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旅游摄影胜地列表详情

[复制链接] 0
收藏
38
回复
1489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7:18:33 | 只看该作者

 
    梅县禅林寺


      禅林寺,原座落于离梅县畲江圩镇约二公里的松林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粤东著名古刹。民国初年,由高僧善开法师任住持,与潮州开元寺住持是师兄弟,两寺关系密切。寺中常住男众有数十人,设过戒坛,开过戒,因而香火鼎盛。1919年,梅县佛教协会成立,禅林寺住持善开法师任首届会长,在禅林寺设立佛学院,并由其兼任院长,培养了不少正法禅僧,名闻遐迩。传至应章法师任禅林寺住持兼任院长后不久停办。由于历史原因,禅林寺这个佛教丛林为学校所用。

  为了落实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并应各阶层人土要求,1999年经政府批准决定把禅林寺迁建于畲江公园的东山上,新址周围众山环抱,座北向南,两边操手平衡,形似大佛座坛,山前溪水绕流,犹如玉带缠腰,面朝大江,长乐江水顺来朝,远眺莲花山,山岚相叠,似片片莲瓣现眼前,是天然禅佛圣地。
 
  2000年1月11日(1999年农历12月5日)下午,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著名高僧佛源大和尚率千佛塔寺住持释明慧大德尼、香港宝林寺衍憨法师等一行僧尼,光临禅林寺新址弘法时,高僧现场为禅林寺题匾,从右下笔,挥就苍劲有力的“禅。字时,整天阴沉的天空,突然出现吉祥的佛光天象,从西天射过来金澄澄、黄灿灿的阳光。当高僧题就禅林寺匾和“禅心如月、林木参天”题词后,天空又恢复了原状。

  迁建后的禅林寺址,占地面积约百亩,按佛门风范结合时代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其主体布局规划,由山顶至山门依次是:五方佛塔——千手观音殿——法堂——天王殿——山门。山顶建五方佛塔,佛塔塔基1089平方米,主塔高19米,四个副塔各高6米。千手观音殿,高14米,长40米,宽22米;两侧副殿各高10米,长23米,宽17米,法堂,高12米,长40米,宽22米;天王殿,高10米,长12米,宽10米;两旁鼓楼钟楼;山门,高10.4米,长22.4米,宽10米;山门至天王殿之间是放生池,池面建九龙桥。观音殿至佛塔筑九十九阶台。观音殿至山门左右两傍,按用途分别建两层楼房,楼房之间长廊衔接。整个寺庙建成后,庄严壮观,既富有佛家风范,又具有客家文化特色。其中的千手观音像为粤东之最。它与公园、烈士纪念陵园,虽各具一格,自成一局,但又自然连成一个旅游景点的整体布局。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7:21:09 | 只看该作者

           
                              宋湘故居 

    宋湘故居,位于梅县白渡镇创乐村象湖村民小组,共有三堂二厅二廊二十六间,面积约300平方米。宋湘故居始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为客家民居建筑之一,因其地堡后山象形山,山前是一片湖洋地,顾此地为“象湖”。

  宋湘故居经三百余年,历代均有修缮。“文革”破“四旧”时,门楼被拆毁。1984年冬,由其孙、海外侨胞宋佑祥先生热心捐资,修葺一新,厅堂两侧有16条朱红色圆柱分立两旁屏风上书“京兆堂”三字,外大门楣上挂有“太史第”匾额,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郭翘然题“宋湘故居”匾额。1987年11月16日被梅县人民政府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湘故居具有纪念乡贤和研究地方文化教育以及客家民居建筑的价值,现为宋氏后人居住。故居保留有宋湘墓碑一块,宋湘彩色画像一幅。

  宋湘故居保护范围是:东至31米,西至20米,南至20米,北至56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60米,西至50米,南至山,北至97米。

  多年来,白渡镇党委、政府积极做好宋湘故居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对宋湘故居进行维护,象湖村民小组群众也积极响应,主动加入到文物保护行列中来,成立了宋湘故居文物保护领导机构,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7:23:29 | 只看该作者

  
                              梅南九龙山嶂

    梅县梅南有座大山,称为九龙嶂。那里山峦起伏,怪石嶙峋。山峰高处,有一垭口,是通往丰顺的要塞。整个山峰,是通往丰顺潮汕地区的屏障,为军事要地。梅南九龙嶂山奇水秀,那里曾留下红军的足迹,是一处革命圣地,值得人们观光和追忆。目前,此景点正加大力度开发中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7:25:15 | 只看该作者


