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历史--五次大迁徙

[复制链接] 0
收藏
35
回复
789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3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20:13:30 | 只看该作者
客家人 - 历史
自唐明皇开元年间置汀州至清末的1000多年间,长汀都是州郡路府治所。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虔州东,福州西,光龙洞等处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三千余户,又开福,抚二州山峒,奏请设置汀州,于九龙水源长汀置长汀县。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汀州建置完成,州治在新罗,初辖长汀、新罗、黄莲三县。建置时,县境东接沙县,西接江西于都,东南接龙岩县,西北接江西虔化,东北接宁化县,西南接广东海阳程乡二县,包括现今长汀、武平、上杭、连城等县及清流西南部分地区。唐天宝元年(742年)汀州改名临汀郡,郡治迁长汀村。
大历十四年(769年),福建节度使李承昭奏请迁州治于汀江上游长汀白石乡东坊口,大历二十四年(779年)又迁卧龙山阳,县治一同随迁。当时,汀州已成为福建五大州(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之一。宋代,大量南迁汉民进入闽粤赣边。南迁的中原民众一批一批涌来,沿武夷山南下或由赣南到汀州宁化的石壁寨(现名石壁村)一带,然后继续移迁汀州郡各属地。汀州宁化石壁,百姓先祖在此生息、繁衍、播迁、是汉人南迁的主要聚居地和播迁地。入汀的中原民众与当地百越族的闽越及畲族逐渐融合。从而,同化了土著,形成了汉民族支系,成为闽西客家人。宋《临汀志》载:“迨宋朝承平日久,生聚日滋,《元丰九域志》已载主户66157,客户15299,视唐既数倍。庆元旧志载主客户218570,主客丁453231,视元丰又数倍……”。可见宋时南迁入汀者日多。经唐,宋,元历代,汀州管辖区域和称谓多次变更,至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汀州府管辖长汀、宁化、清流、归化、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八县。清顺治三年(1646年)11月清兵入闽,置府县仍如明制,版图如旧。故明清两朝汀州府管辖八县。民国初年废府建置,长汀县属汀漳道。民国二十四年设第八行政督察区,后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长汀,管辖长汀、连城、清流、明溪、宁化、建宁、泰宁、武平八县。长汀在漫长的岁月里,人文称盛,不减江浙中州。汀州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汀江流域的水路交通,有州府治所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故而成为客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各地纷纷在汀州建会馆,如历史上曾有广东会馆、湖南会馆、杭永会馆、江西会馆、龙岩会馆等,汀州八县的生员到汀州考秀才,汀州仁人志士荟萃,商贾工匠云集。由于这些历史原因,汀州自然成为客家首府。


“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汀江是闽西最大河流,也是连接客家人南迁的两个中转站----福建闽西宁化和广东梅州的唯一河流。客家人入闽后,沿着汀江两岸定居,汀江流域成为客家人的大本营。汀江孕育了客家人,逐步发展壮大了客家民系。汀江流域,成了海内外客家人心中的“麦加圣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20:16:46 | 只看该作者
客家人 - 人物

历史名人
张九龄.袁崇焕.李世熊.杨时.黄慎.伊秉绶.宋湘.黄遵宪.洪秀全.韦昌.辉丘逢甲刘.永福.宋应星.肖朝贵.冯云山.杨秀清李秀成.石达开.丁日昌.宋嘉树.罗明.罗芳伯.


