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div><font size=4> 梅城有一座黄遵宪人境庐,已是蜚声中外、世人皆知的省文物保护单位;而大埔也有一座何如璋人境庐,却犹“养在深闺人未识”。追溯当初,其实两者曾经是一对“孪生姐妹”,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渊源。</font></div>
<div><font size=4> 何、黄二人,同使日本,谊结苔岑。何如璋(1838-1891年)清末大埔人,同治七年(1868年)31岁中进士登翰林,39岁钦命出使日本大臣。时年29岁的嘉应州黄遵宪刚考中顺天府乡试举人,捐赀如府,经在户外做官的父亲黄鸿藻引荐,何如璋向朝廷奏请黄遵宪出使日本参赞。第二年十月,使团由上海乘兵轮抵日本,开始了五年一任的外交生涯,两人因此建立了情同父子般的深厚世谊。</font></div>
<div><font size=4> 何、黄在日本时,曾商定各在自己的家乡“建一座读书会友的居室,均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义,取名‘人境庐’。”(《梅州文史》)光绪八年(1882年)何如璋任满回国,曾抽空回乡探亲。光绪九年其家人在湖寮双坑村中村祖居附近建起了280多平方米的人境庐。再说黄遵宪任满后,钦加盐运使衔加级,调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光绪十年,由其祖父黄际升董其事,建成占地500多平方米的人境庐。2005年《梅州文史》注说:“当时使馆文书何子纶(何如璋八弟)云:是由黄遵宪于1881年请日本汉学家和书法家大域成濑温写的‘人境庐’三字大门匾额。黄遵宪的写楷书,何如璋的写隶书。黄遵宪还在隶书的人字旁加三撇,以示对何如璋的尊重。”正是两座人境庐的不解之缘,造就了这对“双胞胎”举世无双的传奇。</font></div>
<div><font size=4> 两地人境庐距今近130年,其匾额(见图)今日读来,仍觉存有谜团。一、黄遵宪人境庐匾额左题“明治辛巳之初冬日本大域成濑温书”,查“辛巳”为日本明治十四年,即清光绪七年(1881年),而右题“光绪十年仲春建”,即1884年二月落成,可见从题匾到建成的两个时间点相差四年。所以右角上的字应是立匾时补上去的。但究竟是黄在美国函请成濑温补写,还是黄祖父际升自己或请人所写?这个谜就难于破解了。二、大埔“人境庐”匾额同为成濑温所书,为什么就没有作者署名?情理上似乎说不过去。黄遵宪是有识之士,又岂能在日本人的题匾上随便就加上三撇?而且,加上三撇后,谁又能理解这是“对何如璋的尊重”呢?“三撇尊重”之说有何典故出处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记得解放前民间书写“人”字,也有在右边加一撇或两撇的,但并不存在“尊重”与否的问题。解放后规范汉字,人字加撇的现象便逐渐消失了。总之,何如璋“匾额”是后人转述其八弟之言,有无掺假的成分,仍值得研究。当然,提出这些疑问,丝毫不影响两座人境庐曾经的渊源。</font></div>
<div><font size=4> 黄遵宪在日本五年,朝野上下,无不争相纳交。黄与日本名士“笔谈”就有52册之多,分存于日本有关图书馆,其中也出现过成濑温之名。成濑温号大域,一字子直,通称久太郎。他深于汉学,为日本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早年曾奉天皇之命来中国临摹王羲之 《圣教序》碑刻,而获得天皇所赐御砚一方,故其斋名曰“赐砚堂”。他又著《十体一览》,集古今中日书法之大成于一书,至今成为日本人临摹练习汉字的范本。成濑温为“人境</font>庐”题匾的佳话,成了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亮丽的一页。 </div>
<div> </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