                             南华又庐


    “南华又庐”建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一九零四年)距今己有近百多年的历史,是梅县最大的客家民居。其建筑造型独特;亭台楼阁俱全,雕龙画风,具有典型的客家民居特色。

  该围屋外观宏伟,气势不凡,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屋内分为上、中、下三堂,二横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左边中、兴、伊、始,右边长、发、其、祥),上堂后面还有枕屋一排、厨房二座(左右各一座),屋背后有果园,种有各样优良的岭南佳果。右边有花圊,建有莲池、石山、奇花异草。全屋总共有118间房,大小厅堂几十个,人称“十厅九井(天井)”。因创建人潘祥初生有八子四女,八个儿子分居八堂内,则拥有八厅八井(天井),加以上、中二堂的大厅和中央的天井,这就是所谓“十厅九井”的来由。

  围屋外表是一座完整的屋,其实各堂既可独立又可联体,所以俗有“屋中屋”之称。

  创建人的儿孙后裔计有100多人,已分布海内外(美国、印尼、加拿大、台湾、澳门和香港)各地,有多名博士、学者和企业家。

  “南华又庐”凤景秀丽环境幽雅,慕名观光者众多,近年来还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前往考察。

  “南华又庐”的创建人潘祥初是有名的侨商。他17岁就飘洋过海,到印度尼西亚谋生。后积累了一笔资财,回到香港与他的族叔合资开办“万通安记”,兼营出口、汇兑与旅店,一时成为香港有名的钱庄。

  潘祥初发家致富后,积极扶持本乡子侄,使其家乡出了好几名侨界臣子。他热爱自己乡土,与堂叔潘立齐合资兴建“毅成学校”(今“安仁学校”),承担学校办学费用。他同时捐资在家乡建造两座铁桥和横贯全村的三合土村道,后又与潘立齐合资在圩场上兴建16间两层楼房的店铺,将租金作安仁学校经费。

  潘祥初与著名的爱国诗人——丘逢甲过从甚密,丘曾写诗赠潘祥初,诗云:“大隐在城市,天南见此人。我来沧海上,相遇粤江滨。谈笑情文古,交游意气真。为君吟赠句,一棹五洲春。”(见《嶺南海日楼诗钞》),足见两人的真挚友谊。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7:26:36 | 只看该作者
 


                                                阴那山风景名胜区
       阴那山旅游度假区位于粤东莲花山脉东北部,梅县雁洋境风,总面积6.6平方公里,区内海拔超千米的山峰有玉皇顶、仙子峰、“三州”山、狮子崖、金莲顶、望佛岭、 铜锣湖等十多座,更有情人谷、观音岩、水帘、纬账壁、棋盘石、茶泉坑等十几处神秘景观,中峰玉皇顶标高1298米,是粤东最高峰之一,其险峻雄奇,堪称一绝。仍有名胜景物多许,正在探索、开发中。

  阴那山一年四秀景象万千,春夏登临,但见云涌雾蒸苍山润,瀑飞流湍谷空喧,登极望远 ,雾海浮孤峰,佛光映彩云的奇幻景象。秋冬时节,云淡天高, 秋叶如火,隆冬雨霁朔风过,漫山遍野 ,冰棱裹翠,好一个水晶世界。

  凌晨登上玉皇顶,太阳未露脸,霞光已染半边天,渐渐的一轮火球从东方升起,喷射的光芒照得山川桔红一片,少顷,艳阳高悬,极目天际,“三江”,如链环绕,“三州”大地,尽收眼帘,天高地广,风物无限,唯登得各自体味品尝。

  中国海拔最高的科普天文台

  在阴那山五指峰北坡,屹立着目前国内海拔最高、设备最齐全、规格最高的天文科普园。在那里,人们不但可以领略南国山林千姿百态的生态景观,更可窥探宇宙的无穷奥秘。

  当游客来到这个神秘的科普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代表中国天文学起源的阴阳太极图和五行图腾柱,柱后则是象征世界天文学的罗马门楼,沿着这个中西结合的天文景观拾级而下,是一条71米长、12米宽的“生命演化”步道,伴着缓缓而流的山泉,可以看到远古时候诞生在水中的原始生命和动植物,如何逐渐演变、发展,直至演变成人类。数十亿年的生命演化长河浓缩于短短的步道之中。
  