现代
陈寅恪(史学大师)邓小平(中国改革设计师)郭沫若(诗人,史学家)韩素音(作家)胡文虎(实业家)胡文豹(实业家)胡耀邦(原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黄琪翔(抗日将领)廖仲恺(国民革命家,国民党左派领袖)李登辉(原台湾总统)李金发(现代派诗人)李光耀(原新加坡总理)李震欧(书法家)李惠堂(足球明星)李显龙(父亲李光耀)刘亚楼(福建省武平县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卢嘉锡(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罗香林(史学家,客家学先驱)彭嘉衡(飞虎队成员)丘成桐(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宋美龄(蒋介石之妻)宋庆龄(民国国母)素帕差(原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孙中山(国父)王力(语言学家)吴浊流(台湾本土作家)肖扬(中国最高法院院长)薛岳(抗日将领)叶剑英(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叶乔波(世界速滑冠军)叶挺(名将)曾宪梓(实业家)曾国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邹鲁(国民革命家,国民党右派领袖)钟理和(台湾作家)钟肇政(台湾作家)朱德(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信(泰国总理)吴伯雄(台湾内政部长)杨成武(福建省长汀县宣成乡下xie村人,原名杨能俊。1955年,他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陈丕显(福建省长汀县南阳镇人,解放后南阳镇划归为上杭县。曾任上海市市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雯娜(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女子蹦床冠军)林丹(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张湘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抓举143公斤、挺举176公斤、总成绩319公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20:17:31 | 只看该作者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主要节日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婚姻礼俗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红婚帖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定亲
  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璧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20:18:30 | 只看该作者
客家人 - 现代
客家人到现在,有人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一亿二千万左右,其中在香港有三分之一的华人是客家人;在台湾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客家人。在内地,除闽、赣、粤三省外,湖南、广西、四川等省都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在海外,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也都有很多客家人。
从众多的珍贵史料和族谱资料中,可以看到,几乎每地每姓都把最早迁抵闽西的先祖尊为南方始祖,把闽西作为客家先民在文化里程中告别中原的终点和成为客家人的起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20:18:56 | 只看该作者
客家人 - 境外客家人分布
亚洲
中国 7000万人 印度尼西亚 120万人 马来西亚 125万人泰国 60万人 新加坡 60万人 菲律宾 0.68 万人 越南 15万人 缅甸 5.5万人 柬埔寨 1万人 印度 2.5万人 老挝 0.5万人 沙特阿拉伯 0.22万人 日本 1.2万人 文莱 0.9万人 巴基斯坦 0.2万人 尼泊尔 0.24万人 斯里兰卡 0.017万人 科威特 0.017万人 朝鲜 0.1万人 韩国 2万人 土耳其 0.05万人 孟加拉国 0.05万人
美洲
美国 28.4万人 牙买加 10万人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0.6万人 巴拿马 0.5万人 哥伦比亚 0.01万人 危地马拉 0.01万人 多米尼加 0.12万人 加拿大 8.1万人 玻利维亚 0.01万人 秘鲁 20万人 巴西0.24万人 智利 0.12万人 圭亚那 0.6万人 阿根廷 0.05万人 古巴 0.81万人 厄瓜多尔尔 0.02万人 苏里南 0.41万人 委内瑞拉 0.02万人 墨西哥 0.01万人
欧洲
法国 3万人 荷兰 0.21万人 俄罗斯 0.12万人 丹麦 0.12万人 挪威 0.03万人 英国 15.2万人 德国 0.5万人 意大利 0.1万人 瑞士 0.1万人 比利时 0.043万人 葡萄牙 0.05万人 瑞典 0.24万人 前南斯拉夫地区 0.24万人 捷克 0.01万人 奥地利 0.05万人 冰岛 0.01万人 西班牙 0.02万人 卢森堡 0.02万人
非洲
马达加斯加 0.02万人 莫桑比克 0.03万人 尼日利亚 0.02万人 塞拉利昂 0.006万人 赞比亚 0.006万人 加纳 0.02万人 留尼旺 1.8万人 毛里求斯 3.5万人 肯尼亚 0.01万人 南非 2.5万人 民主刚果 0.02万人 安哥拉 0.02万人 塞舌尔 0.05万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20:31:53 | 只看该作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客家(客家话:Hak-kâ,或称客家人、客家族群、客家民系,在四川称为土广东人),是岭南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的说法起源于广东四邑地区,是当时的四邑族群对粤东迁来的族群的一个称谓,作为广东本地三大族群之一的客家民系。广东客家人对内会用客家话交流,对外会用广州话和普通话交流。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粤东)、北部(粤北)和西部(粤西)片区、广西东南部以及福建南部、江西南部。 秦朝末至宋朝初,黄河流域汉族居民数次从北方南迁,抵达粤、闽、赣三地交界处,与南越族、闽越族、畲族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从广东的梅州、惠州、河源、福建和江西南部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四州为梅州、惠州、汀州、赣州。而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广东的梅州市则因其是客家人最主要聚居区之一而被宣传为“世界客都”,广东的河源则被称为千年“客家古邑”。由于海外客家华侨都来自原惠州府,所以惠州又被成为“客家侨都”。赣州是客家人南迁最早的集中地,因而被称为“客家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20:55:20 | 只看该作者
相关文献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客家人起源的遗传学分析 - 遗传学报 - 200330 ( 9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广东客家人 G6PD基因突变型研究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200421 ( 5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梅州客家人植物崇拜的调查研究——以五华县为例 -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38 ( 36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20:55:49 | 只看该作者

