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呼吁 ——还“甲申中法海战”的主战人物何如璋历史真面目
何维柱 发生在“甲午中日海战”之前十年的“甲申中法海战”,迄今已过去一百三十年了。当年作为船政大臣的何如璋,只因主战而后战败,一百多年来却一直被史学界的某些人受制于清宫正史的束缚,硬把他写成投降派。 今天,走进晚清海军史寻找可信的中法马江海战史料,继而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审视。理直被扭曲的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功过是非,还其清白,系我等当代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早于三十年前,根据新发现的其家族后人珍藏的《奏稿杂存》以及福州文史界人士前往北京历史第一档案馆、武汉海军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等处,搜集到的大量有关马江海战的奏章、电文等资料进行研究考证后发现,之前评述何如璋是投降派,竟是一历史曲笔,是百年沉冤。 一八八四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一时五十六分发生的中法马江海战,是中国近代海军创建后遭遇的第一次大海战,以福建海军的全军覆灭而告终。 自中法开战之前,清廷即存妥协之心,一味求和,和战不定,既无丝毫同侵略者决战的勇气,又无得力的谈判筹码,妄求和谈而最终无果。对于何如璋等人提出并坚持的“塞河先发”等等可能制胜之法,明谕“衅不自我开”,致使前线海军着着失机,一一废弛,回力无天。 甭庸置疑,马江海战的惨败,是因慈禧和李鸿章对法外交和海防策略的失败而败,其应负马江海战失败的主要责任。正当马江海面战云翻滚一触即发之际,闽浙总督何璟对马江前线迟发了开战照会的电报,是马江战败驻闽五大官员中最大的失职者。 马江战败后,昏庸的慈禧竟将主战派——时任船政大臣的何如璋与福建海疆会办大臣张佩纶同谪河北张家口宣化军台三年。 《何如璋传》一书的作者,苏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俞政一针见血地指出:“朝廷为了转移社会舆论的压力,为了维护自己在臣民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就在左宗棠、杨昌浚澄清许多不实之词后,仍坚持将何、张发配充军。就这样,何如璋成了专制朝廷的替罪羊”。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吴振清指出,何如璋生前坎坷多难,死后百余年仍然争议连连。随着资料不断丰富和研究的深入,新的清史著作应当还原一个真实的何如璋。拂去障翳,一洗《清史稿》的冤词,予何如璋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陈贞寿教授新近考证的,马江海战中的张佩纶、何如璋都主张先发制人,长期以来民间及官方对他们的“丑化”,没有史料依据,他希望,还历史真面目。
注: 今天8月23日,福建马江博物馆隆重举行“纪念中法马江海战130周年”活动。敬请垂注。 当年(1884)何如璋系“督办福建船政事宜钦差大臣”,因“中法马江海战”惨败,当时的主战派代表人物何如璋、张佩纶被慈禧“从重发往军台效力赎罪”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