  走出罗马门楼,在山脚下可见一条人造“天梯”直通山顶,这便是目前国内海拔最高的科普天文台,该台位于东经116度24分,北纬24度25分,海拔高达1030米,由天圆与地方观测站组成,上面各安装一个7米直径的天文圆顶,天文圆顶可自由旋转亦可打开以便选择角度观测天象。

  目前,天文台里拥有三台先进的科普望远镜,在白天可对太阳黑子、光谱和色球等活动展开实时观测,晚上则可对月亮、行星、卫星、彗星、流行、星云等天体进行目视、照相、 CCD观测,天文爱好者借助这些先进的仪器,便可开展特殊天象的观测研究。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7:28:15 | 只看该作者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县雁洋镇,总面积450公顷,是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饱蘸着祖国茶文化, 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国家AAAA旅游度假区,被誉为“现代农业开发的成功范例”、“中国三高农业的一个样板和典范”。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自开业以来,两次受到省旅游局“为广东旅游争光”表彰,被列为广东省十大"文明示范景区"之一,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旅游度假区”称号,被省旅游局列为“99生态环境游”重点推荐景区。该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生态旅游示范区”、“省文明窗口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其围龙大酒店获得国家建筑最高奖项---鲁班奖。

  党和国家领导人、各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视察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给予高度评价。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占地300公顷,种植优质特种名茶2000亩,优质佳果1000亩,马占相思速生丰产生态林1000多亩。并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化新技术进行加工,制作出有独特自然香型的雁南飞高有系列茗茶,深受有品位人士的青睐。作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雁南飞茶田度假村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并连续五年被梅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梅州市产品质量可靠企业"。生产的金单丛乌龙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系列茗茶获得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将茶文化这一独特主题不着痕迹地融合在每一片山水绿色之中。"撷茗恋溪"外的悠然从容,"松林飞瀑"前的山水风景,"绿荫石棋"果对弈的恬静,"岭南延晖"中的春华秋实,"茶树品种大观园"里令人赞叹不已的各种神州名茶,以及采茶姑娘的翩跹的风姿,都将游客带入一个充满自然神韵的世外桃源;"客家民居"和"客家风情美食长廊"还能让游客尽情领略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备有200多个客房的综合性大酒店、山间流水汇集而成的游泳池,网球场及高尔夫球场更使游客们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寄情山水,传承文明,在突出茶文化与绿色环保两大主题的基础上,还将重点引入客家文化,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弘扬茶文化与客家文化共同强调的人文精神。经营上将适应现代人崇尚回归自然、崇尚传统文化的要求,开始建设一批包括中国茶文化长廊、桥溪客家民俗村、客家文化长廊在内的以文化性、教育性、休闲性与参与性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

  茶田风光,旅游胜地--雁南飞茶田,正以其诱人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7:29:23 | 只看该作者

联 芳 楼

         联芳楼坐落于梅县白宫富良美村,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混合型民居,是清末民初回流中国的印尼华侨丘新祥五兄弟耗资24万银元所建。他们参考了外国洋式建筑的相片,加入客家围村的特色。所谓联芳,就是他们兄弟合建合住之意。

  该围屋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屋内庭院分明,有“十厅九井三堂四廊”,有110多个房间。四周以建筑物环成“围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饰以动物和花草浮雕,钟楼上端则有狮子滚球、双龙夺宝、雄鹰展翅、天使临门等塑像。正楼大门的阳台下,还雕有郭子仪拜寿群像,工艺精巧。正观整座楼面,富丽堂皇。围屋内分建房室一百多间,堂、厅、房间、走廊、天井的设计都十分巧妙。

  大楼的外墙有些中西合璧的浮雕,包括老虎、豹、鹿和鸡等。现在屋内仍有人居住,经问准后便可以进内参观。大屋的内部设计带有客家围村风格,包括有许多个天井,而每个天井四周也有偏厅,楼上有数十个房间,采用西式布置,不过用的却是中国木制材料。这些房屋看起来似古堡非古堡、似农庄非农庄,在联芳楼的白墙上,发现一些解放初期的壁画痕迹,可说是历史的一部分,大楼中央伸展出来,有如一座教堂式的塔楼,其实是个露台。可鸟瞰整个白宫镇,设计者真花心思。
至于现在谁是大楼的主人就无人知晓,有说大楼归政府所有,也有说由十多个业主拥有,大多业主都迁往印尼居住,作为游客也不用理会谁是主人了,漂亮的大屋令你赏心悦目已足够。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7:31:29 | 只看该作者


