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讨论)文学为何缺少“思想容量”?

[复制链接] 0
收藏
2
回复
112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7-23 09:1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iv>如果以20世纪80年代为参照,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这些现象确实存在:90年代以后,历史的统一论述被打破,知识分子也在分化中逐渐减弱在历史主体位置上把握世界的能力。反映在文学上,则是“思想事件”的消退和大批文本“思想容量”的萎缩,作家在大的变局之中又缺少应对多元冲突的思想能力;市场经济侵蚀了作家的理想并诱惑作家放弃对人文和审美的追求;尽管我们坚持认为文学在位置趋向边缘化的同时价值并没有边缘化,但事实是文学对现实和社会精神生活的影响力已经减弱;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争落幕之后,文学内部失去了通过形式、审美创新的动力。我之所以说这是一些现象,是因为这些不同侧面的问题并不能拼贴成当下文学的全貌,甚至也不能由此轻而易举地洞察文学的真实处境,即便是从一个细微之处或者个案就可以举出与上列现象相反的例子。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这些现象何以产生,作家应对的方式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局限并影响到文学的思想品质。
<p>  <strong>文学与现实疏离</strong></p>
<p>  20世纪以后,中国文学的创造力或者进步性,在若干关键时期,通常都是以“破”而“立”的。比如,以“新文学”对“旧文学”;放弃“新文学”的概念,以“当代文学”对“现代文学”;以“新时期文学”对“文革文学”。这几个历史阶段当然是质的变化,但思想生产的机制却有类似之处。作为“新时期文学”一部分的“八十年代文学”,是在对历史的清算、批判之中开启来路的。在这一工作基本完成以后,作家与历史构成的紧张关系相对缓解(无疑,如何讲述历史在今天依然是个问题),而如何处理现实问题则显得慌张、犹豫和无序。</p>
<p>  我们已经习惯于在和某种对象的紧张关系中产生动力与思想,而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也由于作家的不同选择而变得多样化。文学与现实保持了部分的紧张关系,但已经不再像当年在整体上与历史构成紧张关系那样,我们便会在松弛、减弱或转换的那一部分,发现作家思想能力的丧失。在这样的变化中,用观察“八十年代文学”的视角和方法来判断90年代以来的文学显然有所错位。当文学的处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作家介入现实的方式、思想取向、价值判断等都有了不同的选择。笼统地说,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或者说文学的思想状况如何已经无济于事。</p>
<p>  在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主体建立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宏伟目标中,80年代的文学理想是:摆脱对政治的依附,文学回到自身;建立起人的主体性,确立“个人”的价值意义;实现文学的现代化,走向世界。这只是一个简单甚至偏颇的概述。到了90年代以后,这样的理想已经逐步展开,但是其结构似乎又与我们期待的不同,甚至是相反。90年代由文学知识分子发起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虽然无果而终,但反映了一部分坚持人文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对“历史进步”的警惕和忧思,而最终未能形成共识则足以表明知识分子道路的分化以及知识界、思想界已经出现无力解释现实问题的迹象。90年代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是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新世纪以后,文学与现实、世界疏离的问题差不多充分暴露出来。</p>
<p>  <strong>作家缺失应对性“内在资源”</strong></p>
<p>  90年代以来的变化不是单一的,而是结构性的。因为,文学的处境和面临的问题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查尔斯·泰勒在《现代社会想象》一文指出,现代社会科学的头等问题就是现代性本身,而现代性是一次“大融合”现象,“‘现代性’指的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大融合(amalgam),包括全新的实践和各种制度形式(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城市化)、全新的生活方式(个人主义、世俗化、工具理性等)以及全新的烦恼(malaise)形式等(异化、无意义、迫在眉睫的社会分裂感等)”。尽管现代性任务在当代中国尚未完成,后现代主义又在其中纷扰,但查尔斯·泰勒所说的这种“大融合”所引发的问题,正是当下文学的处境与困扰所在。</p>
<p>  从审美的角度,我们通常把转型时期的文化形态分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此,我们无法仔细区分和辨析这三者的特征和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但我们无疑已经意识到,随着文化形态的变化,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随之改变,由于市场的建立和发育,消费文化已在很大范围内居于社会文化、审美的中心。尽管无法用一种文化形态排斥另一种文化形态,但如何避免文学审美价值的衰退和被挤压,确实是文学创作以及当代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在工具理性弥漫的生存困境中,在实现物质解放的道路上,文学如何成为自我实现、自我拯救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文学中典型的“中国问题”之一。在这个多元共生的文学时代,文化以及文学的诸种观念、形态、特征都以“共时态”的形式并存着。</p>
<p>  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发现作家缺少应对现实的“内在资源”。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一直没有丧失批判立场的作家与创作,虽然也取得了这样那样的成就,为什么文学的“思想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也很难产生“思想家”?对此,李欧梵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与文学的现代性及其问题》中有一段精彩的分析。他谈到了一些现代作家的“模糊性”特征:一方面,在公共场合拥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对现时的困惑和踌躇而缺乏一种持久的乐观主义,从而不同于狂热的意识形态主义者。“这种不确定的类型,为一种更主观的艺术表达模式提供了内在的资源。”或许,这正是当代作家思想容量偏小或者缺乏思想能力的重要原因。</p>
<p>  王尧(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p><!--/enpcontent--></div>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发表于 2011-7-23 09:31:40 | 只看该作者
文学与现实越来越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1-7-23 10:21:39 | 只看该作者
文学,高雅的代名词 [: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