客家人起源的遗传学分析:摘要:
客家人是南方讲客家话的特殊汉族民系,其来源学术界有一定争议.该研究对福建长汀的148个客家男子做了遗传分析.从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SNP的主成分分析看,客家人与中原汉族最近,又偏向于苗瑶语族群中的畲族,不同于其他南方汉族偏向于侗台语族群.混合分析发现客家人数据结构中汉族结构占80.2%,类畲族结构13%,类侗族结构6.8%.各族M7个体Y-STR单倍型的网络结构分析发现客家人中类苗瑶结构有两个来源,其一来自湖北,其一来自广东.客家人之类侗族结构应来自江西土著干越.客家人母系遗传的线粒体RegionV 区段9 bp缺失频率为19.7%,与畲族很近,不同于中原汉族.客家人的主要成分应是中原汉人,畲族是对客家人影响最大的外来因素.与客家话中的苗瑶语特征相印证,客家人可能是古代荆蛮族的核心成分不断加上中原汉人移民形成的.客家话等南方汉语方言最初也可能是南方原住民语言在中原汉语不断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20:59:18 | 只看该作者
客家大本营:即闽西、粤东、赣南这块三省交界的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域。

客家先民:客家先民与客家人的区分时限以客家民系形成的先后为界,即经过三次大迁徙而进入客家大本营至客家民系的形成之前称为客家先民,客家民系形成后的即为客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21:00:51 | 只看该作者
想象的共同体——客家祖地宁化石壁
“祖先同乡说”反映客家人族群来源历史记忆的模式,如认为客家人来源于河南固始或山西大槐树下;宗族谱系结构强调英雄祖先、中原性、兄弟传说。

俗话说:“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客家族谱80%都认为其祖先曾定居于石壁开基,而后播衍四方。石壁也因此被视为客家的发祥地,有“客家摇篮”、“客家祖地”和“客家中转站”等美誉。

古之石壁,地处三省古交通要冲,气候宜人,适于农事,其后有武夷山天然屏障,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是避难安家的乐土。唐初,石壁原叫“玉屏”,因其周围环山,靠雷家坪有一粉红岩石斜立,晶莹剔透犹如碧玉,酷似“玉屏”,村名由此而来。唐中,临近三村“禾口”、“江口”、“溪子口”妒羡玉屏的富泽,常来进犯,风水先生说这是“三口吃玉屏”,聪明的玉屏村民遂将村名“玉屏”改为“石壁”,意为坚固、不可摧毁的意思,同时也表达了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这样取名破除了不好的风水,保护了家园。石壁后又谐音为石碧。

1992年,石壁建成“客家公祠”,作为全世界客家人祭祀祖先的场所。客家公祠正殿“玉屏堂”的神坛上供奉了160个客家姓氏的神祖牌位,聚客家百姓先祖英灵于一堂,同受百姓香火,共享万户蒸尝,一次可供300人同时拜谒先祖,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客家子孙寻根谒祖的朝圣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