梅县梅花山森林公园

    梅花山森林公园位于梅县新县城的西南角,与集旅游、集会、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梅县人民广场相连,总面积1075亩,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飞播成林的纯松林,郁闭度达80%以上,森林覆盖率90%以上。

  2005年,梅县在原建设梅花园、红豆杉园、银杏园、桂花园“四个特色林业园”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市委打造“森林围城”的部署,以加强梅花山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梅城10万亩群山梅县段的绿化建设。专门邀请华南理工大学有关专家对梅花山森林公园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建设花木生态观赏区、活动休闲区、爬山锻炼区、散步步行区。

  根据总体规划,依据树种生物学特性和森林生态学原则,县林业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梅花山森林公园分三期实施林分改造;第一期对山脚及山脊线开设9.78公里生物防火林带,其中山脚防火林带6.17公里,山脊生物防火林带3.61公里;第二期对纯松林分进行改造;第三期完成道路两边及景区、景点花草树木配制,着力提高公园的绿化品位,以上工作已完成。目前已种下木荷35000株,枫树8000株,红椎3000株,香樟2000株,梅花300株,木棉30株,成活率达98%以上。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7:32:40 | 只看该作者

松口古镇

    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日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客家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现在,这个岭南古镇正在新城镇规划建设的推进中重铸辉煌。梅州千年古镇松口是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

  自古松口不认州

  松口有句震慑人的话:“自古松口不认(嘉应)州”。弹丸小镇,竟然如此厉害?

  松口地处闽粤赣三省交汇处,水陆方便,历史上便是商贸重镇。松口可说是客家人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查阅松口各姓族谱,唐代便有汉人陆续迁入松口,宋末元初,来自福建的汉人大量迁入。由于百姓杂居,现在松口居民姓氏超过120个,为全国罕见。明末清初后,松口人口爆满又纷纷迁移外地谋生。

  古火船码头历百年沧桑

  穿过明清时期的世德新街,记者来到松口古火船码头。老松口人邱建光介绍说,这里依然是百年前的旧貌。江西、福建及蕉岭、平远一带人出南洋均从松口火船码头搭乘电轮,由汕头港转乘大轮。这里成了历史上华侨飘洋过海生离死别的第一站。正携妻子在此留影的印尼华侨黄定波感叹说,码头是他回国寻祖的重要地点,看看祖辈背井离乡的起点,才解心中情结。

  学者谭元亨称,松口之所以不认州,更重要是松口人对海外通邮、通航、通商均不用经过嘉应州城,海外信件的信封上只要写明“中国汕头松口转某村某人”,便经汕头港直转松口,可见当时的松口人多“牛”。

  曾是孙中山武装起义基地

  松口各地保存着很多古民居建筑。“古秀阶”、“承德楼”、“百寿楼”等已成为客家建筑文化的活教材。最老的围龙屋“围里”建于宋末元初,现仅存门楼和部分遗址。

  最大的围龙屋“世德堂”,建于明末,半圆形独特结构加上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这里至今尚居住着十几户人家,近百号人,均为世德堂修建者李氏的后裔。

  清末,孙中山曾以松口为基地,在粤东开展武装起义,如今,孙中山1918年来松口时居住过的“爱春楼”已驰名中外。

  古镇新姿映松江

  随着乡镇公路的连接,水路运输的没落,松口一度失去其优势。为改变松口经济落后状况,全镇统一规划,推进城镇建设。

  目前,小镇发展形势好,农村社会总产值达4亿多元,农村人均收入达4288元。

  华侨之乡中的华侨之乡

  “梅州”是到北宋初期才出现的,但远在这之前便有松口了。由于过去的交通主要是水运,松口水陆交通特别发达,东北连接闽西,东南直通潮汕,松口十分繁荣,在清末民初就有电船了。

  松口是华侨之乡中的华侨之乡、山歌之乡中的山歌之乡;由于受南洋文化的影响,现在松口的街道大多是中西结合,清末明初就有洋楼。对研究清末民初的客家民俗风情很有价值。  

  松口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松口镇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地方,仅明清时就有四人被点翰林,出了进士9人,举人27人,金星村曾出现过“一门三进士”奇迹,嘉庆年间经史学家吴兰修便是松口人。据资料所载,松口所在的县——梅县,不仅孕育出叶剑英元帅,而且涌现出200多名英雄将领。

  客家“刘三姐”歌声飘海外

  祖籍松口的童爱娜是目前演唱梅州客家山歌中出光碟最多的一位歌手,她出版的个人专辑的客家山歌音像制品有50多张,发行到世界各地,由她主唱主演的影碟还作为第十二界世界恳亲大会礼品送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侨胞。

