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
| |
历经29年才建成的松源镇“五星桥” 【今昔】
□王伟成
松源镇地处闽粤交界处,距县城有80多公里,素有梅县“西伯利亚”之称。据梅县县志记载,松源是历史上客家人从闽西、赣南迁徙入梅的首选之地,所以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古镇。至明清时期,松源河流域包括全梅县居民已都是客家人,他们一代接一代在松源河两岸垦荒种地,建桥修路,发展经济,用汗水书写了一部客家人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而古桥的建设则是这部发展史的缩影。
据梅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梅县现有古桥文物的调查显示,近60公里的松源河道上完好保存着20多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桥,其中在松源境内24公里长的河段上,就建造有14座石桥,平均不到2公里就有一座古桥,简直是一座古桥的博物馆。另据梅县县志记载,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至1987年近400年间,梅县共发生地震11次,然而松源河上17座古桥巍然屹立,令人惊叹,可见古人造桥技术之高超、质量之可靠。这些古桥大部分为石砌拱桥,其中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天成桥”长54米,为广东省最长的单拱桥;而同样建于清光绪年间跨径达47.6米的“聚奎桥”,则为广东省单拱桥跨径最大的桥。
客家人由闽西、赣南迁梅,人口的大量增加促进了当地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而建桥需要雄厚的资金,可见旧时松源之富庶繁荣。民国期间,该镇旅美华侨巨贾刘佛梁先生捐54万银元巨资建8座桥的善举,至今仍在乡间传为美谈。松源河上17座古桥,有的老百姓集资而建,有的是当地华侨捐资而筑,建桥资金几乎都来自民间。据古桥之一的松源老墟“五星桥”建桥碑记记载,为建设“五星桥”,当时的松源乡用了26年时间才筹足建桥资金,加上3年的建桥时间,历经29年才建成“五星桥”,可见古时建桥是何等的艰辛!
新中国建国后,随着周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松源新墟随之开发,并迅速形成闽粤两省、三县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这些都离不开交通的发达,建造新桥势在必行。然而贯穿新墟的松源河把街区分割为南北两部分,过去,一百多米宽的河面仅靠两座木桥通行,每年端午节的“龙舟水”总会把木桥冲垮,两岸群众南来北往诸多不便,严重制约了新墟集市的发展。特别是木桥被洪水冲垮后临时架造的浮桥更是险象环生,令人提心吊胆,只有胆量大且会游泳的青壮年才敢过浮桥,老人、小孩和不会游泳的人则徒呼奈何。为了减少木材的损失,祖辈们在桥两边各竖一根巨大的麻石柱,用粗大的缆绳把各段桥板连在一起,缆绳另一头牢牢拴在石头上。这样即使洪水把桥冲跨,所有桥板仍被缆绳拉住,待洪水退后,人们便把木桥重新架好。记得笔者小时候的一年端午节,恰逢星期天,听到天后宫(在北街)放电影,与几位同学决定前往观看,但木桥已被洪水冲垮,河面上躺着晃晃荡荡、令人生畏的浮桥,十几岁的孩子哪有胆量通过?于是,我们几个电影迷便绕道数公里前往江北,待我们赶到时电影已放映过半。
|
|
|
|