利工程的重建修复工作。
在全力做好修复水毁工程的同时,该县水务局还对琴江河沿岸多处河堤出现漫顶、崩塌、滑坡、决口等险情的原因,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