  松口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得天独厚,自成格局。有两山对峙称作“狮象把水口”、有称作“赤面石”的褐色峭壁、有建于明末的“峰呈天外秀澜向阁前回”的元魁塔,有“一阁三神两个名”的文昌阁等所形成的凉伞岌景区;有历400年风雨的世德堂、有孙中山视察松口时住地爱春楼、有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五龙桥、有侨贤赞助建造的铜琶桥等所形成的铜琶桥景区;有明末号称“简易行宫”的二何书院、有改良式的明清建筑世德新街、有雅致美观的密庵亭、有三堂四点金殿堂式围龙屋建筑承德楼、有清末翰林温仲和的故居温氏精庐、有依崖傍河的有关歌仙刘三妹故事的甘露亭、有蒋纬国妻子丘茹雪的故里马荒坪、有松南林木繁荫的馒头庵等所形成的松口镇景区;有宋元间建造的鲤鱼形围龙屋“围里”、有建于清咸丰年间的仙口塔等所形成的仙溪景区;有叶剑英元帅童年曾生活过的横石古榕侧“致和”商号旧址、有三斤狗故居遗址等形成的松南景区;有坐落于崇山峻岭中的青龙寺与瀑布群、有梯级电站与狗颈石示瀑布等形成的松东景区。

  元魁塔,始建于明朝1619年,1629年竣工,为九层高的楼阁式砖石塔,楼梯筑于砖墙中间,仅容一人上下,每层都有对开的四个石窗,攀至第八层走出回廊,顿时开朗:凉山苍苍,梅水茫茫;古塔冲霄,意高气昂。白云悠悠,蓝天碧水,舟楫如梭,绿稻翠竹,真是无限好风光!抬头看那塔顶千斤重的铁葫芦,不禁令人感叹,在300多年前,是如何抬上的?

  世德堂,建于1645年,总面积7000平方,共有72天井,36厅,12个门楼,299间房,2口水井,是明末皇帝崇祯儿子的老师李士淳(字二何)在携其逃难回松口而建立的皇太子宫。“三堂不见瓦”是世德堂的独特之处,大门直进为一堂、正堂、上堂(即三堂,均有天井间隔),上堂两侧是大天井,天井过去各有十间房,在当时是武士勤杂人员的住处。上堂后面有一半圆形空地,在当年种植了七棵荔枝树,而今仍存活三棵,每年五月挂果,又称“五月红”。果树后面的空地足以让五匹马并排奔跑(在此可支帐篷露营,够宽敞),走过空地便是由12个门楼组成的两层楼的围龙屋,每个门楼内都有前后门,前门在一楼,后门在二楼,前后门若关闭,则各自独立。打开后12个门楼则全部相通(玩捉迷藏倒是不错)。在锦屏楼后围外墙,左右各设五个炮楼碉堡,延至大门,墙是用糯米饭混合石灰、胶粘土、砂子夯筑而成,坚固无比,防卫之严可见一斑。世德堂罕见的建筑格式,吸引着国内外客人尤其是学艺术、建筑的师生们前来写生、参观考察。穿过炮楼后面的柚子果园,拾梯阶而下,是静静幽幽的一片竹海,竹海旁的松源河逶迤而过,在河中间有一无人小岛,置身其中,面对一望无际的碧绿竹海,河水潺潺从身边流过,听着虫鸣鸟唱,品一口客家山茶或娘酒,恍如世外桃源。

  崇庆第,又称“古秀阶”,建于20世纪40年代初,是当时几户人家出资合建,委托古秀阶理事,工人领料、领工钱都要找他,自然而然的当地人便把这屋子叫做“古秀阶”了。整座房屋及池塘均用水泥、花岗石建造,共有10天井、9厅、73房、2口水井。“崇庆第”三个字乃清末榜眼朱汝珍所题,大门直进分别为下、中、上三个厅堂,厅堂房梁上的画令人叹为观止,工笔精细,人物栩栩如生。上堂后面的空地过去是半圆形两层楼的围龙屋,屋后的果园,同样是半圆形,与大门口的半圆形鱼塘相对称。上午时分,屋子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像一幅静止的水墨画,忽然几只正番(客家话,体形象鸭子,肉瘦而鲜嫩,为客家特产)悠闲走入池塘,红掌荡绿波,似马良的神笔一挥,这幅画即活了起来。

  承德楼,建于1908年,完工于1918年,共有18天井、48厅、108间房。下、中、上堂雕梁画栋,不同于其它围龙屋的是承德楼中堂的石柱高6米,显得厅堂甚是气派,而中堂侧门的上面除了精致的雕花,下面是一行行的象形文字。承德楼在当地名望甚高,源于主人家把它提供给松口中学作教室宿舍长达半个世纪,它也是获得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初颁发《旌义状》的著名华侨梁密庵先生的故居。(松口镇在1933年为纪念孙中山到松口视察所兴建的中山公园里,有“密庵亭”一座,亭内保存着《旌义状》及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蒋介石、于佑任、陈立夫、林森等人给梁密庵先生的题词。)

  勤诒庄,又称“谢天昌”,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107年,有8天井、10厅、87间房,总占地面积4295平方米,其中建房面积3200平方米,走入勤诒庄的外大门,是宽敞的院子,从写着“昭武第”的内大门穿过写有“昭武都府”的二道门,分别是下堂和上堂,开基始祖谢廷光官封昭武都尉,夫人佘氏于清朝同治11年10月受同治帝诰命封为恭人,这道圣旨完整地保存在上堂(即宝树堂)。佘氏38岁守寡,靠开名为“谢天昌”的米店为生,由于经营有道,生活有了改善,便亲自带领家人肩水挑石修建了此屋,养育的子女们也各有所成,由此我们看到了客家妇女辛勤耕作、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吃苦耐劳、和邻睦族的精神闪闪发光并延续到今。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7:33:45 | 只看该作者

万秋楼

    万秋楼位于梅县新城办事处富贵居委夏屋,建于公元一九三0年,是世代旅居马来西亚 华侨夏先生所建,厦先生名以澄、字万秋。当时,夏万秋重生在马来西亚聘请一名专家找到大贮量锡矿而发家后,为荣宗耀祖,在祖家建屋取名万秋楼。

  整座楼宇结构完整, 揉中西建筑款式于一体, 既有西式的尖屋顶大钟楼, 又有中式客家的围龙屋, 真是中西合璧, 富丽堂皇。从楼宇的平面图上看, 从主建筑的高大门楼, 进入下厅, 中堂, 上厅, 直贯围龙屋上, 象一个多了两个短竖的 “中”字,以 “中”字的长竖为中轴线, 隔着天蟛的左右两旁是两廊, 两廊的上下端有小门通左右横屋, 横屋后边又建有两杠, 在中轴线的顶端, 划一弧线, 连接主楼旁的两杠, 再加上广阔的禾坪, 外门楼等等, 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

  该楼是由厚实的墙体和百余根直径1.2尺, 长有丈余的花岗石圆柱作骨架, 石柱的底座和顶端配有花卉或各种浮雕图案, 衬托着用石米批荡的墙体, 使整座建筑浑然一体, 庄严典雅。

  楼内设施也很讲究, 如地板磨光, 彩图; 屋檐的绘画, 浮雕等等, 更使人赞美。

  楼内的大门, 小门, 光窗及主楼的骑楼, 走廊都设铁拉闸防护, 天井上空更有 “防盗网”的设施。

  厅堂室内, 更是清一色的红木家具, 豪华的灯饰, 洁白的瓷盆, 再加上奇形怪状的 “哈哈镜”, 万秋楼在当年, 确是名噪一时。

  大夏落成时, 曾有一副门联, 写的是:

  石璧如椽, 倒写河山壮丽;
梅江似带, 环绕万世千秋。

  万秋楼建成后,夏万秋先生只回来过一次。获悉夏先生回国消息后报纸报导《华侨巨子夏万秋昨日抵梅》,因当时社会动荡,怕被“调海参”(意抓人质),只在万秋楼过了一天的夏先生立即返回马来西亚,以后万秋楼因夏先生无后代在家,一直处于空置状态。

  2003年11月,客籍台商陈秀锦女士和龙振水先生购得万 秋楼,成立万秋楼客家文化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重修万秋楼。装修设计保持原万秋楼风格,坏废门窗式样按照原来设计进行整修,房间内装修也一律采用仿古设计。重新设计庭院,种植花木,修建喷泉茶壶。重新修整后的万秋楼主要作餐厅、茶馆使用,独立设置厨房,经营台湾茶艺和台湾风味小食,逐步发展成为客家文化休闲中心,重点作为接待台胞的联络点,以增进梅台两地文化沟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